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记者程安 实习生许骞文 一次考试、三本证书、解锁湾区就业新地图。日前,在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粤港澳大湾区养老护理员职业“一试多证”技能人才首次试考成功举办,三地共12名考生齐聚东校区。这一创新模式不仅提升了普通人的就业便利度,还为湾区养老护理拓宽了人才培养渠道,成为“跨境养老”服务融合的推动力量。
“一试三证”破壁垒:
省时省力,就业半径扩三倍
过去想在粤港澳三地就业,至少要重复三次考试流程,而养老护理员“一试三证”(粤港澳大湾区养老护理员职业“一试多证”技能人才评价)使“一次性通关”成为了可能。考生通过一次考试,可同时获得内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香港专业能力证书以及澳门职业技能证明书。
“一试多证”培训和评价模式,在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基础上,将港澳地区先进职业技能标准和能力评价方法进行了深度融合。日前,首批三地共12名考生齐聚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东校区。作为广东省南粤家政综合服务示范基地,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东校区具备标准化模拟病房、智能护理设备等丰富的教学和考试资源,为首次考试成功举办提供了坚实保障。该学院也表示,将继续深化与三地行业、企业、培训机构的合作,配合培养适合湾区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开放包容的技能型人才队伍。
粤港澳三地始终秉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原则,致力于融合各方先进经验,联合打造养老护理员职业粤港澳大湾区技能人才培训和评价规范。在“一试三证”培训内容中,港澳地区的“以人为本”理念得到强化:一方面强调注重对老年人心理层面的关怀与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健康宣教,帮助老年人增强自我健康管理观念,掌握科学的健康知识和生活方式。
于考生个人,“一试三证”能够帮助其同时掌握三地技能要求,节省时间和精力成本、提升个人职业竞争力与就业信心;于湾区三地,该模式则为港澳专业人才来粤执业不便、相应资格证书跨境承认难、人才自由流动受限等问题提供了优质解法,为湾区养老护理行业人才培养提供了科学指引。
未来举措:
标准共建、规模扩容、服务升级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广东全省60岁及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1716万,占比16.9%,香港65岁或以上长者占比21%,澳门65岁及以上长者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4.0%。面对老龄化趋势渐显的挑战,粤港澳三地正以"一试多证"人才评价机制为突破口,加速构建跨境养老服务共同体。
其中,大湾区内地城市和港澳在养老服务领域各有所长,内地有土地、养老配套设施、人力资源的优势,港澳则在标准化、服务精细化、智能化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双方的交流合作能够促进优势互补,为大湾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养老服务。
粤港澳大湾区养老护理员职业“一试多证”技能人才首次试考现场。
近年来,粤港澳三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技能人才评价规范,不断拓展“一试多证”合作范围及培养层次,共同打造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目前已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性和引领性的养老服务建设成果,如粤港澳大湾区(南沙)养老服务联合体、新家园港澳长者内地安老服务中心(深圳)等。
下一步,广东将不断引进港澳及国际先进的职业技能标准和课程内容,拓展湾区养老护理员“一试多证”考生规模,调动三地养老护理行业、企业、培训机构积极性,鼓励珠三角九市开展“湾区养老”服务试点,进一步探索推进跨境养老服务的互惠共融与协同发展,为养老护理员职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