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至5月4日期间,2025广州南沙国际网球挑战赛将在南沙国际网球中心举行,这是南沙连续第三年迎来ATP挑战赛的举办,届时将有超过65名世界级球员参赛。
今年以来,南沙网球热度有增无减。新年伊始,ITF国际青少年网球巡回赛(J60)、全国青少年网球积分排名赛暨中国青少年网球巡回赛在南沙顺利落下帷幕;广州市第十九届青少年运动会网球比赛上,主场作战的南沙队表现优异,金牌数、奖牌数均位列第一名,奖牌总数和团体总分均创历史新高。在今年下半年,2025年第十五届全运会(以下简称“全运会”)网球群众组赛事将在南沙正式举办。此外,南沙区还将继续申办WTA广州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
一系列国内外重磅赛事落户南沙并非偶然。近年来,南沙区立足打造网球特色强区,湾区体育运动新高地,积极探索培育体育发展新动能:通过承办国内外顶级赛事,构建起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协同发展的创新范式,推进“三大球”振兴计划;依托南沙国际网球中心,逐渐建立起了从青少年到成人,从业余到职业的完整赛事体系。以体育为纽带,助力大湾区文旅体产业融合发展。
南沙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南沙区在文旅体产业发展方面取得初步成效,网球这项运动已刻进南沙的DNA里,随着全运会的到来,南沙也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提升网球等体育产业配套,以更加贴心的服务,更加良好的竞赛环境为粤港澳大湾区文旅体事业高质量发展增添活力。
夜色中的南沙国际网球中心。
月月有大赛、每周有赛事
一年承办29项国际国内赛事
过去的一年,南沙区承办了ATP、WTA和ITF旗下赛事等29项网球国际国内赛事,实现了三大国际网球组织赛事“全满贯”。
南沙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引进国际化体育赛事是贯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南沙方案》的重要举措。通过赛事平台集聚人气,带动文、商、旅、体产业联动发展,进一步构建南沙国际交往新平台,为区域建设注入活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也为南沙区塑造“国际体育名城”形象提供了契机。
2024年WTA现场座无虚席。
为进一步办好国际赛事,南沙区在硬件配套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下功夫。就在不久前,历经数月升级改造的南沙体育馆已全面完工并通过验收,以更绿色、更智慧的新面貌亮相。南沙国际网球中心则在原有18片网球场基础上新增6片室外硬地球场和3片室内硬地场,扩建完成后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内标准球场最多的网球中心。值得一提的是,中心还拥有4片风雨红土场、2片室外红土场,是大湾区数量最多、标准最高的红土赛场。
广州南泰文化体育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泰文体”)相关负责人介绍,不同于一般的场地,红土场需要使用专用的红色黏土,并配备专人进行打理维护,在国内属于稀有的网球资源。现阶段还在谋划建设南沙国际网球基地,持续升级场馆配套设施,确保赛事硬件达到国际标准,为高水平竞技提供优质保障。
南沙国际网球中心拥有大湾区数量最多、标准最高的红土赛场。
作为广州市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南沙自2005年设区以来,人口从不足30万增长至如今管理人口超120万,城市能级持续跃升,体育和文旅消费需求快速释放。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南沙区政府积极响应“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将网球运动作为突破口,推动体育强区建设。
据了解,南沙国际网球中心采取PPP项目建设模式,由企业出资建设并市场化运作,政府在政策、资源等方面全力支持,充分激发企业活力,成为政企协同、资源整合、高效运营的典范。2023年南沙区首次引进ATP、WTA等国内外重磅赛事,并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仅2024年,南沙国际网球中心共举办29项赛事,包括4项国际赛事,3项全国性赛事等,形成以国际赛事为引领,全国及粤港澳大湾区品牌赛事为主力,以其他赛事为补充,做到月月有大赛、每周有赛事。
张帅(左一)在广网的第二个双打冠军,也是她第四次捧起广网冠军奖杯。
从职业比赛到全民运动
硬件配套与人才培养双管齐下
据艾媒咨询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网球运动人数达到2381万,较2023年增长10.2%,预计在2029年突破3000万;2024年中国网球运动市场规模将达到367.5亿元,较2023年增长14.4%,预计2029年可达624.9亿元。
在南沙区内,网球运动人口也呈现迅速增长的趋势,青训、网球产业水平逐步提高。南沙国际网球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各项赛事也在市民群众中刮起了“网球热”“体育热”旋风,让网球运动逐渐从专业赛事走向全民普及。
在南沙,网球等体育运动的推广已逐步覆盖不同年龄层,网球培训形式也逐步多样化。
记者观察发现,近年来,南沙区在竞技体育层面不遗余力,科学布局网点学校和训练基地项目,在兼顾新兴和传统项目发展的同时,确保训练项目与学校特色相结合,提高了训练效率和质量。创新推行“无围墙”业余体校管理模式,促进竞技体育改革发展。首批设立30个训练基地网点学校和7个项目训练基地,与广东省二沙体育训练中心共建省级高水平网球队,与横沥镇区楚良足球青训基地共建足球青训队伍,与篮球协会、羽毛球协会、乒乓球协会联动,与镇街政府、学校、社区合作,覆盖广泛的选拔网络,在镇街定期组织选拔赛发掘有潜力的体育苗子,构建起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在WTA、ATP挑战赛等国际职业赛事及全国青少年比赛等多个赛事的助推下,区内逐步建立起“高端赛事+青训孵化+群众参与+配套消费”全链条运营体系。
目前,南沙网球等体育运动的推广已逐步覆盖不同年龄层,网球培训形式也逐步多样化,通过开展网球进幼儿园、中小学,青少年启蒙班,基础班,提高班,精英班等以及各类成人网球培训,大力推广网球运动。数据显示,2024年,共有1355名学员在网球中心报名培训,较前一年的网球学员人数同比增长58.48%,参与网球运动的人口呈几何式增长,低龄网球人口大幅度增加。通过举办南沙区中小学生网球比赛等方式,在区内形成打网球、学网球的新风潮。
近年来,南沙区创新推行“无围墙”业余体校管理模式,首批设立30个训练基地网点学校和7个项目训练基地。
南沙国际网球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南沙区积极打造青训体系,加强职业培训合作,引入国际一流的欧洲职业教练团队,与前中国国家队、省队著名教练合作,组建涵盖技术、体能、康复的复合型团队,采用西班牙训练模式开展职业化培训。并成立钧泰国际网球学院,面向大湾区及全国各地的优秀青少年网球选手展开培训。在南沙区的大力支持下,打通校企合作渠道,为外地来到南沙参与培训的优秀青少年选手解决读书等问题。
正是在职业化与全民化的推动下,南沙区在近两年市青少年锦标赛成绩不断取得历史性突破。2024年,南沙区注册队员获得了全国网球冠军的有5人12人次。在2025年的广州市第十九届青少年运动会网球比赛上,南沙区共获得6金5银4铜的好成绩,金牌数、奖牌数均位列第一名,奖牌总数和团体总分均创历史新高。此外,南沙区青少年网球队还在2024年广州市青少年网球锦标赛取得 6金1银4铜,金牌数位列第一;南沙输送队员在广东省青少年网球锦标赛为广州市夺得2金4银3铜,占了广州市总奖牌数量的二分之一。
广州市第十九届青少年运动会网球比赛,南沙队共获得6金5银4铜的好成绩,金牌数、奖牌数均位列第一名,奖牌总数和团体总分均创历史新高。
奥运热潮带来的“泼天富贵”
赛事带动票房超3倍增长
2024年夏天,郑钦文获得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单金牌,让网球运动在中国着实火了起来。有数据显示,2024年7-8月,美团平台“网球”搜索量同比2023年增长超六成,其中上海、北京、深圳、成都、广州的消费者搜索网球热度最高,25到35岁之间的消费者占比超五成;同时,网球体验课、网球培训季度课包在平台热销,网球运动相关团购订单量同比增长172%。
奥运热潮下,2024年南沙的网球赛票房持续火爆,其中WTA赛事半决赛和决赛门票提前售罄,当日上座率100%,八强战上座率高达七成,总票房较2023年增长3倍有余,赛事期间共吸引超过来自全国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1.2万球迷现场观赛,总入场人次提升约50%。南泰文体相关负责人透露,票房数据反馈近年前来观赛的球迷日趋多样化,有不少是来自香港、澳门、深圳、东莞的球迷,南沙本地的购票球迷数量也呈现上升趋势。
2024年WTA比赛现场。
在2024年广网期间,赛事组委会首次推出WTA20周年吉祥物、纪念衫等系列文创产品,深受球迷追捧,带动球场内文创、餐饮等销售收入增长300%。此外,金茂万豪酒店、喜来登酒店、岭南东方酒店等周边酒店的订房率较2023年同期增长约10%,环宇城、万达广场、悠方天地等周边商业综合体人流量较平时增长了20%。
港澳人士组团打网球逛街区成常态
以体育为媒促湾区经济发展
南沙举办的一系列国际赛事,吸引了大湾区周边城市及港澳球友的关注。据统计,2024年共21批次,过千名香港网球爱好者在网球中心消费。来自香港的“鸡煲网球队”便选择南沙作为周末队友比赛、郊游的新去处。“鸡煲网球队”负责人Gloria表示,没想南沙国际网球中心场地条件这么好,还配有红土场,且周围可吃、可玩、可逛的地方非常多,打球之余也满足了队友们“北上消费”的需求。
香港的“鸡煲网球队”在南沙国际网球中心打球。
这种消费模式也逐步扩大到南沙其他片区,南沙大酒店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预定酒店网球场地港澳同胞确实呈现逐步递增的趋势。其中一类是在南沙工作生活的港澳同胞,也有一部分网球爱好者特地组队前来,例如香港上市公司港华燃气网球队便特地组队前来南沙和当地的网球队开展友谊赛活动。
港华燃气网球队和南沙的网球队在南沙大酒店网球场开展友谊赛活动。
据了解,南沙国际网球中心先后被授予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网球基地、中国香港网球总会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网球基地与澳门网球总会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网球基地,并被广州市南沙区列为粤港澳青少年交流活动总部基地五个主体基地之一,来自港澳地区的球员每年固定到南沙开展冬季训练。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网球爱好者和圈内人士的推荐,也提升了南沙国际网球中心的知名度,如今红土场也成为不少港澳人士在内地打球的首选地。
“体育+”持续发挥效应
将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
到今年1月,南沙区体育场地总面积为407.8万平方米,公共体育设施已覆盖现状居住用地的100%。除了网球,南沙区内还配有高标准的高尔夫球场等体育场馆,能够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运动需求。近年,通过持续深化南沙区男子足球联赛、男子篮球联赛、区内校际排球联赛体系,振兴“三大球”。区镇村三级联动,合力打造具有群众性、草根性、持续性的南沙区男子篮球、足球联赛,擦亮南沙特色群众体育IP品牌名片。
南沙区男子篮球联赛强势回归。
2024年广州市南沙区男子足球联赛现场。
体育赛事与商业场景的融合也成为南沙区创新消费模式的重要突破口。
自2024年以来,南沙区依托蕉门河商圈的资源,举办了多场“体育赛事进商圈”活动,进一步推动了文商旅体的深度融合。例如,首届斯诺克公开赛在南沙万达广场KK桌球俱乐部开赛;2024年龙舟大赛在蕉门创享湾河段激情上演。这些活动不仅提升了市民的体育体验,也通过赛事流量促进了商圈消费增长,有效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在“体育+旅游”方面,2024年南沙半程马拉松赛事期间,共举办近50场次“体育+”文旅推介活动,持续放大马拉松赛赋能效应。赛事期间,区内14家主要酒店及民宿实际平均入住率达84.11%,增长近30%,其中靠近赛事起点的部分酒店高达98%。邮轮母港、南沙万达等商圈消费增长率达30%。赛事总体带动经济效益达2亿元,有效实现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
2024年南沙半程马拉松赛事现场,万名跑友用脚步丈量南沙。
南泰文体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今年的网球赛事期间,将放大“体育+”效应,通过“嘉年华”等形式,让前来观赛的球迷有更多不一样的体验。不仅仅是看比赛,而是有得吃、有得玩,延长球迷在现场的消费体验时间,通过与不同品牌的合作,扩大赛事在社交媒体的品牌影响力和传播力度。依托政企协作、赛事引领、产业融合,南沙国际网球中心也将建设成为湾区最具活力与影响力的体育名片之一。
随着全运会即将召开,届时也将为南沙的文化体育旅游事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南沙区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高水平的国际赛事平台,推动南沙体育事业与文化交流的发展,更进一步提升了南沙的国际影响力与知名度。
往届南沙国际帆船赛现场。
据了解,在今年五月份,“图南杯”2025年广州地区大学生系列赛将在南沙掀起一场青春澎湃的运动热潮,届时将举办网球、足球、羽毛球三大项目的比赛,其中网球赛还将在红土场进行。依托滨海独特优势,今年还计划举办广州南沙国际帆船赛等赛事,进一步推动区域水上运动发展,擦亮体育强区的新名片。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郑雨楠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部分素材来源:南宣 南沙文广旅体局 南泰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