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生态住户”名单出炉!新邻居是白鹭松鼠中华白海豚……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转载2025-04-22 18:23

广州市民请注意,最新“生态住户名单”出炉:白海豚住海景房、松鼠住树顶loft、候鸟下楼便是自助餐厅……这其实是广州写给地球的“生态情诗”。

从湿地到森林,从河流到城市,广州的生态修复让每个生命都有了栖息的港湾,当城市的钢筋水泥与自然生灵和谐共处,当候鸟的迁徙路线与都市的天际线重叠,广州正以一场无声的“生态魔法秀”,向世界证明:城市,也可以是动物的乌托邦。

图片

每一只鸟都是自然的信使。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公众号资料图

正值4月22日世界地球日之际,让我们化身“动物观察员”,跟着它们的视角,看看广州如何用生态魔法,将城市变成动物们的“五星级家园”。

世界地球日的由来

世界地球日活动起源于美国。1970年4月22日,美国首次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地球日”活动。这标志着美国环保运动的崛起,同时促使美国政府采取了一些治理环境污染的措施。作为人类现代环保运动的开端,“地球日”活动推动了多个国家环境法规的建立。

1990年4月22日,全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在各地举行了多种多样的宣传活动,主题是如何改善全球整体环境。这项活动得到了联合国的首肯,其后,每年的4月22日被确定为“世界地球日”。

世界地球日活动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每年4月22日都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

每年的世界地球日没有国际统一的特定主题,它的总主题始终是“只有一个地球”。

南沙湿地——鹭鸟的“候鸟VIP套房”

以前找吃的要飞10公里,现在下楼就是自助餐厅——一只白额雁的凡尔赛发言。

图片

白额雁。南沙湿地公众号资料图

曾经被围垦的滩涂,如今变身“国际候鸟机场”!南沙湿地通过退耕还湿、红树林修复,为全球候鸟打造“中转休息站”。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3月,作为全球重要的候鸟迁徙中转站和越冬歇息地,“候鸟天堂”南沙湿地又热闹起来,有近千只不同品种的白鹭以及黑脸琵鹭、灰雁等多种珍稀鸟类跨越上千公里纷纷南迁至此“歇歇脚”。

图片

候鸟的集体狂欢。南沙湿地公众号资料图

为了迎接从北方远道而来的老朋友,南沙湿地特意打造了“三室一厅”五星级驿站迎接它们的到来。

“三室一厅”是什么?三室指的是红树林、芦苇荡、荷花池,红树林是小鸟们的“卧室”,芦苇荡、荷花池是休憩玩耍的地方。一厅指的是近1100亩的浅滩区(鸟类觅食区)是候鸟的“海鲜自助餐厅”。

图片

鸟类觅食区。广州林长公众号资料图

据华南研究所的统计,广州南沙湿地监测发现鸟类185种,综合历年调查数据以及文献记载,南沙湿地总共记录到鸟类200余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4种——白尾海雕、黑脸琵鹭、东方白鹳、黑鹳。

图片

黑脸琵鹭。南沙湿地公众号资料图

图片

勺嘴鹬。南沙湿地公众号资料图

打卡TIPS:

滩涂堤坝配备“隐身模式”观鸟屋,记得穿大地色系,和候鸟玩“伪装者”游戏。

推荐线路:

1、广州地铁4号线蕉门地铁站→转南沙G1路→南沙湿地景区

2、自驾:广州华南快速→南沙港快速(南沙港方向)→十六涌钢铁基地(出口)→南沙湿地景区

最佳观赏时间:春夏是鸟类繁殖季,黑脸琵鹭、白鹭、苍鹭等珍稀鸟类在此栖息,可以在6:00-8:00或16:00-18:00邂逅“湿地精灵”。

南沙海域——中华白海豚的“快乐打卡点”

以前发动机轰鸣像水下重金属,现在连探测仪都改放海洋白噪音了——一只中华白海豚的“凡尔赛电台”。

240x240_6807024395ce6.gif

以中华白海豚为原型的十五运会吉祥物喜洋洋。全运广州公众号资料图

240x240_68070243a3727.gif

以中华白海豚为原型的十五运会吉祥物乐融融。全运广州公众号资料图

惊!在南沙蔚蓝的海域下,被誉为十五运的粤港澳三地“吉祥宝”的中华白海豚正跳起“生态圆舞曲”!中华白海豚素有“海上大熊猫”之称,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栖息于亚热带温暖海域,对生活水质要求较高。相关领域内专家表示,在南沙水域能够发现它们的身影,代表着南沙水域水质获“认可”。

图片

中华白海豚跃出水面。新周刊资料图

近年来,南沙区坚持以河湖长制为重要抓手,高标准推进治水工作。目前,蕉门、洪奇沥、虎门和官坦的国、省考断面平均水质达到年度考核标准,全区河道、河涌水质持续稳定。

图片

中华白海豚。央视网资料图

打卡TIPS:

清晨6-8点或傍晚5-7点,白海豚活跃度MAX,自带“朝霞滤镜”和“日落追光”!无人机拍摄保持50米以上距离,否则可能被海豚当成“外星间谍UFO”!

推荐线路:

近年来,港珠澳大桥九洲桥、江海桥附近海域频繁看见中华白海豚。如果你也想要偶遇中华白海豚,可以来“港珠澳大桥游”,与这群“可爱精灵”来一场完美邂逅!

如果想要近距离观看中华白海豚,了解“海上大熊猫”相关知识,还可以选择来淇澳岛中华白海豚科普馆和中华白海豚科普园深入了解这群“小可爱”。

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普宣教基地(白海豚馆)位于珠海市淇澳岛关帝湾,广州市民可以选择高铁或者自驾前往。

展馆开放时间:

开放时间10:00—12:00,14:00—17:30(逢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


流花湖公园——松鼠的“都市会客厅”

以前偷颗松果要躲保安,现在人类主动给我们交“坚果税”——一只赤腹松鼠的凡尔赛日记。

图片

可爱的赤腹松鼠。广州市流花湖公园公众号资料图

图片

矫健灵动的样子十分活泼可爱。广州市流花湖公园公众号资料图

2012年,流花湖公园根据广州市实施的“野生动物进城”计划,引进了一些野生动物,其中包括了野生松鼠,如今游客常在园内见到松鼠活泼觅食的身影,尤其是落羽杉林、蒲翠洲等地方。在越秀区闹市中央,流花湖公园用“生态微更新”悄悄为松鼠打造了CBD里的秘密花园。

图片

流花湖公园里的赤腹松鼠。广州市流花湖公园公众号资料图

图片

赤腹松鼠穿梭跳跃在枝头。广州市流花湖公园公众号资料图

流花湖公园通过生态治理,拓宽沿湖道路、沿岸增设雨水花园,优化公园生态和游憩空间格局,开展生物多样性提升工作,对松鼠的生活环境进行“五星级改造”。

打卡TIPS:

在流花湖公园上演一场伪装术,戴顶毛绒帽+揣包瓜子,分分钟被松鼠当成“远方表亲”!清晨蹲守湖心岛,逆光拍摄松鼠“凌空飞渡”分分钟拿下摄影奖!

推荐线路:

广州路花湖公园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流花路100号,可以乘坐广州地铁8号线到达彩虹桥站抵达。

从流花湖公园南门进园,一路都有机会遇到,其中在蒲林广场附近的小卖铺或者洗手间旁的矮树上能比较近距离地观赏。

华南植物园——萤火虫的“星光大道”

我们的星光派对越来越热闹啦!我的尾灯是夜场C位——一只萤火虫的深夜电台。

图片

天上流星,地下流萤。i广州资料图

夜幕降临,珠江畔的摩天大楼次第亮起,而在广州的隐秘角落,另一场“灯光秀”正悄然上演。

“萤火虫从不说谎,它们只在生态环境好的地方安居。”萤火虫爱好者们都知道,这群挑剔的“暗夜小精灵”有着自己的脾气,是免费的环保监测员。

图片

i广州资料图

小时候满天飞的萤火虫,一度在城市中难觅踪迹,成为都市人的乡愁。早在十多年前,广州南湖就开辟出萤火虫公园,尝试请萤火虫保育专家让萤火虫回归都市。十多载的努力,广州“流萤漫舞,熠熠生辉”的萤火虫欣赏点越来越多。例如,在华南国家植物园,萤火虫从清明前后开始零星出现,广州雨水渐消,植物园就变身“萤火虫之森”;在广州帽峰山森林公园,随着夏日来临,山间溪涧纵横,潺潺溪流之上,几乎全年都可以观察到萤火虫飞舞,星星点点;在广州白云山,有萤火虫夜观特别活动,孩子们齐聚白云山感受萤火精灵的璀璨星河,了解它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打卡TIPS:

关闭手机闪光灯,用瞳孔记录这场“生物灯光秀”。

推荐线路:乘坐地铁6号线直达植物园站,A出口出站后仅需步行5分钟即可到达。

观赏时间:华南国家植物园的萤火虫从清明前后开始零星出现,高峰期在5月-6月,比较集中的区域在分类区(苏铁园门前草地),每天晚上19:30至20:30是最佳观赏时间。

从候鸟的“五星级驿站”到中华白海豚的蔚蓝舞台,从松鼠的都市会客厅到萤火虫的“星光大道”,广州用行动书写了一封献给地球的“情书”,而这封信的落笔处,正等待更多人的名字。

关闭一盏不必要的灯,参与一次湿地清洁,或是静静守护一只萤火虫的微光。每个人的微小行动,都是对这颗蓝色星球的深情回应,这个世界地球日,让我们和动物邻居击掌为盟,共同守护这颗独一无二的蓝色星球。


来源: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