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宠物经济超150亿元,宠物临终关怀成行业闭环考验

南方都市报APP • 大钱进
原创2025-04-15 21:47

打造宠物经济不仅需要“文明养宠”,更需要“科学善终”的人文关怀?

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今天,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宝安监管局主办“深入开展动物疫病防控 牢牢守住生物安全红线”的普法宣传活动,深圳市市监督管理局等相关监管单位、高校、学界、宠物行业协会、动物保护协会、社区物业公司等共同探讨“宠物经济”的爆发与背后的行业痛点,并联合发起宠物临终关怀倡议,各界也为建设“宠物友好型城市”建言献策,带来“深圳方案”。

实际上,深圳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宠物产业基地。根据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深圳市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深圳市宠物经济规模超150亿元,宠物规模超140万只,宠物相关经营主体超8.8万家。

图片

去年3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出台《支持宠物经济集聚发展若干措施》,给予宠物企业全方位支持,其中福田区持续推进宠物友好型商圈建设。目前深圳在宠物友好建设、宠物服务配套创新方面取得诸多成绩,宝安机场推出全国首个宠物候机厅,宠物友好巴士、超50个“宠物友好”商场、1000多家“宠物友好”餐饮门店。 

如果放眼到全国,《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2024年以来中国宠物市场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城镇犬猫消费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城镇宠物犬猫数量超过1.2亿只,宠主年均消费金额小幅上升。

不过,在深圳这一波宠物经济热潮中,宠物临终关怀和善终服务作为宠物经济和宠物服务的最后一个刚需环节尚缺乏重视。那么,该如何补齐宠物经济的最后闭环?

记者在本次2025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普法宣传活动上了解到,深圳市去年宠物死亡规模在7万只以上,其中80%的宠物死亡后,由于缺乏科学善终意识、对动物无害化处理认识不足而将宠物遗体作为医疗垃圾丢弃或者选择私自掩埋的方式进行处理。现场有业内提醒,该操作不仅会影响城市环境卫生,更有可能引发公共卫生防疫问题。如何建立更规范科学和更符合宠物消费者个性化情感需求的宠物无害化处理场所、完成宠物经济闭环成为城市公共服务的当务之急

而涉及动物防疫问题,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处长刘泉今天提醒业界,要聚焦特殊环节,关注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对宠物无害化处理场所的设立进行严格审查把关、加大监管力度,严禁私自丢弃、掩埋、焚烧病死动物。目前,深圳也在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社区协同-协会规范-高校支持”的生物安全治理共治模式。

深圳宠物经济也有先行先试。记者在本次普法宣传日上了解到,今年3月,广东省首家面向家养宠物的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率先在深圳宝安区已经完成验收和投入运营,并获批“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据悉,处理中心具备完善的宠物无害化防疫配套设施,满足宠物遗体分类管理、闭环防疫运输、个性化宠物善终服务、专业的无害化处理全链条场景需求,能解决当下市场上服务不透明、暗箱操作等弊端。

作为该处理中心的运营商,意生宠物环保科技负责人王乐乐认为,宠物善终和无害化服务作为宠物经济和宠物服务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宠物服务中刚需性的服务场景,也是衡量城市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在满足宠物主个性化、人文化、情感抚慰需求的同时,也需要把社区防疫、城市公共服务治理协同考虑

今天,现场各界人士普遍认为,应通过积极提高行业准入规范,加大社区公益服务网络建设,提高公众科学善终意识,加强对流浪猫狗免费公益服务,通过探索和实践推动深圳宠物无害化行业的健康规范发展上一个台阶,也为全国超大型城市建设宠物友好型城市提供“深圳方案”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卢亮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