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37届广交会展馆机器人服务专区门前,日行万步的俄罗斯采购商Rumil骑着电动行李箱,手指在翻译机上快速滑动,累并快乐地说道,“我一定会再来这里(广交会)很多次!”
4月19日,第137届广交会第一期落下帷幕,南都·湾财社记者从广交会官方获悉,已有来自全球216个国家和地区的148585名境外采购商到会,较第135届同期增长20.2%。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这场全球规模最大的贸易盛会再次成为观察中国智造转型升级的窗口。参展企业以技术创新、市场多元化、产业链协同为核心策略,展现出中国智造的“韧性生长”逻辑。
结合海外消费习惯,进行本土化创新
本届广交会新设的服务机器人专区,成为中国智造起飞的缩影。现场,科大讯飞双屏翻译机,凭借85种语言支持与口音适配功能,特别受到母语非英语的境外采购商青睐,工作人员介绍,这几天忙得像陀螺,“有客商买了马上拿着它在展馆内用于洽谈”,展期前4天,光样品零售额已经超80万元。
一旁,上海傲意科技的智能仿生手进化至第三代,产品重量减轻30%,内置27种实用手势。员工吴正安是一名截肢用户,现场向记者演示了仿生手如何抓握物品。附近广州凌度智能的展位,橙色显眼外观的高空平面幕墙清洗机器人,正在擦洗玻璃。这台机器人以67kg轻量化设计与污水循环系统,将单机日作业效率提升至2000平方米,填补商用市场空白,副总经理黄健欣然道,目前展位接待客户超万人次,已有来自卡塔尔、沙特阿拉伯等的采购商达成了意向订单,相约到工厂探访。
传统制造业亦不甘落后。厨房小家电品牌美之扣的展台更像“全球厨房博览会”:印度油炸筛、利比亚灌肠机、印尼椰浆提取器并列陈列,产品深度适配各国厨房生态。
在本届广交会行业论坛上,深圳前海蜜桔科技游侠公司创始人贾丁立认为,产品、营销与运营都本土化,是企业出海打响品牌的核心,“海外本土化是企业出海的必修课。”
现场,斯里兰卡采购商Ranjith Laksiri接连感叹道,中国公司有很多新的发展,特别是产品设计方面。“中国市场现在确实发展得非常好,中国在生产能力、创新、技术等方面都超越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中国的发展速度真的很快。”
从“欧美依赖”到“一带一路”深耕
“欧美客户数量减少,但中亚、中东的采购商填补了空缺。”4月17日下午,广东广荣实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指着展位前络绎不绝的客商,向南都湾财社记者说道,这家中山电烤箱制造商自2010年起连续参展,工作人员欣喜道,今年意向订单及诚意金不错。
无独有偶,厨房小家电品牌美之扣的董事长陈乃华观察发现,当前“中亚、俄罗斯客商数量远超往届,甚至出现朝鲜采购商”。为适应差异需求,企业开发出印度油炸器具、利比亚小型灌肠机等定制化产品。“尽管美国市场订单暂时受挫,欧洲、日韩及中东需求稳定,非洲新兴市场的样品请求量激增,加纳、尼日利亚客户主动索样,反映发展中国家消费升级”。陈乃华认为。
数据佐证了这一转向。国家统计局的最新发布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额5.26万亿元,同比增长2.2%,规模再创历史同期新高,占我国外贸比重达到51.1%。一系列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项目,接地气、惠民生,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生根发芽,带动相关产品贸易往来。
对于新兴市场的出海机遇,山西嘉世达机器人国际市场负责人Joyce总结道:“新兴市场对性价比与技术创新的双重诉求,倒逼企业必须更精准定位。”
亿邦智库首席分析师武天翔介绍,东南亚、拉美 中东和非洲四个新兴市场平均人口超过8亿,互联网渗透率平均为65%,是跨境电商助力品牌出海典型的蓝海市场。
他表示,其中东南亚和拉美地区消费者活跃于社交网络,商家可通过短视频直播方式触达;东南亚和非洲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较高,更倾向购买高性价比产品,而中东消费者则追求品质,客单价较高。
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供应链是护城河
当美国发起全球关税战的同时,全球客商用他们的行动表达了态度。
据广交会官方披露,截至4月19日傍晚,已有来自全球216个国家和地区的148585名境外采购商到会,较第135届同期增长20.2%。
“关税战下,我们看到了其实是美国为了确保制造业回流,而强行推动的一种关税政策。美国强势的产业如汽车工业等,各种部件、零件实际上都是由中国生产制造的。所以我认为美国会很担心美元贬值,担心中国会成长起来。我可以看到中国现在正在确切地发展起来,甚至在某些领域超越美国。”斯里兰卡采购商Ranjith Laksiri坚定道,他所在的商团,希望借广交会进一步扩大中国与斯里兰卡之间的贸易往来。
面对贸易壁垒,嘉世达展位负责人Joyce坦言“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愈发重要,“部分老客户因终端价格翻倍而暂缓订单,但我们正通过拓展其他国家区域的方法应对。”
业内人士认为,稳定的供应链是护城河。SGS中国区副总裁辛斌表示,“地缘政治冲突加速了全球供应链重构进程,这不仅是关税问题,更涉及供应链的全球化重新布局。”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557家,已培育形成300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已累计培育421个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成万余个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
其中,在本届广交会上,“新三样”、数字技术、智能制造相关题材展位规模近8900个,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等称号的企业超过9700家,比上届增长20%。
“大家都要做生意,不可能因贸易战停滞。”Joyce的乐观,折射中国外贸人的务实精神。从家电到机器人,从“价格战”到“价值战”,中国企业正以技术深耕与市场敏捷性,重塑全球贸易格局。广交会作为“中国制造”的晴雨表,再次证明:韧性,才是穿越周期的终极答案。
策划:王莹
统筹:马建忠 陈养凯
执行统筹:黄驰波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黄驰波 邱康正 王蕾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