“面对新旧动能转换、利率中枢下行、资本市场波动等多重挑战,人保集团积极发挥保险功能作用,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全年经营业绩稳中有进。”3月28日,在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保”)董事长丁向群履新后首次亮相。在她看来:“从现在起到2035年前后,仍然是保险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中国人保需要牢牢抓住并用好的窗口期。”
在稳定战略加持下,中国人保交出一份不错的2024年“成绩单”。年报显示,2024年中国人保实现营业收入6220亿元,同比增长12.5%;总资产达1.77万亿元,同比增长13.4%。同期,实现净利润578.20亿元,同比增长83.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28.69亿元,同比增长88.2%。
然而,业绩增长背后亦有隐忧。在“报行合一”和行业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作为公司核心业务的财险市场份额逐年收缩;新能源车险业务面临市场分流风险。此外,随着金融监管日趋严格,人保财险面临的合规难题依旧有待攻克。
2025年不仅是丁向群执掌中国人保的首个完整年度,亦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在她的带领下,“保险业长子”将如何应对风险挑战,继续推进高质量发展?
核心业务市场份额连续三年下降
在中国人保各业务板块中,人保财险作为支柱业务,一直是业绩贡献“主力军”。年报显示,2024年,中国人保实现保险服务收入5377.09亿元,同比增长6.7%;原保险保费收入26930.15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人保财险保险服务收入4852.23亿元,同比增长6.1%。人保寿险实现保险服务收入223.8亿元,同比增长23%;人保健康实现保险服务收入272.2亿元,同比增长6.2%。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人保财险的保费收入是公司营收的绝对主力,但承保利润率远不及人保寿险和人保健康。记者根据年报数据计算得出,2024年人保财险、人保寿险、人保健康的承保利润率分别为:104%、299%、153%。不难看出,人保财险保费收入占比虽高,但相对人保寿险和人保健康,利润略显“微薄”。
事实上,2024年是人保财险近年来大灾损失最大的一年,大灾净损失155.7亿元,比近五年平均大灾净损失103.2亿元高出52.5亿元,比2023年大灾净损失118.5亿元高出37.2亿元。如细分业务中,责任险和企业财产险的综合成本率分别达到了105.2%和113.4%,赔付压力明显上升。
在这种情况下是如何实现业绩增长的?中国人保表示,得益于深化全面降本增效,积极推行“报行合一”。中国人保副总裁、人保财险总裁于泽在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透露,“公司新准则(国内口径)下综合成本率98.5%,实现承保利润70.9亿元,取得了稳中有进的经营业绩。”
尽管原保费收入进一步增长,但中国人保在财险和人身险领域的市场份额出现收缩。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 ,人保财险在财产保险市场份额为31.8% ,人保寿险和人保健康在人身保险市场份额合计为3.8%。记者查阅历史年报发现,2021年,这两项数据分别为32.8%、4.2%;2022年,这两项数据分别为32.7%、4.2%;2023年,这两项数据分别为32.5%、4.8%。对比可以看出,近三年来,人保财险在财产保险市场份额逐年下滑。
新能源车险业务面临市场分流风险
车险业务一直是财产保险的主要险种,亦是人保财险保费和承保盈利的“基本盘”。
年报显示,2024年人保车险业务实现保险服务收入2947.01亿元,同比增长4.5%。记者留意到,虽然车险服务收入实现增长,但增速却呈下滑趋势,较上一年同期下降0.8%。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人保财险车险业务保险服务收入为2821.17亿元,同比增长5.3%。
近年来车险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包括中国人保在内的所有传统保险公司都面临挑战。有分析人士指出,迅速成长的新能源车,正成为险企的兵家必争之地。虽然目前来看,新兴的新能源车主机厂获取牌照直接给客户提供保险的占比还比较小,但从长期来看,主机厂有更直接的场景和更丰富的数据,在新能源车险市场竞争中,其获客、产品设计与定价上的优势不可小觑。这也意味着未来包括中国人保在内的财险公司都会面临市场分流的风险。
如何应对这一挑战?于泽在2024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人保财险在2024年战略性发展新能源车险业务,其经营能力和优势不断增强,2024年公司承保新能源汽车1159.05万辆,同比增长57.3%,承保数量占比11%,保费收入508.57亿元,同比增长58.7%,保费占比17.2%。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保一辆,亏一辆”的行业现状,中国人保将2025年新能源车险综合成本率目标设定在100%以内。
此外,人保财险表示,与各大主机厂、电池厂家、造车新势力、专属维修厂等环节的参与方比建立了良好的渠道合作,对理赔和承保的渠道掌控能力进一步加强。于泽透露,人保财险开发了“人保分”,用于新能源车定价比较准,2025年计划将其打包成为一款标准定价产品,分享给国内中小保险同行免费使用,以共同提升行业新能源车险发展水平,助力保险业整体绿色转型。于泽表示,如果政策方面能进一步扩大系数的浮动范围,公司新能源车的盈利水平将明显提升。“我们期待随着政策进一步的落地,同时与行业协会就汽车产业形成良性互动,在一些风险减量管理、安全驾驶、维修成本等方面做进一步的深度研究。”
合规问题突出,2024年合计被罚超4500万元
近两年接连出现的“天价罚单”,让人保财险的合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记者不完全统计,2024年全年,人保财险累计收到罚单约170张,合计罚款超4500万元,违规行为涵盖车险数据造假、农险虚假承保、理赔资料伪造等多项核心业务。其中,2024年9月单张罚单金额高达1115万元,涉及14项违规操作,成为当年保险行业最大罚单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23年,人保财险曾在年报中宣称“智能风控系统全覆盖”,但2024年以来的罚单显示,其车险“见费出单”系统数据造假、理赔资料篡改等问题仍未根治,技术赋能与实际执行严重脱节。
2025年以来,人保财险继续“边罚边犯”,同类型的违规行为在人保财险各地分支机构反复上演。据统计,开年不到三个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及十余省市分局已对人保财险密集开出10余张罚单。南都湾财社曾报道,2025年2月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对人保财险总公司及分支机构开出年内最大罚单。因“未按规定使用备案条款费率、编制虚假报告、未合规办理再保险”等多项违规行为,人保财险总公司与分支机构及27名责任人合计被罚1299万元。
在中国人保2024年业绩发布会上,人保集团董事长、中国财险董事长丁向群定下“各子公司要形成梯次均衡的发展格局”的战略目标,其中,人保财险作为中国人保核心主业,必须持续巩固竞争优势,建设保障有力、实力雄厚、结构合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领先财产险公司。
然而,在建设“全球领先财产险公司”道路上,中国人保将如何改善财险核心业务利润、创新优化新能源车险供给、加强人保财险公司内部合规文化建设,有效防范系统性违规风险?是当下亟待解决的三大困局。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管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