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下午,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暨第10个深圳未成年人读书日到来之际,由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深圳市文艺家协会服务中心、深圳市文联机关党委、深圳市文艺志愿者协会、深圳市学生文联承办,深圳市文艺名家驻校计划走进南山实验教育集团麒麟第二中学,活动邀请深圳市学生文联秘书长、科学阅读推广大使、“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联合发起人谢晨为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科幻文学的使命》的精彩讲座。本次活动以科幻文学为载体,融合科学精神与人文思考,为青少年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世界的想象之窗。
讲座伊始,现场播放了欧阳子毅专访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星际穿越》科学顾问基普·索恩的视频,以及少年科幻作家吕珈瑶在世界科幻大会的发言片段。科学巨匠与青春写作者的“隔空对话”,瞬间点燃了在场同学们的热情。谢晨以此为引,表示“科幻的伟大贡献在于激励人们关注科学”,并分享了深圳校园中涌现的“科文融合”写作新风潮——青少年们正以笔为媒,探索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前沿命题。
接着,谢晨带领师生们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科幻文学之旅。从硬科幻到软科幻,从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到刘慈欣的《三体》,他用生动翔实的科幻作品,梳理着科幻文学的前世今生。同时,他带领师生们了解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中国科幻正以独特的文化视角参与全球未来议题的构建,绽放自己的光芒。
针对青少年科幻创作,谢晨详细阐释了中国科幻创作的六个价值尺度——科学之核:基于自然科学基本原理;人文之核:讲好科幻中国故事,弘扬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想象之核:想象宇宙和人类未来的无限可能;逻辑自洽:自圆其说;鲜明的人设识别度:塑造科幻形象;电影大片一样烧脑的科幻故事:具有电影改编的元素。此外,他还详细解析了科幻文学创作的三个基础要素:科学元素、现实坐标和世界秩序,为同学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科幻创作指导。
讲座尾声,谢晨向同学们发出深情号召:在座的青少年们不仅是科幻的读者,更应该是未来的书写者。愿每位同学成为新时代的麒麟少年,既拥有科学家的严谨思维,又葆有人文思考的浪漫情怀,用青少年蓬勃的想象力照亮未来无限的可能性。
科幻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预测未来,而是通过激发想象力和探讨人类面临的挑战来影响和塑造现实。当孩子们开始思考“人类将去向何方”,便已迈出了改变未来的第一步。科幻不仅是天马行空的想象,更是照亮未来的火种。相信本次科幻文学讲座,一定会在同学们心中播下科学与创新的种子,激励他们以好奇心探索未知,用创造力书写属于下一代的中国科幻新篇章。未来,麒麟第二中学也将持续开展更多科创与科普科幻活动,为培养未来人才搭建更广阔的舞台。
采写:南都记者 周正阳 通讯员 刘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