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试验卡在哪一关?上市流程怎么少踩坑?”“明明技术领先,却在临床试验设计上反复‘补课’”“研发进度过半,才发现注册申报材料不符合跨境监管要求”……4月10日,在黄大年茶思屋,一场别开生面的福田区福保街道“福企下午茶”火热开展。河套深圳园区(福保)15家生物医药龙头企业和机构代表们拿着“问题清单”聊嗨了,桌面上摆满了从研发、临床试验到上市的“花式难题”。
从去年开始,国家及广东省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推动广东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重磅级文件,近期深圳市同步出台《深圳市全链条支持医药和医疗器械发展若干措施》,这些政策犹如和熙的春风,为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带来了甘霖,但也有许多初创企业仍面临着“破土之痛”。
聚焦共性难题 共谋破局之道
为面对面直击企业诉求,共同探索生物医药的创新突破点,这场由福保街道牵头举办的“福企下午茶”,可不只是“吐槽大会”,而是政企携手以一杯咖啡的轻松形式,共谋“通关秘籍”。深圳晶泰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君圣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15家涵盖研发、生产、临床试验及市场推广等全链条的生物医药龙头企业和机构代表齐聚一堂,提出生物医药医废处理困难、跨区域审批衔接、上市流程复杂等共性问题。“从研发到上市需跨越技术、法规、资金等多重关卡,尤其对初创企业而言,经验不足易导致‘走弯路’”。针对这一痛点,与会企业一致认为,亟须建立常态化交流平台,整合龙头企业经验与初创企业需求,形成“以大带小、以强促新”的产业生态。
成立联盟 构建产业“生态圈”
应企业诉求,福保街道推动成立河套生物医药产业联盟,多家龙头企业积极响应主动提出“传帮带”计划。从信立泰、晶泰科技、君圣泰等上市企业,到希格生科、真实生物、广州国家实验室深圳河套研究院等一批前沿领域创新企业及平台,将以建立产业联盟的形式破解信息孤岛,帮助初创企业“解码”从实验室到市场的隐形关卡,让曾经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的企业,通过联盟搭建的“标准化知识库”和“专家咨询池”找到参考答案。
政企联动 护航“创新雨林”成长
座谈会现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署、福田区企服中心、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检查大湾区分中心等部门直面企业诉求,依次就企业问题提出指导意见。各部门表示将打好政策、空间、平台“组合拳”,助力形成深港合作特色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河套生物医药产业联盟的成立,标志着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生物医药产业从“单兵突进”迈向“集群作战”,合作区有望进一步发挥深港协同与制度创新优势,成为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据悉,本次生物医药专场“福企下午茶”活动,是继物流供应链专场后举办的第二场。未来,福保街道还将开展软件信息服务业、人工智能行业等专场,构建无壁垒行业的生态圈,打造志同道合的朋友圈,架设政企零距离的交流圈,实现从服务一个企业到服务一个行业,达到“服务行业,福到企业”的效果。
编辑:张馨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