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继周二宣布将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小额包裹关税由30%增至90%后,白宫周四再次上调相关关税,将从5月2日起对价值不超过800美元的进口货物征收相当于其价值120%的关税。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签署的行政命令,该命令终止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低价值进口产品(800美元或以下)的免税待遇,自5月2日起生效。白宫当时称,商务部长将于90日内提交报告,评估有关行政命令的影响,并考虑是否把有关规则扩展到来自澳门的包裹。
在业内人士看来,美国取消小额包裹关税给中国跨境电商行业带来了短期冲击,同时也将倒逼中国跨境电商行业向品牌化、本地化转型。通过供应链重构、产品升级和市场多元化,跨境电商行业有望在挑战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美国取消中国小额包裹关税豁免
关税再次提高至120%
早在今年2月,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关税,行政命令还取消了美国对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小额货物的“最低限度”关税豁免,政策于2月4日正式生效。
当地时间2月4日晚,美国邮政(USPS)宣布,即日起暂停接收从中国内地和香港寄出的包裹,直至另行通知。但仅在一天后,美国邮政就撤回了该通知。
当地时间2月7日,美国恢复针对中国小包裹(价值低于800美元)的“最低限度”免税门槛,直到“建立足够的系统来全面、迅速地处理和收取关税收入”。此时,距离特朗普取消这一免税门槛,仅过去不到一周。
据悉,美国针对小额包裹的免税政策始于1938年,最初是为了方便美国游客从国外带纪念品回国(额度为5美元),并减少额外支出。后经多次调整,1994年被提高至200美元,2016年提升至800美元,并配套T86清关模式以简化流程。
近年来,众多跨境电商企业采用直邮小包的模式将商品销往美国市场。根据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的数据,过去10年间,进入美国的申请“最低限度”关税豁免的货物数量出现指数级增长,从2015财年的每年约1.39亿件增加到2023财年的每年超过10亿件,增幅超过600%。2024财年,“最低限度”货物数量再次上升至超过13.6亿件。
以SHEIN、Temu等平台为例,早期它们借助这一模式,凭借超高性价比的商品,在美国市场迅速积累起庞大的用户群体,实现了市场的快速扩张。数据显示,2022年SHEIN的安装量突破2.29亿次,超越亚马逊成为美国下载量最大的APP。2023年3月,拼多多旗下跨境电商平台Temu在美国应用商店程序下载量中拿下榜首。
而自5月2日起,美国将终止对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小额包裹免税待遇,关税提升至120%,这一举措使得许多原本依赖小额包裹出口的跨境电商企业面临巨大的挑战。中国服务创新研究院院长郑吉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小额免税政策取消的直接目的是打击中国跨境电商的性价比优势,尤其针对依赖直邮小包模式的平台(如SHEIN、Temu),削弱其价格竞争力。”
专家:
倒逼中国跨境电商转型
将对中小卖家进行洗牌
“美国取消小额免税政策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典型表现,短期内对中国跨境电商冲击显著。”郑吉昌表示,在平台与卖家层面,成本压力激增。关税、清关成本(如T86转T11/T01模式)及物流费用上涨,中小卖家利润空间被压缩,短期可能被迫涨价或退出市场。依赖直邮的“铺货型”平台需转向海外仓备货,但海外仓的高成本(仓储、运营)对中小卖家构成挑战。
长期来看,郑吉昌则认为,此举也将倒逼中国跨境电商行业向品牌化、本地化转型。通过供应链重构、产品升级和市场多元化,跨境电商行业有望在挑战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丰泊国际中国区总裁霍昊扬表示,“此次政策调整将对中国中小卖家进行洗牌,淘汰非优质的白牌、低价竞争、非合规卖家。未来,售价在25美金以下的产品竞争力将降低,逐渐退出美国市场。品牌卖家将逐渐增大本地备货,提高美国本地海外仓的使用率。”
卓志跨境电商总裁李金玲在接受南都湾财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调整取消了T86清关模式,现在只有转向T11、T01这两个模式。此外,美国再次上调小额包裹关税。实际上,无论是增加90%的税,或是增加150美元的税,可能企业都无法负担,已经使得以中国内地和香港作为发货地的跨境电商出口业务难以继续。
李金玲指出,“跨境电商是一个全球性的生意,不应只盯着美国市场。”她建议,企业可以开拓中东、非洲、日韩、欧洲等其他市场,这些市场的跨境电商增速和体量都不错,有很多机会。同时,对于美国市场,企业可以考虑利用中转国或RCEP原产地规则,以及自贸区保税加工等模式,降低关税负担。虽然这些方法会增加跨境电商的难度和成本,但能适应的企业将有机会活下来,而适应不了的企业则会被淘汰。
布局多元化市场
优化供应链与运营
面对美国关税政策的调整,中国跨境电商企业需要积极应对挑战,寻找新的发展路径。对此,郑吉昌建议,优化供应链与运营。如注册美国公司,通过本地实体采购、清关,适用一般贸易税率,规避惩罚性关税。再如近岸布局,在墨西哥等低关税地区设仓,利用“半成品+美国组装”模式降低关税负担。
此外,郑吉昌进一步指出,中国跨境电商企业要布局多元化市场。开拓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区域以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并分散政策风险;同时独立站引流和建立品牌私域流量以拓展销售渠道。
事实上,记者了解到,目前已有不少中国跨境电商在积极寻找解决方案。以拼多多旗下跨境电商平台Temu为例,该平台宣布推出“千亿扶持计划”,旨在帮助出海商家降本增效稳生产,应对出海风险。通过各项费用的减免,跨境商家有望实现从价格竞争到价值竞争的升级,从容应对关税危机,最终提升跨境产业的韧性。
此外,跨境电商企业还在探索多元化市场布局。2024年8月,跨境电商SHEIN半托管模式开放欧洲五国站点,助力在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具有本地备货及履约能力的中国卖家全球化发展,进一步丰富中国卖家面向海外市场的产品供给,赋能卖家在全球不同市场的本土化运营。
挑战与机遇并存。通过优化供应链与运营、提升产品竞争力、布局多元化市场等方式,中国跨境电商企业有望在挑战中实现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王蕾娜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特朗普“关税大棒”挥向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