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佛山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佛山综保区”)通过了海关总署、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等7个国家部委的联合验收,标志着广东省第13个综保区正式落成。
2021年12月,广东省正式向国务院申请设立佛山综保区。2023年11月22日,国务院的正式批复让佛山跻身“综保区俱乐部”。
“我们以’湾区标准+佛山速度’重构建设时序表。”佛山综保区管理局负责人在验收现场介绍,项目采取“边申报、边建设、边招商”的超常规推进模式。在国务院批复后,迅速成立了由市长挂帅的议事协调机构,实行月度例会制度,全力推动佛山综保区建设工作,跑出了重大项目建设的“佛山加速度”。
佛山综保区位于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七滘工业园,规划面积1.13平方公里(合约1695亩)。所在区位构建起辐射海陆空的立体交通矩阵:东接广州南站与深中通道经济动脉,南抵顺德新港外贸码头,西联规划中的珠三角枢纽机场,北通广州白云国际空港。作为湾区“一小时经济圈”核心节点,可实现1小时覆盖广州白云、深圳宝安等国际机场,2小时通达港澳,形成“空港+海港+公路港+信息港”四港联动的独特优势。
未来,佛山综保区将与一路之隔的顺德新港打造“区港联动”通关模式,实现“保税功能区+港口作业区”的无缝衔接,进出口货物“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大幅提升通关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佛山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综合保税区具有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连接国内国际两大市场的特殊功能和政策,在区内可以开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等业务。
据了解,佛山综保区将立足于佛山雄厚的产业基础和珠江西岸产业“桥头堡”的优势,重点引入发展智能家电、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现代物流、跨境电商、黄金珠宝、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汽车及新能源10大业态,着力于国际先进制造业加工中心、国际物流分拨中心、区域销售服务中心、保税研发设计中心、全球检测维修中心等5个中心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对外开放新高地、企业转型升级新引擎。
此外,作为国家级对外开放发展平台,佛山综保区还将利用佛山市与马来西亚芙蓉市成为友好城市的契机,探索建设马来西亚(佛山)产业园,发展农产品加工项目;同时将加强与香港科创界合作,研究“香港科技+佛山制造”的具体合作方式,发展保税研发项目。
作为万亿级城市佛山的首个综保区,佛山综保区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招商。
验收工作会上,佛山市委书记唐屹峰表示,佛山将以这次实地验收为新起点,充分借鉴各地先进经验,真正用足“真金白银”的政策,用活“寸土寸金”的土地,发挥自身产业优势,全力将佛山综合保税区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对外开放新高地、产业转型升级新引擎,为我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广东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作出佛山贡献。
联合验收组听取了佛山综保区建设情况汇报,实地察看保税区范围内的卡口设施、查验平台、监管仓库、检验检疫区、围网、道路设施、综合大楼等相关配套设施。联合验收组充分肯定了佛山综保区的建设成效,一致同意佛山综保区通过联合验收。联合验收组组长杜朝新和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郭亦乐签署验收纪要,并向佛山市政府白涛市长颁发验收合格证书。
白涛表示,佛山综保区将立足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五个中心”发展定位,做好“保税+”这篇大文章,进一步夯实增厚制造业当家实力;立足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综保区与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平台协同联动,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大力推行“区港联动、一次通关”等新模式,助力企业降本增效,进一步提升“走出去”的竞争力和“引进来”的吸引力。
佛山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局作为业务统筹部门,将充分发挥好佛山综保区平台载体作用,加速引进跨境电商、保税维修等新业态,打造货物通关快速通道;深化通关便利化改革,搭建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助力外贸企业降本增效。以制度型开放为抓手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为佛山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支撑。
整理:南都记者 路漫漫
通讯员:顺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