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2亿人来到东莞接续奋斗,这场艺术展重新认识中国制造价值

南方都市报APP • 察时局
原创2025-04-11 17:32

“这个作品我想跟大家多说两句。它叫《礼物》,作品的灵感来源于我送给孩子的生日礼物,是玩具车的纸质包装盒,我用黄铜板材进行了复刻,它的纪念意义也能保存下来。就像东莞制造的玩具等产品,它也是献给世界的礼物。东莞生产出口的产品参与并见证了全球的日常生活。”4月10日下午,北京X美术馆举办“我在!一座城和两亿人的在场证明”当代艺术展,以及“寻找2亿分之一——《东莞东》邀您故地重游”特别策划回顾展,艺术家李景湖对前来观展的嘉宾介绍。

图片

“寻找2亿分之一——《东莞东》邀您故地重游”特别策划回顾展海报。

东莞玩具产业以OEM代工起步,产量最高时占全球产量的30%。如今全球1/4动漫衍生品、中国近85%的潮玩产自广东东莞。“东莞制造和中国制造对世界来说是一个礼物,可能这个价值并没有被很好的认识到,需要我们通过艺术作品表达出来,它凝聚了无数制造业工人的付出和创造。”李景湖对南都记者说道。

从一个广东农业村镇发展为中国制造业重镇,1978年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在东莞成立,承接香港纺织、箱包等传统制造业,形成以代加工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吸引了全国大量渴望改变命运的外来打工者。数据显示,从改革开放以来,超过2亿人来到东莞接续奋斗。

图片

在东莞奋斗的人们。

据了解,去年东莞以原创音乐剧《东莞东》全国巡演为契机,发起“寻找2亿分之一”主题活动,面向所有曾在或正在东莞奋斗的人,征集“在东莞”的老照片,邀请他们的代表故地重游、再忆青春。此次北京的展览活动,通过装置艺术重构城市记忆,既是对东莞改革开放发展历程的艺术注脚,也是向“2亿分之一”的致敬。

记者注意到,这一张张老照片,有1994年保健厂员工拿到首月工资后与同乡聚餐庆贺,2007年东莞东火车站春运,2014年东莞市常平镇一玩具厂流水线上的密集工人,2012年东莞长安镇生产线上工人在车间做工间操以减少工作中的疲倦,2022年工厂女工制作“大力神杯”,2023年东莞长安镇一家电子厂由于智能生产设备的投入流水线上不再人员密集;有分享在东莞打篮球20年后建造公益街头篮球场;有清华毕业到东莞理工学院,见证东莞高等教育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历程,等等。

与此同时,此次活动还展出东莞本土艺术家李景湖大中型装置类系列作品19件,既有其享誉国际的代表作品,如《白云》《瀑布》《今日放映》《数星星》,又有根据东莞各地生产材料制作的各种形态作品,如《海浪》《你装饰了谁的梦》《同一个宇宙》,还有专为此次展览特别创作的公共艺术装置等,如《英雄》《不朽》《青春》。

城市大生产是李景湖的创作母题,在二十多年的创作实践中,他将触目可及的日常材料,尤其是工业现成品,变成生产媒介,映照生产与消费背后的关系。

东莞是中国重要的饰品制造基地之一,尤其是长安镇,其金属首饰加工产量位居全球前列。在作品《你装饰了谁的梦》中,李景湖通过珠宝造型与灯具的结合,作品以发光的巨型胸针展现出微小物件背后的审美意义与经济价值。作品名字取自卞之琳的《断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首饰生产线上的工人用双手为消费者打造出象征美好的装饰品,点缀他人的衣装;而消费者通过购买这些靓丽的产品,使工人获得了实际的报酬。钱与物的交换之间,流淌着劳动者与消费者对幸福的梦想,编织出他们共同期待的生活。

图片

作品《你装饰了谁的梦》。

现场观展中,有不少观众与作品《海浪》合影,这是用约两吨的陶瓷马赛克堆积在墙角,模拟出由蓝色渐变为白色的波涛。马赛克瓷砖在上世纪被大量用于建筑物墙面,作为城市化飞速发展时期的代表,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象征。大量的马赛克汇聚成海浪,如同东莞人民的点滴力量汇聚成时代的洪流,向前涌进。此次活动也请来了曾经参与东莞城市建设与发展的“2亿分之一”代表徐莎莉作分享,“时光瞬间将我拉回15年前的春天,有那么一群人曾经在这片土地上追逐梦想、聚沙成塔,在时代巨变、城市发展的浪潮中也曾翻涌我们友谊的浪花!”

图片

作品《海浪》。

“如果有人问我:东莞凭什么留住两亿人?我的答案是——这里让普通人相信奋斗的价值。高速发展的经济势能,让年轻人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面向世界的智能创造,让技术骨干有机遇成为大国工匠;在城市变迁、时代发展的洪流中,每个人都有可能在这里找到人生的价值。”徐莎莉说。

事实也是如此,持续增长的东莞人口助力了这座城市成为全球知名的“世界工厂”。一座城市的人口数据变化是城市经济规模、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综合反映。2020年,东莞成为广东省第三个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人口大市,亦是全球最年轻的10座万亿GDP城市之一。

该展结语写道,曾经,无数“2亿分之一”在东莞奋斗拼搏,竖起了“东莞制造”的大旗,创造了“东莞塞车,全球缺货”的奇迹。当下,位于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的东莞,正在“科技创新+先进制造”赛道上奋楫争先。

如果说工业搭起一座城市的骨架和脉络,那么文化则塑造一座城市的气质和灵魂。去年,东莞在全国首次提出“有一种制造美学,叫东莞”概念,以美学赋能制造升级,探索新工业文明的“东莞答案”。此次展览将冰冷的工业材料转化为充满温度的艺术表达,展现生产与生活的交织、效率与诗意的共生,以美学为视角重新审视和评价制造业的价值和贡献。

图片

艺术展现场。

图片

艺术展现场。

据悉,本次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指导,中共东莞市委宣传部、东莞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北京市朝阳区文化和旅游局协办,北京X美术馆承办。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陈秋圆 发自北京

编辑:梁建忠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