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多部门发布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简称“标识办法”)及配套强制性国家标准《网络安全技术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方法》(简称“标识方法”),促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4月18日,“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政策法规宣讲活动(广东站)”在广州举办。
4月18日,“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政策法规宣讲活动(广东站)”在广州举办。
本次宣讲会由中央网信办网络管理技术局、广东省委网信办指导,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广东省网络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协会主办,南方都市报、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承办,广州市白云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趣丸科技提供支持。参编专家现场详细解读,企业分享思路举措,助力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机制的落地实施。同时,还多方共议生成式人工智能内容安全保障,为AI谣言治理建言献策。
专家指出,“标识办法”和“标识方法”聚焦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的标识关键点,通过标识机制提升内容透明度,帮助用户辨别虚假信息,并明确相关主体的责任义务,规范内容制作、传播环节的标识行为。该文件构建了显式与隐式双层标识体系,增强可识别性和可追溯性,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同时,两者与现有法规形成联动,通过管理规定与技术标准协同,确保政策可落地、可实施、可考核,形成安全治理与产业发展的良性平衡。此外,“标识办法”和“标识方法”提供了技术落地路径和可行性方案,从内容生成到传播构建全链条责任机制,明确各环节标识义务,平衡安全治理与产业发展需求。专家们还就标识实施过程中常见问题进行了现场答疑。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内容安全及谣言治理的分享环节,来自相关研究机构与行业单位的专家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内容安全与AI谣言治理展开交流,重点探讨了AI生成谣言的技术特征、识别方法和治理路径,提出促进合规发展与加强内容安全监管的思路建议。
来自省市相关主管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人工智能企业、互联网平台等单位的100多位代表参加本次宣讲会。与会代表表示,本次宣讲活动内容聚焦政策落地与实操应用,回应了实际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对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合规管理和风险防范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采写:南都记者 李伟锋
摄影:南都记者 袁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