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数据机构IDC发布2025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报告,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1.5%,其中中国市场出货量增速达3.3%为全球最高。
报告表示,在全球范围内,大部分头部智能手机厂商在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了同比增长。得益于中国政府去年推出,并于今年1月扩展到智能手机领域的补贴政策,中国厂商们在国内市场表现突出。2025年第一季度(1Q25)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在“国补”政策叠加春节销售旺季的拉动下,同比增长3.3%,达到7160万部,延续过去五个季度的增长趋势。
据了解,1月15日,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发布《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实施方案》,对于单件销售价格不超过6000元的产品,按照产品销售价格的15%给予补贴,每位消费者每类产品可补贴1件,每件补贴不超过500元。1月20日全国28个省份及时启动补贴政策,其他地区也相继落地实施。按照此前商务部数据,三类数码产品补贴申请者已经超过2000万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国补以外,AI手机的不断进步或许也是促进手机市场回暖的主要原因。过去一年,正是国产AI手机迅猛发力的一年。华为、小米、vivo、OPPO、荣耀等国产手机厂商,均已迅速在旗下产品上接入各自的云端或端侧AI大模型,推进AI功能的下放,并接连打造出华为小艺、小米超级小爱、vivo蓝心小V、OPPO小布、荣耀YOYO这样的系统级智能体,想要以此为用户带来体验和效率的双重提升。IDC报告显示,如目前全球第一的三星,凭借Galaxy S25高端机型以及Galaxy A系列(特别是最新的Galaxy A36和A56,它们以更亲民的价格提供AI功能)在中端市场的持续成功,重新夺回市场第一的位置。
而今年DeepSeek的横空出世,也让华为、荣耀、OPPO、星际魅族、努比亚、vivo等纷纷宣布接入DeepSeek。对推理能力更强、成本更低的DeepSeek的融合部署,手机厂商们在中国市场的AI大战,逐渐开始迈入新的阶段。
vivo AI领域总经理张飞表示,AI手机将带来操作系统(OS)层面的改变。从控件到交互方式都将实现全面升级。他举例称,小v写作、绘画、缴费、帮记等都是在这个层面上做的创新。vivo正在致力于使系统交互更加自然。
联发科技董事、总经理暨运营长陈冠州在近日举办的天玑开发者大会表示,语言模型每3.3个月知识密度会增长一倍,端侧设备AI性能每2年翻一倍,预计2028年生成式AI手机渗透率将超过50%。据悉联发科日前推出了新升级的天玑9400+ SoC芯片,官方展示的合作名单中包含小米、荣耀、OPPO、vivo 等硬件厂商。
陈冠州表示:“AI产业正全面加速成长,催生出全新形态的AI体验。下一波AI浪潮属于智能体AI。联发科一直领创前沿AI技术与生态系统的发展,每年通过20亿台边缘设备,将智能体AI从技术概念转化为全民触手可及的体验,赋能万千应用,实现从智能向智慧的跨越式升级。”
而在日前的财报会议上,联发科首席执行官蔡力行表示联发科对2025年第一季度的营收持乐观态度,预计将有优于季节性的增长。这一增长预期主要得益于中国大陆的消费补贴政策带来的需求增长,以及全球关税不确定性环境下客户对智能手机、电视、Wi-Fi设备、平板电脑和Chromebook等产品的拉货需求增加。
相较之下,迟迟未能在国行上线AI功能的苹果劣势因此凸显。
报告显示,第一季度中国手机市场出货量中,小米位居榜首,出货1330万台,同比增长 39.9%;华为出货1290 万台,同比增长 10%;OPPO出货1120 万台,同比增长 3.3%;vivo出货1030 万台,同比增长 2.3%;苹果出货980 万台,同比下滑 9%。
可以看到中国手机市场前五中,除了苹果外,其它品牌出货量都有所增长,IDC表示苹果在中国市场的表现继续下滑,因为其Pro系列产品不在中国政府补贴政策范围内。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孔学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