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2025年300万人口,珠海能实现吗?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珠海
原创2025-04-10 15:50

冲刺300万人口“小目标”,珠海或许要有更多耐心。

近日发布的《2024年珠海市常住人口主要数据公报》(下文简称公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珠海常住人口251.85万人,较上一年增加2.44万人。这是过去4年来,珠海单年人口净增长最多的一年,但相比上一个4年(2017年-2020年)每年10万人以上的增量,人口增长的动能明显减弱,距离实现珠海“力争2025年常住人口达到300万,2035年常住人口达到500万”的目标,挑战更是不小。

最新发布的人口数据究竟释放了哪些信号?珠海人口增长动能如何?如何实现300万人的“小目标”?南都记者为你逐一解读。

《公报》释放了哪些信息?

珠海过半新增人口跑到了香洲,人口总量仍待提升

近期发布的珠海人口数据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公报》显示,2024年末,珠海常住人口为251.85万人,与2023年末常住人口249.41万人相比,增加2.44万人。

作为“主城区”,香洲继续稳坐“珠海人口第一大区”宝座,聚集了全市约56.8%的常住人口,总量达143.11万人,是珠海唯一一个人口过百万的行政区,与金湾、斗门拉开了较大差距;余下四成多的常住人口则分布于陆地面积约占全市逾70%的珠海西部地区,其中斗门区常住人口62.59万人,占全市的比重约为24.9%,金湾区常住人口46.15万人,约占18.3%。

图片

香洲区统计范畴包含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高新区和鹤洲新区(筹备组)

在人口增量上,香洲区同样扛起了“大梁”,2024年常住人口增加1.32万人,约占珠海全市人口增量的54.1%,2023年常住人口增加1.13万,占比更是高达66.86%,人口增量排名第二的是斗门区,2024年增加0.57万人,金湾区增加0.55万人。

《公报》同时披露了珠海各区域的城镇化率。截至2024年末,香洲区城镇化率达到99.93%,较2023年上升了0.01个百分点,距离100%又近了一步。作为珠海最年轻的一个行政区,金湾区表现同样抢眼,历经短短20多年发展,城镇化率已攀升至96.19%。斗门区城镇化率则为66.38%,后者是珠海推进“百千万工程”的主战场,集中了全市约90%农村人口。  

但将视角扩展至粤港澳大湾区,珠海当前的人口增长面临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极强的人口“虹吸”。

在已公布最新人口数据的三个湾区城市中,深圳2024年常住人口增长最多,达19.94万人,增速1.12%,不仅连续2年常住人口增量增速均居全省各地市首位,在全国已公布数据的城市中也位居第一,总人口攀升至1798.95万人。广州2024年常住人口增加15.1万人,增速0.8%,总人口1897.8万人,稳居全省人口第一大市位置。

1114x470_67f7338cd4376.png

相较之下,珠海去年常住人口增量分别为深圳的12.24%,广州的16.16%,0.98%的增速也不及深圳,仅略高于广州。

与此同时,由于历史上人口基数太低,珠海近年来虽持续加码人才引进和培育,不断做大人口规模,也取得了不菲的成效,但目前251.85万人的常住人口总量,在粤港澳大湾区9市中依旧排名最末,即便相较同处珠江口西岸的江门、中山也有很大一段距离,仅约为后者的一半多。

800x469_67f7338cc90ad.png


珠海人口增长动能如何?

10年累计增加62.1万人,单年增量明显回落

最新发布的数据,也为外界观察分析珠海人口增长动能和趋势打开了一扇窗口。

综合珠海市统计局发布的2023年统计年鉴以及2023年人口数据,过去10年间,珠海常住人口累计增加62.1万人,从2015年的189.75万人增长至如今的251.85万人,整体上走出了一条先慢后快,直至快速回落,再到企稳复苏的曲线。

800x457_67f733f39e5d5.png

2017年是一个分界点。在此之前的两年,珠海常住人口总量一直徘徊在200万以下,单年增量维持在个位数,但呈明显上升势头,2015年增加3.43万人,2016年增加6.23万人,直至2017年,珠海常住人口历史性地跃上200万大关,达到207.02万人,单年净增11.04万人,此后直至2020年,一连4年,珠海常住人口单年净增量均超过10万人。

800x392_67f733f397799.png


2018年,伴随被媒体誉为“珠海有史以来含金量最高、创新突破最大、针对性最强,综合力度最优”的人才政策——“英才计划”实施,珠海当年人口增加了13.88万人,创下近10年以来的新高

这一时期,恰是珠海常住人口增长的“高光时刻”。据媒体报道,在大湾区内地9市中,珠海2018年、2019年常住人口增速均超过深圳,连续两年位列全省第一,人口增长后发优势显现。

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珠海于2021年初对外发布了振奋人心的人口新目标:“力争2025年常住人口达到300万,2035年常住人口达到500万”。

2022年,珠海印发《珠海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再度明确:到2035年,珠海常住人口达500万人,达到特大城市规模。

人口新目标的背后,是珠海城市发展定位的转变,由此前的“小而美”迈向“大而强”,期望通过做大能级量级,提升珠海作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但自2021年以后,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红利逐渐消退,国内各个城市竞相加码吸引人才,做大人口增量,珠海“英才计划”带来的人口增长边际效益日益显现,叠加疫情影响,珠海人口增量快速回落至个位数。

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珠海常住人口增量分别为1.71万人、1.05万人、1.69万人,直至去年回升到2.44万人,成为近4年来增加最多的一年。

如何冲刺300万人口目标?

需立足长远构建更优产业生态

今年是冲刺常住人口300万“小目标”的关键之年,珠海尚有48.15万人的缺口,挑战不小。

有分析人士表示,伴随当下人口争夺战日益白热化,各个城市竞相加码出招,靠政策在短期内快速吸引大量人才和人口聚集的难度越来越大,未来的人才招引或许还是要回归基本面,即城市对人口吸引的核心因素仍是经济,经济发展活力和潜力是虹吸人口集聚的关键。比起短期的目标数字,珠海应保持耐心,从更长远、更本质的城市发展逻辑出发,聚焦于构建更具竞争力的产业生态、更宜居的城市环境、更开放的创新体系,久久为功。当城市综合实力提升了,机会增加了,人口自然会向珠海汇聚。

今年伊始,珠海重磅出台《关于试行新来珠青年人才住房“一免两减”政策措施》,搭建全国综合力度最大的青年人才住房保障体系,剑指人才招引。

新政实施成效如何?会不会重新掀起诸如2017年-2020年人才引进、人口增长的新一轮高潮?各界拭目以待。

备注:以上数据来源珠海统计年鉴以及媒体公开报道,大湾区内地9市人口数据除深圳、广州、珠海,其余均为2023年官方数据。仅供参考,如有出入,请以官方发布的权威数据为准。

采写:南都记者杨亮

编辑:杨亮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