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5日,第三届“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故事短视频大赛颁奖典礼暨第四届“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故事短视频大赛邀约仪式在深圳举行。来自32个国家的560余部作品以镜头为舟,穿越中亚戈壁与非洲草原,串联起敦煌月牙泉与迪拜太阳能矩阵的生态对话,在深圳书写了一场跨越山海的绿色叙事。
现场合影。
有关领导向32个获奖单位与个人颁奖,特邀嘉宾和企业代表就绿色发展案例进行主题分享。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张亚立出席活动并致辞。
32国560部作品共建“一带一路”绿色生态画卷
四月的鹏城春潮涌动,前海大厦的会议室内,大屏幕上一帧帧画面正掀起绿色波澜:马东铁路“环境官”讲述中交四航局的工程师为当地架设陆地“绿色桥梁”,外国留学生组团打卡揭开杭州青山村产业多元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生态画卷,中国香港5岁“环保小卫士”用稚嫩双手分拣可回收物,深圳海辰平权英雄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则记录着离网能源解决方案如何让非洲用电困难地区用上稳定电力……这些来自第三届大赛的获奖作品,生动展现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清洁能源、绿色基建、生态保护等领域的创新实践。
“可回收垃圾能变废为宝,易拉罐要丢进蓝色桶。”香港5岁萌娃“麦兜”奶声奶气地说道。他的绿色故事成为焦点:“麦兜”在家庭引导下坚持垃圾分类4年,其母亲坦言,通过垃圾分类政策的鼓励和父母的言传身教,环保意识已融入孩子生活,“希望垃圾分类像呼吸一样自然”。
中国香港参赛者“麦兜”。
“当新能源的驼铃重新摇响,当文明共生的星火照亮寰宇,我们终将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长卷里,看见今天种下的希望。”数据显示,本届大赛参赛规模和作品数量再创新高,影响力逐年扩大。从首届大赛收到10余个国家的150余部作品,到第三届大赛汇聚全球32个国家的560余部佳作,参赛国家数量、作品规模都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内容也愈发丰富多元。以《丝路情低碳梦》《国际Z世代的乡村图鉴》《边捡垃圾边旅行》为代表的优秀作品在国内外社交平台播放量超1亿次,引发全球青年对绿色发展的热烈探讨。
现场嘉宾自由交流。
绿色技术出海催生“小而美”全球实践
颁奖现场,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张亚立强调,“2024年深圳与共建国家进出口额达1.63万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新能源产品出口占比超三成。”这份成绩单背后,是深圳构建的立体化绿色合作网络——与40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53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或友好交流城市,在贸易投资、创新产业、人文旅游等领域展开广泛合作;与生态环境部共建全国首家服务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级实体平台,深度融入绿色丝绸之路建设。同时,将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在城市建设的每一个角落。这些实践成果,不仅为深圳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绿色发展经验。
活动现场。
获奖企业案例印证着这种转化的澎湃动能:台铃科技凭借《丝路情低碳梦》摘得特等奖,其新能源邮政车已驰骋在菲律宾数百个岛屿,减少碳排放相当于每年种植23万棵树木;深圳创冷科技在阿联酋沙漠中搭建的零能耗降温系统,使建筑能耗降低70%,迪拜市政部门将其纳入“2050净零城市”战略。一家家深圳企业,正将中国绿色发展的密码,编译成共建国家看得懂、用得上的解决方案。一大批接地气、惠民生、见效快的“小而美”项目在全球落地生根,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从愿景变为现实。
活动现场,华侨城湿地公园自然学校原校长孟祥伟进行了主题分享。“大自然就是最好的教育。”她表示,要把生态环保的种子散播出去,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而学校2.5公里的步道,就是流动的生态课堂。
农兴科技(中山)有限公司创始人叶小玲则分享了绿色农业出海的新机遇。这位从汕尾农村走出的企业家,将云南茶业、贵州猕猴桃、昭通苹果和“维C之王”刺梨等高原特色农产品带出大山。在“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助力下,叶小玲与乌兹别克斯坦客商成功签约,将中国绿色农产品输出到中亚。面对语言障碍,一句英语都不懂的她运用AI翻译工具突破交流壁垒,用科技架起绿色农业合作桥梁。
第四届大赛全球启航 三大创新拓宽叙事边界
在众人期待中,第四届“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故事短视频大赛向全球正式发出邀约。
活动现场。
张亚立表示,站在新的起点,希望第四届大赛在三个方面进一步发挥引领作用:
一是积极传播绿色发展理念。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好共建‘一带一路’故事”重要指示,着力提升大赛的传播效能和国际影响力,让“小而美”的故事遍地开花。
二是不断促进交流互鉴。通过丰富大赛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吸引更多国家、城市及其创作者加入,促进交流与合作,共享绿色发展经验。
三是持续发挥深圳先行示范优势。充分利用大赛平台,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圳绿色实践成果,让更多“深圳绿”点亮“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主任郝明途表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故事短视频大赛,不仅是一个展示的窗口,更是一个汇聚力量、共筑美好未来的舞台。他表示,期待所有关心绿色发展的朋友们,用短视频记录绿色发展故事,用故事传递绿色发展力量,让绿色发展理念在全球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采写:南都·奥一新闻记者 蒋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