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单体机场建成在即,广州将迎来枢纽经济时代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政务
原创2025-04-08 17:38

近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又迎新进展——三号航站楼开启全球招商。

对此,华南城市研究会围绕“全球最大单体机场与广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主题举办专题研讨会。

多位专家指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投用后,其作为全球航空枢纽的辐射力将进一步激活消费新动能,通过强化免税经济、跨境电商、商旅融合等业态布局,助力广州打造“链接全球、辐射湾区”的国际消费门户,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引擎。

借白云国际机场建设契机

集广州所能,创世界所需

“随着白云机场T3航站楼的启用,标志着广州进入国际枢纽能级跃升与消费城市迭代的双重转折期。”广州大学教授漆平表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竣工后,将加速全球消费要素向大湾区核心城市集聚,推动广州从“千年商都”向“情感体验型消费中心”转型。

漆平认为,在人工智能重构消费逻辑的当下,机场正从传统交通枢纽转变为新消费场景的孵化器:数字游民和旅居群体催生候机场景的沉浸式商业,跨境电商与智能物流重塑“机场-城市”产业链,AR导航与情绪感知技术重构服务体验。

“当全球最大单体机场落地建成后,广州可以为世界提供怎样的产品和服务,是广州打造国际消费城市的关键。”中国指数研究院广东分院院长张化学说,作为千年商都,广州是全国商品的集散地,电子产品、服装服饰、家居产品等琳琅满目,国际游客可以在这里购买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

除此之外,张化学认为,广州也是美食之都,应与国际美食榜单合作,进一步强化广州美食IP,以“食在广州”为切口,构建商旅文融合消费场景,打造“消费+人文”“消费+生态”等融合场景,并通过建设多语言标识系统,增设国际游客服务中心等,以降低语言障碍,提升服务效率。

华南城市研究会常务理事、胜者教育(广州)联合创始人陈振兴认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完成后,将助力广州以空港经济撬动新质生产力,推动消费、产业与人才“三链融合”,为大湾区参与全球竞争提供“超级门户”支撑。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3航站楼建成后,不仅是交通升级,更是城市发展的战略支点。”对此,陈振兴认为,可通过激活“流量经济”,打造消费新场景, 依托全球最大单体机场的国际客流,构建“免税购物+艺术体验”综合体,联动周边商圈形成短途消费圈。同时发展低空经济与无人驾驶技术,探索“飞行汽车+文旅”模式,拓展新兴产业增量空间。

“云端”经济

赋能城市能级提升

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何施芳认为,依托“云端经济”的流量虹吸效应,广州正构建“航空+消费+文旅”的立体化发展体系,以空港经济区为载体打造全球资源配置枢纽。“这种‘硬联通’与‘软联通’的协同发展,使广州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中走出特色路径。”

何施芳说,空港经济区每百万航空旅客可带来18亿元GDP增长,随着白云机场国际航线网络覆盖全球220个城市,广州正成为全球消费资源配置的新枢纽,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提供核心支撑。

“机场升级后,国际客流将显著增长。”国家注册城乡规划师、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专家库专家管雯君认为,带动消费升级需要聚焦外来人群的需求,优化升级机场的服务模式,提升机场的服务质量,让更多的人在机场感受到吃喝玩乐的优质服务、广州的城市文化和民俗风情,愿意花时间休息娱乐并留下深刻印象,而不是“赶紧走人”,机场要向具有广州特色的“商业综合体”转型,变“流量”为“留量”。

而在创新体验模式方面,管雯君也建议,可以通过开设展区、重要景区与机场的低空航线,让游客在广州感受到连续乘坐“大飞机+小飞机”的新型体验。

2024年,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7636.9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0.89%,创历史新高。这是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继2019年客流首次突破7000万后,再次迈入“年旅客吞吐量7000万级俱乐部”。

广东省交通运输协会智库专家韩涛表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扩建升级后,将成为湾区唯一拥有4条跑道的机场。“仅今年1月,广州接待入境过夜游客就达37.88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2.73亿美元,经济辐射效应明显。”韩涛说,当前广州正构建“入境友好型消费生态”,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与广州国际消费城市建设之间蕴含着深刻的协同逻辑。

展望未来,韩涛认为,广州需以“交通枢纽+跨境消费”双轮驱动,深化与全球市场合作,打造“全球卖手”与“中国制造”交汇的门户,并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书写“流量之城”与“消费之都”的新传奇。

采写:南都记者 朱唯信

出品:南都政务新闻部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