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国演出市场收入超796亿元,大型演出同比增长66%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娱乐
原创2025-04-17 20:13

南都讯 记者钟欣 近日,在2025中国(成都)演出交易会上,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了2024年全国演出市场多项数据及相关报告。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票务信息采集平台数据监测和测算,2024年全国演出市场总体收入796.29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7.61%。其中演出票房收入579.54亿元,其他收入216.75亿元。

此外,针对大型营业性演出类型,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与灯塔专业版共同发布了《竞逐升级、多元发展——2024大型营业性演出市场趋势及特点分析》,报告显示,2024年5000人以上大型营业性演出依然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票房收入达296.36亿元,同比2023年增长66%,占2024年演出市场总票房51.1%,稳居半壁江山。

图片


全国演出市场

呈现整体上行态势

演出产品形态创新富有成效

相关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演出市场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全国演出市场精品引领,需求驱动明显,呈现整体上行态势演出企业不断优化产业链布局、拓展市场渠道,提升演出项目市场影响力和经济效益。其中,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音乐剧是颇受关注的亮点。本土原创音乐剧凸显国内音乐剧创作主题的多元发展;话剧、舞剧、戏曲、儿童剧、旅游演艺等领域的代表作品在探索全新故事形态和讲述视角的同时,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提升舞台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舞台艺术审美的“双向奔赴”。

优质演出产品地区供给差异持续缩小,大型演出在全国分布更趋均衡2024年,演出市场延续下沉趋势,交通便利的优势使得演出项目辐射力增强,中心城市周边的三、四线城市演出市场取得长足发展。大型演出平均跨城观演率仍保持在60%以上,除演出票房收入外,直接带动观众综合消费超过2000亿元。

行业协同创新催生更多产业联动,促消费作用凸显2024年,全国小剧场、演艺新空间演出首次突破20万场,与2023年同比增长13.21%,占演出总场次的45%。演艺新空间被更多需要用内容形成文化氛围和消费场景的城市空间、商业地产、购物中心等看重,成为盘活城市空间,推进城市更新的优先选择之一。演出企业“破圈”的同时,越来越多的跨领域企业“入圈”,演出成为各类品牌撬动年轻人群体的关键之一。

新技术、新媒介托举,演出产品形态创新富有成效线上演播、虚拟演出等业态持续扩容,2024年协会重点监测的4家网络平台在线演出项目达到了4061个,线上演出场次8779场,总观看人数超过67亿人次。虚拟偶像演出、AI交互技术应用成为新增长点。演出正从传统的镜框式舞台转向全域覆盖的体验场域。

图片

2024年,深圳原创舞剧《咏春》“破圈出海”。

舞台艺术出海,拓展文化交流维度演出产品 “走出去”,推动中华文化形成更加高效且有影响力的国际传播。2024年,深圳原创舞剧《咏春》“破圈出海”,在伦敦、巴黎以及港澳地区演出28场,观众合计3.5万人次。其中,在英国连续演出9天12场,创下中国舞剧在欧洲商演时间最长、场次最多纪录。12场商演平均上座率达80%,在巴黎会议宫连续上演4场,平均上座率超90%,实现口碑票房双丰收。国内文艺表演团体积极与海外知名文化机构、艺术团体开展深度合作,共同举办文化节、艺术展览、文艺演出等。利用线上平台,开展跨国界的文化交流研讨,邀请海外学者、艺术家参与思想碰撞,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价值,拓展文化“出海”的交流维度。

大型演唱会

票房表现突出

跨年龄层渗透加速

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与灯塔专业版共同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大型演唱会票房已突破260亿,观演人次超过2900万,成为演出市场票房成绩最为突出的品类。

从供给上看,2024年大型演唱会中巡演项目占绝对多数,达到79.7%。不仅有周杰伦、薛之谦、张杰等头部艺人延续2023年的巡演计划,也有凤凰传奇、刀郎、许嵩等艺人启动巡演,带来现象级的音乐热潮。

从体量上看,2024年5000人以上的大型演唱会依然延续规模大、场次多的发展态势。大演报告显示,万人以上演唱会场次同比增长84.4%,单场票房3000万以上的头部大型演唱会占全部大型演唱会场次的11.8%,同比2023年增长3.4%。

图片

从地域分布上看,大型演唱会开始向二线城市集中,二线城市大型演唱会场次和票房较2023年出现大幅提升,占比均达到了60%以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川渝地区稳定保持着大型演唱会核心票仓的地位,合计票房占比达63.5%,其中,长三角地区消费最为活跃,票房占比达到了全国大型演唱会总票房31.4%。

从用户年龄分布上看,大型演唱会市场跨年龄层渗透加速,开始向青少年和银发群体“破圈”。报告显示,在大型演唱会的购票观众中,35岁及以上的人群占比达21.6%,同比增长2%;同时,青少年群体占比升高,达到3.6%。此外随着越来越多的国民歌手开启演唱会,年长观众也开始走进演唱会现场,在2024刀郎巡回演唱会中,50岁及以上观众占比达44.5%,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从性别上看,女性观众依然是大型演唱会的消费主力,占比达66.1%。

从消费频次上看,大型演唱会依然是当下文娱用户的“心头好”,年内观演2次大型演唱会的观众占比达16%,同比增长2.8%,观演3次及以上的占比达9.2%,同比增长2.2%。同时,超50%的用户选择了结伴观演,双人观演率居音乐演出之首。

与此同时,跨城观演仍然是演唱会用户的主流消费形式。报告显示,2024年大型演唱会跨城观演比例为64.2%,其中,二线城市演出中的跨省观演用户占比最高,达到44.2%,四线城市演出省内跨城观演比例最高,达到48.5%。

音乐节

数量同比下降40.5%

票房向头部项目集中

音乐节方面,报告指出,2024年国内主要音乐节IP数量在71个左右,同比上年下降40.5%。显然,除阵容、创意外,能否提供稀缺资源、创造差异化服务正在成为大型音乐节追赶的新竞争优势。

图片

报告显示,2024年5000人以上的大型音乐节票房近24亿元,观演人次突破581万。区别于演唱会的长周期运营,大型音乐节演出更多集中在五一假期和十一假期,2024年五一档和十一档的演出场次分别超过了60场和40场,成为全年的票房高点。

从地域发展上看,2024年大型音乐节开始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扩散,呈现多点开花态势。2024年三四线城市大型音乐节演出场次占比达34.9%,同比增长2.7%;票房占比达29.1%,同比增3.8%;其中,安徽、福建、湖南等省份大型音乐节票房增长显著。

同时,与大型演唱会类似,大型音乐节也出现了票房向头部项目集中的显著趋势。报告显示,1000万票房以上的音乐节在全部大型音乐节项目中的占比从22.5%提升到了34.0%;2-3万人演出规模的场次占比也从2023年的3.5%提升到2024年的12%,3万人以上场次占比从1.1%提升到2.3%。

从用户消费特征上看,大型音乐节观众相对更年轻,18岁-24岁观众占比达36.2%,高于大型演唱会同年龄段25.8%的占比;从性别上看,女性观众也是大型音乐节的消费主力,占比高达67.1%。

数据来源: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灯塔专业版、央视新闻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