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中哪些物种是珍稀“大熊猫”?这个展览话你知!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5-04-21 17:16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中国以“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为主题,呼吁珍爱地球,探寻共生之道。即日至4月27日,地球中的 “大熊猫系列” 展览在宜家家居(番禺店)举行,展出一系列低碳公共艺术作品。

图片

展览现场

展览由广州美术学院教授陈鸿雁总体设计,其研究生团队参与制作。该展以大熊猫为起点,聚焦地球各领域的 “大熊猫”:哺乳类的远东豹、海洋哺乳类的虎鲸、植物类的华盖木、鸟类的勺嘴鹬等,它们都是旗舰物种,诉说着生物多样性和地球环境保护的严峻挑战。

对于展览初衷,陈鸿雁表示,我持续关注环境问题及国家的低碳历程。而且我在低碳设计领域进行研究和创作10多年,从家具用品到空间设计都是该领域回应。地球上哪些物种急需我们关注,并具有珍稀性和生态旗舰,它们就是地球各类物种中的“大熊猫”。对它们的关注和保护,其实也是在保护我们人类自身的未来。

图片

《远东豹(猫科动物中的 “大熊猫”)》

《远东豹(猫科动物中的 “大熊猫”)》利用自粘挂钩做架构,搭配手工缠绕的彩色麻绳,生动展现出远东豹充满力量感的 身姿。其中,可降解麻绳寓意其栖息地因人类活动正加速消失。以“80%远东豹身体+20%人 类肢体”震撼且直观的艺术融合方式,控诉过度开发、非法捕猎或环境污染,打破了远东豹原本的生存空间与生态平衡。当人类破坏了像远东豹栖息地这样的生态环境时,实际上也是在破坏人类自身赖以生存的根基。

据了解,远东豹是全球濒危程度最高的大型猫科动物,现存远东豹野生种群不足 100 只,仅零星分布于中俄边境的针叶林带。

作品《虎鲸(海洋中的大熊猫)》用防撞角来表达主题,借由 “虎鲸身体 + 人类肢体” 极具张力的异化形式,揭示虎鲸严峻的保护态势,促使人们反思:保护行动,究竟是对生命存续价值的尊崇,抑或是人类在为过往破坏行径寻求心灵救赎?

据了解,截至 2023 年,全球虎鲸的估计数量约为 50,000 只,但这一数字因种群和地区差异较大。南方定居型虎鲸:仅剩约 73 只(2023 年数据)。

图片

作品《华盖木、喀斯特报春苣苔(植物界的大熊猫)》

作品《华盖木、喀斯特报春苣苔(植物界的大熊猫)》以艺术拼接打破现实禁锢,让濒危物种于作品中 “百花齐放”。理想之美与残酷现实的强烈反差,直抵人心。

陈鸿雁谈到,濒危植物如生态平衡的 “晴雨表”,意义非凡。像仅余 52 株的华盖木,生存堪忧; 报春苣苔栖息地亦在锐减。守护它们,便是捍卫自然基因宝库,维系我们生存的根基。

采写:南都记者许晓蕾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