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23年亏损16.1亿元后,央企中交地产在2024年又亏损51.8亿元。
4月15日,中交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地产”)发布2024年度报告。当天,该司亦因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停牌一天,明日(2025年 4 月 16 日)开市起复牌,股票简称由“中交地产”变更为“*ST 中地”。
伴随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近年以来,华远地产、格力地产、美的置业等多家房企宣布退出房地产开发业务。出乎意料,作为曾经提出千亿目标的央企中交地产,如今也做出这一选择。
两年亏损68亿元
2024年,中交地产营业收入183.02亿元,同比下降44.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79亿元,同比下降221.4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31.75亿元,同比下降55.6%。
这已不是中交地产第一次亏损。在2023年,中交地产实现营业收入324.68亿元,同比下降15.60%;归母净亏损16.73亿元(调整后为16.11亿元)。这也意味着,近两年,中交地产已亏损68亿元。
2024年,中交地产总资产1076.98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2.63%;房地产业务收入171.81亿元,物业管理业务收入7.28亿元,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收入仍主要来源于房地产业务,主营业务构成未发生重大变化。
2024年,中交地产在房地产业务方面签约销售面积85.3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2.51%;签约销售金额156.43亿元,同比下降58.13%;销售回款247.07亿元,同比下降45.07%;权益口径实现签约销售金额105.11亿元,较上年同期降61.58%,销售回款188.13亿元,较上年同期降42.78%。
中交地产表示,未弥补亏损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其司2024年达到集中交付条件的项目较上年同期有所减少,而为加速库存去化和资金回笼,公司调整销售策略,导致期内交付项目的毛利率同比有所下降。二是期内公司部分房地产项目存在减值迹象,公司对存在减值迹象的房地产项目计提资产减值损失,从而使未弥补亏损金额进一步扩大。
拟退出房地产业务
亏损产生的同时,中交地产也已萌生“退意”。
过去几年,中交地产曾提出“千亿”目标:2019年参与斥资181亿购置土地15宗,2020年更参与斥资535.8亿新增土地30宗。到了2023年,中交地产仅新增2个项目,此时累计持有房地产项目117个,土地总面积1071.40万平方米。
值得注意的是,到2024年期末,中交地产仍旧持有房地产项目 117 个,且绝大部分都是合作项目,土地总面积减至1045 万平方米,在建及待建面积 771 万平方米。
在2023年,中交地产已将长沙、三亚等地项目交给控股股东中交房地产集团进行培育。2024年8月20日,中交地产母公司中交房地产和广州交投睿郡联合体以底价47.45亿元摘得广州市海珠区AH10314地块,但次日,中交地产就宣布放弃该次商业机会,表示交由控股股东中交房地产集团代为开发。同年12月,中交地产以近7亿元,完成收购中交物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2024年,中交地产物业管理业务新拓展物业面积1293万平方米,在管面积6265万平方米。
今年1月,中交地产宣布退出房地产,拟将持有的房地产开发业务相关资产及负债转让至控股股东地产集团,将名下房地产开发业务相关资产负债置出,聚焦于物业服务、资产管理与运营等轻资产业务,实现业务战略转型,降低公司资产负债率,优化资产结构,改善公司资产质量,提升公司可持续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
股票面临退市风险
在2024年,中交地产合并归母净利润为-51.8亿元,母公司净利润为-40.8亿元;截至 2024 年末,公司合并未分配利润-44.3亿元,母公司未分配利润-43.7亿元。由此,中交地产2024 年度拟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截至 2024 年12 月 31 日,中交地产合并财务报表中未分配利润为-44.3亿元,实收股本为 7.47亿元,未弥补亏损金额超过实收股本总额三分之一。中交地产股票(证券代码:000736)自2025年4月16日起被深交所实行风险警示,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2023年修订)》相关规定,于2025年4月16日起将该股票调出融资融券标的证券名单。
在4月15日,中交地产股票停牌一天,将于 2025年4月16日开市起复牌,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起始日为2025年4月16日。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其司股票简称由“中交地产”变更为“*ST 中地”,股票代码仍为“000736”,公司股票交易的日涨跌幅限制为 5%。
中交地产表示,为应对退市风险,董事会已制定多项措施。公司将密切关注政策和市场变化,调整经营策略,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开发运营能力;同时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强化财务管理。同时将推动重大资产出售,聚焦轻资产业务,实现业务战略转型,并加强内控体系建设,细化内部控制制度,增强抗风险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邱永芬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湾财楼市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