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塌不下来”,在不久前国新办举行的经济数据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如是形容中国外贸的韧性。
这背后,是中国主要的外贸省市稳住了外贸大盘。据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山东、福建这7大省市合计进出口7.78万亿元,持续增长趋势,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四分之三,起到了挑大梁的作用。
作为外贸第一大省,广东于4月17日交出一季度进出口“成绩单”——广东外贸进出口2.14万亿元,较去年同期(下同)增长4.2%,增速高于全国2.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34万亿元,增长1.4%;进口7981.5亿元,增长9.3%。广东外贸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实现良好开局(详情可见)。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季度,在美国政府滥施关税的干扰和冲击下,中美双边贸易仍保持增长。其中,广东对美国进出口同比增长3%。有专家分析认为,这说明了广东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适应能力和供应链弹性,能够在变局中主动寻找突破口。
广州白云机场海关关员对进出口货物进行机边监管。唐希贤 摄
政策支持与市场机遇双重驱动
助力外商投资增速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发布数据显示,广东进出口在1月份下降3.7%的情况下,2、3月份迅速扭负转正,分别增长3.1%、14%,一季度进出口、出口、进口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韩永辉分析认为,广东外贸实现开门红,离不开基础和政策因素的双重作用。广东外贸产业基础雄厚、企业韧性强。无论是机电产品、新能源设备的出口,还是民营企业在外贸中的活跃表现,都体现出广东制造在高附加值产品上的竞争优势。
江门海关所属鹤山海关关员到印刷电路板企业进行调研。黄峥 摄
从进出口数据来看,广东民营企业活力不断增强,外商投资企业增速最快。一季度,广东民营企业进出口1.36万亿元,增长4.8%,占广东进出口总值的63.4%,较去年同期提升0.4个百分点。同期,外商投资企业发展向好,进出口6770.3亿元,增长5.3%。
人潮汹涌的第137届广交会中也印证了这股活力。4月15日展会开幕首日,线下参会的采购商超6.4万人,创历史同期新高。
“政策支持与市场机遇的双重驱动,正在给予企业更大的信心。”广州市社科院国际商贸研究所研究员揭昊表示,广东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有利于外商投资企业贴近市场需求。同时,完善的产业链条使得企业能够在当地实现高效生产协作,降低生产成本。此外,广东的贸易和投资环境开放便利,与国际市场接轨紧密,为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当前,中国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全面取消,正助力外资企业在中国展现优势。在广东,为支持外贸企业降本增效,广东省内海关创新保税监管理念、制度和方式,推进与现代大型保税加贸企业实际生产经营相适应的“保税+ERP”监管模式改革,提升监管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据介绍,“保税+ERP”监管模式是指海关对接抓取企业 ERP 系统(企业生产管理系统)与进出口活动有关的生产数据接入海关大数据池,实现企业生产经营数据和海关业务数据交叉印证,通过数据共享精简保税监管程序性手续,实施顺势监管。目前,“保税+ERP”场景已在广东省内深圳、拱北和汕头等海关复制推广,全国已对接比亚迪、联想、宁德时代等175家企业,2024年进出口1.34万亿元。
国际市场趋于多元
广东对前五大贸易伙伴均实现正增长
近期,美国政府宣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贸易伙伴滥施关税,导致全球商品贸易量萎缩。尽管国际贸易局势变幻不定,但中国外贸仍显现出自身韧性。从全国来看,今年一季度,中美双边贸易仍保持增长,进出口规模1.11万亿元,同比增长4%。与此同时,外贸大省积极扩展国际市场,对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实现增长,对其中89个国家和地区的增速好于整体水平。
这与我国近年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构建贸易多元化格局不无关系。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我国已与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贸易伙伴。今年一季度,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同比增长7.2%,货物进出口额占全部进出口额比重超过50%。多元化市场格局正在形成,这也意味着中国对某一个国家单一出口市场的依存度在下降。比如,在2018年,我国对美国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是19.2%,去年已经下降到14.7%。
国际市场的多元化在广东外贸数据中也有所体现。一季度,东盟继续保持广东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广东对其进出口3494.3亿元,增长6.9%。同期,对中国香港、欧盟、美国、中国台湾等其它前五大贸易伙伴进出口分别增长6.8%、6.9%、3%、36.3%。此外,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增长3.3%。
揭昊认为,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贸易环境趋于恶化的情况下,一季度广东对美国进出口同比增长3%,体现了中美贸易的强互补性和广东外贸的强大韧性。从需求角度看,广东产品在质量和价格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能够精准满足美国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从企业应对角度看,广东企业积极调整市场策略,优化产品结构,降低生产成本,有效提高了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此外,广东企业积极拓展新兴市场,与东盟、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等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揭昊表示,这些新兴市场成为广东外贸的新增长点,有助于降低对欧美市场的依赖,增强外贸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广东如何应对未来可能加剧的外部压力?韩永辉从三个方面给出建议:其一,加快推动出口产品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发展,降低对单一市场和低端产品的依赖;其二,支持企业主动布局更多元的海外市场,比如中东、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其三,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平台,加强与RCEP成员国的经贸合作,挖掘区域内政策红利,增强抗风险能力。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李竹
图片由海关总署广东分署提供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特朗普“关税大棒”挥向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