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书亦烧仙草(下称“书亦”)宣布人气单品“橙漫山茶花”回归。此前,在2022年春季上市时,橙漫山茶花曾创下10天销量破百万杯、首次上市期间销售总量900万杯的纪录。
在橙漫山茶花回归之前,3月28日,在书亦总部成都,书亦创始人王斌携高管团队首席运营官聂留趁等,与包括南方都市报在内的数十家媒体进行了一场面对面的交流。
这也是王斌罕见地出现在媒体面前。在交流会上,王斌表示,书亦创办至今近18年,他仍然很坚定自己会继续从事茶饮行业。对他而言,茶饮仍是市场经济里最好的行业之一。现在行业到了存量竞争阶段,书亦接下来将更加务实,重新调整节奏,把每杯产品、把每个服务做好。书亦今年的口号是:重新创业,勇于创新。
南都湾财社记者从这场交流会上了解到,想要重新创业的书亦,接下来将以橙漫山茶花回归为契机,开辟花香水果轻乳茶新赛道破局,同时也将在下沉市场、海外市场重点发力。
书亦创始人王斌:
行业总有第一和倒数第一,前提是先上跑道
比拼到最后是能否有自己独家特色
2007年11月29日,王斌从湖南来到四川,在四川师范大学附近开了一家名叫85℃ tea的茶饮店,店里卖得最好的单品便是烧仙草产品,店面招牌特地用小字标明是“烧仙草专卖店”,这便是书亦的前身。
十年后,即2017年,王斌将品牌名正式改为“书亦烧仙草”,并延长了烧仙草品类的产品线,开发出杨枝甘露烧仙草、芋圆烧仙草等,烧仙草产品占了菜单的1/4。截至目前,书亦已经开出了超5200家门店。
伴随着书亦在全国各地开店,烧仙草品类曾颇受追捧,这从“烧仙草”相关企业新注册数量可以窥见一斑。企查查数据显示,2017年及2018年,“烧仙草”相关企业新注册量分别约250家、447家,自2019年开始,这一数字骤增,2019年-2021年,“烧仙草”相关企业新注册量依次为1629家、2942家、2220家,而到了2022年起,相关的注册量开始下降,2022年-2024年,“烧仙草”相关新注册企业数量分别为1162家、1282家、507家。
在交流会上,王斌表示,书亦确实赶上了茶饮行业在高速增长的红利,“卖个小小的奶茶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很多时候,我们总结说,这都是赏饭吃才有这么好的机遇。”
而对于书亦过去几年的波动,王斌表示,很多茶饮企业实现规模性的增长就是在最近三年,最近三年成就了很多品牌,“我之前预想过发展周期,但是往往很多时候是天时地利人和等各种问题,是机遇的问题。”
眼下,书亦并不急着想要往前冲。王斌说,“企业比赛总有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前提是先上赛道跑。最后(比拼)的逻辑在于能不能找到独特性的特色,错开直面价格、同质化竞争,每个品牌都在发生这样的变化,都在寻找自己的独特价值提供给顾客。”
靠着烧仙草就把门店开到几千家,在王斌看来,书亦有自己的独家特色。他透露,尽管烧仙草品类不如当初那般备受关注,但烧仙草仍是书亦销售第一的产品,一年销量超2亿杯,是书亦区别于其他品牌的产品。同时,接下来,书亦还要在独特性方面做得更深,此次橙漫山茶花回归,就是想给消费者独一无二、不一样的好产品。
橙漫山茶花
而在蜜雪冰城、茶百道、古茗登陆二级市场,霸王茶姬、沪上阿姨冲刺上市时,书亦暂时未有上市的计划。王斌表示,上市只是不同的阶段企业选择不同的方式而已,“我们比较保守。”
准备重新创业的书亦
想在烧仙草之外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此前,在锁定“烧仙草”这一大单品后,书亦曾在产品上做过不同方向的探索。
2022年3月,书亦曾试水过植物基饮品,在产品中引入燕麦奶、椰奶、豆奶,到了2023年,书亦未再坚持主推植物基饮品,但是仍然继续探索健康方向,2023年年底,书亦宣布实现了全线产品0氢化植物油、0植脂末、0反式脂肪酸。
随着橙漫山茶花的回归,书亦接下来将发力花香水果轻乳茶系列产品。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到,目前书亦的产品矩阵主要包括烧仙草系列、多料系列、真牛乳系列。
在书亦创立18年后,王斌表示,今年书亦要重新创业。接下来书亦将如何“创业”呢?在交流会上,书亦首席运营官聂留趁透露,书亦的发力重点将集中在品牌年轻化、提升门店盈利能力以及寻找第二增长曲线上。
聂留趁
聂留趁指出,书亦今年将以橙漫山茶花的回归为契机,通过上新品和联营营销等年轻化战略,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势能;同时,在提升门店盈利能力方面,除了分类运营门店外,在开店方向上也在做调整,不同类型的门店匹配不同类型的加盟商。以前茶饮品牌更偏爱通过大加盟商开店,现在在下沉市场则是将夫妻店转化成为自己的加盟店。过去,投资型加盟商喜欢跨区域开店,在竞争加剧下,这些门店可能会变得疏于管理,因此,书亦会匹配新的加盟商或由当地的加盟商接手调整。此外,在第二增长曲线上,在产品上,书亦将在花香水果轻乳茶上继续探索;在市场布局上,书亦将在海外市场继续发力。
书亦也曾尝试在价格上做调整。2024年4月前后,书亦瞄准了质价比路线,逐步迭代产品结构,推出的新品主要锁定10-15元价格带。对此,聂留趁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过去,书亦在一线城市的商场店确实有租金压力,如果卖得太便宜,商场店压力会很大。随着书亦门店类型的逐步调整,书亦去年进行价格调整,整体压力会小一些。而且,“不管是下沉市场还是省会城市,消费者都不是单纯要低价,特别是这两年我们深耕下沉市场之后发现,小镇青年需要更高调性的品牌、更有品质感的产品。降价不能降质,现在我们的价格不能比以前贵,甚至还要更便宜,但是产品原料、包装颜值、体验都比以前要更好。”
聂留趁进一步指出,不管是哪一个价格带,茶饮都面临巨大的竞争,都有同质化的压力。“烧仙草是我们绝对差异化的产品,现在我们在做花香水果轻乳茶,就是想跳脱出来、做差异化的产品。”
书亦不光要下沉还要出海
海外市场门店超60家
“花香水果轻乳茶”是本次交流会上书亦多名高管屡次提及的字眼,除此之外,“下沉市场”“海外市场”也被多次提及。
南都湾财社从书亦方面了解到,目前书亦的门店覆盖一线城市到下沉市场,其中,有超过6成的门店分布在三线及以下城市。其门店类型主要有街边店、商场店、交通枢纽店、景区店等,其中主力店型为三四线城市的街边店,同时这两年书亦也布局了约150家景区店,主要也是分布在下沉市场。
去年,王斌曾走访了几个省份,他发现,在下沉市场至少还有三个品类可以做到每条街上都有店。一个是咖啡奶茶,一个是炸鸡汉堡,一个是便利店、零食店。他称,“中国还有很多地方其实是没有被整合的,没有被下沉完的。”
根据灼识咨询发布的报告,现制茶饮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市场规模(以零售额计算)增速明显超过其他线城市,但是增速较此前有所放缓。2022年-2028年,现制茶饮在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5.8%、17.5%、20.7%、24.6%,而在2017年-2022年,这一数字分别为18.9%、20.6%、24.7%、30.2%。
书亦在林芝的门店
聂留趁指出,目前,下沉市场基本被两类门店占据,一个是价格较低的品牌,以10元以下为主;一个是夫妻店。
在聂留趁看来,下沉市场不光需要低价,也需要品质。书亦的优势在于适应了下沉市场对品质要求升级的趋势。同时挑战在于,下沉市场很多店铺、商场没有完善的数据,他们在选店上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同时下沉市场的加盟商、服务员的服务意识不如一二线城市,要提高到店频率也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此外,下沉市场夫妻型、创业型加盟商的投资资金不会太多,想要让他们投资六七万开一家店很有难度。这两年,书亦通过减少加盟费、分期付款的方式,降低投资成本,缩短投资回报期,现在在乡镇县城开一家书亦,投资费用大约25万元。
除了下沉外,书亦还要出海。
2023年8月,书亦在越南开设了三家直营店,2024年,书亦正式成立海外事业部,进军海外市场。截至目前,书亦在越南、印尼、泰国、马来西亚、美国等9个国家开设或筹建中的直营店及加盟店为60余家,其中东南亚是其海外拓展重点区域,门店量占比超过8成。
出海也是众多茶饮品牌的共同选择,蜜雪冰城、霸王茶姬、喜茶、茶百道、奈雪等均在海外市场有所布局。根据书亦提供的数据,书亦海外门店的营收和盈利表现远超国内门店平均水平,其海外门店开业期间日店均杯量在1500杯以上,最高日店均营业额突破5万元。
书亦在泰国的门店
在摸索着出海的过程中,书亦也踩过坑。聂留趁透露,不同的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全不一样,茶饮出海,前期必须有自己的法务团队,且需要与当地的法务团队合作,才能在法律层面避坑;在供应链方面,前年书亦在越南布局时还没有仓库,物料从国内运输需要经过报关、清关等程序,因此需要提前储备物料,无法依据销售情况动态调整,再加上,东南亚国家基本不允许进口奶制品,对水果的进口限制也非常严格,物料本地化具有挑战性;在本地经营门店,还需要本地化团队协助。
书亦今年计划深耕泰国、越南、印尼、马来西亚四个国家,目前其已经在这四个国家建立了仓库,物料也基本能实现本地化,接下来还将加强冷链配送。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詹丹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