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应急管理部统一调配部署,经向广东省应急管理厅、深圳市应急管理局报备,深圳公益救援队快速响应“3·28”缅甸地震,组织首批23名专业救援队员和1条搜救犬,携带超1吨的救援装备和物资,于3月30日9时抵达震中曼德勒市。当天下午,深圳公益救援队在长城酒店探测定位到埋压生命体,之后经过9个多小时的联合营救,于3月31日凌晨营救出1名缅甸籍35岁孕妇。这也是中国救援队伍在曼德勒救出的第一位幸存者。随后深圳公益救援队再次发挥重要作用,于4月2日配合中国救援队、中国香港特区救援队在金色乡村酒店救出1名受困125小时的52岁缅甸籍男性。至此,中国救援队伍在缅甸成功救出了9位幸存者。
截至4月4日,深圳公益救援队共完成42个工作场地的快速评估,入内搜索26处,破拆排查11处;救出幸存者2人、协助移出遇难者遗体5具,现场处置伤患3人;协同中国救援队伍开展灾民点医疗巡诊,处置伤情11人,发放药品380人次;在行动期间,深圳后方信息中心安排402人次24小时值守,为前线提供各类技术支撑。
4月4日中午,接到应急管理部撤离通知,深圳公益救援队结束在缅甸的救援任务,开始有序撤离,24名队员全员于4月7日下午返回深圳。深圳市应急委办副主任,深圳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二级巡视员杨金山到深圳宝安机场迎接,并向全体队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
侧写:“多吉”成深圳明星搜救犬 在灾区热到出湿疹
此次随队救援作战的搜救犬拉布拉多“多吉”,从出发起就广受深圳市民关注。7日下午,南都记者在深圳宝安机场见到了凯旋而来的“多吉”,现场有工作人员为小英雄“多吉”戴上花环。深圳市公益救援队队员于雷介绍,“多吉”在搜救中表现良好,搜救犬的主要作用是在短时间内搜索大范围面积,避免盲搜浪费时间。于雷也提到,“多吉”作为生物智能,加上人类救援,再加上这次深圳公益救援队带去的生命探测仪等这些高科技仪器,对救援起到了关键作用。
缅甸的高温是此次救援的难点之一,于雷透露,在缅期间,白天温度基本都在40度以上,搜救犬几乎无法作业,“多吉”还感染了湿疹,需要靠冰桶降温,如今平安归来。四个月后是“多吉”的五岁生日,于雷说,队员们打算今年好好给“多吉”过个生日,表扬它的英勇表现。
采写:南都记者 吴灵珊
摄影:南都记者 霍健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