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女子突发急性肾衰竭,一度危及生命!珠海医生紧急救治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珠海
原创2025-04-22 17:30
图片

南都讯 急性肾损伤是临床常见急危重症之一,因起病隐匿,进展迅速,具有高死亡率的特点,早期识别、及时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记者近日从珠海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获悉,该院肾内科成功救治了一名从澳门转诊的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患者已顺利出院。  

病例介绍

患者突发腹泻、发烧等症状

出现急性肾衰竭、多器官功能损伤

据介绍,患者为一位40岁的澳门女性,近期突发腹泻、发烧,自行用药及遵医嘱治疗均效果不佳;4天后出现了尿量减少、胸闷气喘(躺下加重,夜间无法平卧)。

在当地医院急诊检查发现,患者肺淤血、多项指标异常,其中血肌酐高达717umol/L,确诊为急性肾衰竭、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严重贫血、低白蛋白血症,在澳门接受了血液透析等治疗。

随后,患者家属经多方咨询,将患者转诊到中山五院肾内科进一步治疗。接到转诊需求后,医院迅速启动危重症患者绿色通道,制定个体化抢救方案。 

中山五院肾内科主任王成介绍,患者入院时已出现急性肾衰竭以及多器官功能损伤,生命体征极不稳定。医疗团队立即为其行血液透析治疗以替代肾脏功能,同时通过血浆置换技术快速清除体内炎症因子及致病抗体,稳定内环境。

经过一周的紧急救治,患者肾功能逐步恢复。为进一步明确病因,在患者病情平稳后,肾内科团队行超声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术,病理结果显示,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血管炎等免疫因素参与。基于精准诊断,团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联合激素抗炎及阶段性血浆置换治疗,患者的肾功能持续改善,最终脱离透析,顺利出院。 

王成表示,该类急性肾衰竭合并多器官衰竭的患者救治难度极高,需在抗感染、免疫调节与器官支持间找到精准平衡点。依托血液净化中心的全链条技术(如CRRT、血浆置换、双重滤过等)和病理诊断平台,科室实现了从抢救到病因溯源的全程闭环管理,这也是患者转危为安的关键。

专家提醒

急性肾损伤起病急、危害大

市民要避免滥用药物、保持健康习惯

什么是急性肾损伤?据介绍,急性肾损伤(AKI)是指肾功能在数小时至数天内急剧下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血肌酐升高、尿量减少或电解质紊乱,是威胁生命的急症之一,如不及时干预,可能进展为慢性肾衰竭,需长期血液透析。

市民应当如何预防急性肾损伤?据悉,老年人、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慢性肾病患者,以及长期服用止痛药、抗生素、化疗药物者,属于高危人群,需定期监测。

市民应当避免肾损伤行为,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部分抗生素(庆大霉素)、造影剂等肾毒性药物时,需遵医嘱使用;发热、腹泻、大量出汗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严格管理血糖、血压,定期复查肾功能。

当出现预警症状,如尿量持续减少、尿液颜色加深(茶色或血尿)、突发水肿或呼吸困难等时,市民应当立即就医。

王成提醒广大市民,急性肾损伤起病隐匿、进展迅速,及时诊断和治疗是逆转病情的关键。随着血液净化技术、免疫疗法等进步,多数患者的肾功能能完全恢复。日常生活中,市民要避免滥用药物、保持健康习惯,守护肾脏健康。


“珠海大健事” 栏目出品

统筹:南都记者 王靖豪

课题组成员:张景淞 曾奎达 韦锐佳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