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发布2025年全省首批11个正式批复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江门市蓬江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入围,成为江门市唯一获批的整县域推进的实施方案。
实施6大类42个子项目
将新增耕地2050亩
根据《方案》,蓬江区将以“一年启动、两年铺开、三年见效、四年树标杆”为目标,构建“1个总体方案+3大核心任务+15大核心项目+5大精品工程”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体系,共实施农用地整治、建设用地整理、生态保护修复、历史文化与风貌保护、产业导入及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等6大类42个子项目。
蓬江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格局图
“作为江门市中心城区,蓬江区当前正面临耕地细碎不连片、村级园区土地利用低效化、蓝绿生态网格仍不完善、镇村风貌及基础配套待改善等发展瓶颈,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势在必行。”蓬江区自然资源局全域土地专班负责人史建勇介绍,《方案》以整区推进、全域统筹为抓手,以“产城融合提质、城乡融合发展”为整治目标,由南往北以江门大道和华盛路为要素集聚带,南部城区抓提质改造,东西两翼北部新区抓融合发展,通过绿美生态节点链接蓝脉绿网,依托山水林田资源打造都市农文旅空间,形成北部绿美乡村整治区、南部产城融合提质区、城乡综合发展整治区三大整治分区。同时,加快形成“良田比较集中、村庄布局优化、产业集聚发展、生态健康优美”的土地保护利用新格局,助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根据《方案》,蓬江区将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打造2个“千亩方”、7个“百亩方”耕地集中整治区,实现新增耕地2050亩;推进村庄布局优化盘活闲置村居超200间,推进3个美丽圩镇及6个和美乡村建设;推动首批低效用地升级整治超3000亩,带动“万亩千亿”工改园区整出高质量产业空间;完善产业园区道路约20公里、完善邻里中心及公服配套升级,为“万亩千亿”大型产业聚集区东片区整出产城融合提质空间;营造生态健康优美推进林相改造约9000亩、矿山修复转型利用1800亩,推动堤岸及滨水绿廊10公里。
推进三大整治任务
以低效园区“工改”为主攻方向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蓬江区将如何推进?史建勇表示,蓬江区将通过实施三大整治任务,即产城融合强根基、文旅赋能添活力、绿美城乡塑颜值,重塑蓬江土地空间资源增值。
在产城融合强根基方面,蓬江以低效园区“工改”为主攻方向,推动环市街群星村、荷塘镇南村村、杜阮镇北芦村、中和村等老旧工业园“焕新颜”,继续通过五年左右时间建成“万亩千亿”工改园区。同时,以大型产业集聚区东片区为重点,完善产业园区道路、邻里中心配套建设,引入产业集聚,打造具有蓬江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文旅赋能添活力方面,蓬江将串联山水林田城村空间,加快环龙舟山片区、杜阮叱石片区等都市农文旅融合示范区建设,推动“农业研学+文化体验+养心度假”一站式都市休闲目的地。深挖历史人文基因,推进长堤历史文化街区、陈垣故居、良溪古村等保护整治升级。
在绿美城乡塑颜值方面,蓬江将赋能矿山修复新价值,推进棠下镇良溪-五洞矿山修复转型利用运动文旅公园,打造中心城区“矿山文旅新地标”。此外,蓬江还将推进凤凰山、大雁山等林相改造绿美工程,推进天沙河、观澜湖等重要滨水绿廊整治。
以环龙舟山片区项目为引领
打造一批典型项目和精品工程
“接下来,我们将加快2025年项目集中动工,聚焦‘城乡融合+生态赋能’,以环龙舟山片区项目引领全域蝶变示范,以‘一镇一标杆’项目比学赶超,打造一批典型项目和精品工程,以‘多点开花’之势激活全域发展动能。”史建勇表示。展望未来,蓬江区将以实施方案获省级批复为契机,挂图作战,实现“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构建国资企业平台,积极对接金融机构,加强产业导入,集中支持全域项目。
具体怎么干?看看蓬江区各镇(街)的具体部署:
棠下镇委书记庄伟雄表示,棠下镇今年将举全镇之力推动环龙舟山都市休闲产业融合精品工程,以“千亩农田+万亩森林”为基底,绘制规划“一张蓝图”,推动千亩农田休闲公园、乐溪客厅、主题街区改造、森野营地等爆点项目建设,打造中心城区郊野休闲“流量引擎”,形成“国企搭台、企业增效、村民共富”的蓬江模式。
棠下镇整治项目效果图
杜阮镇委书记石锦明表示,杜阮镇将以“凉瓜研学”领跑,打造叱石片区凉瓜三产融合示范区精品工程,推进上巷村美丽乡村建设,盘活村集体用地,建设田园综合体+凉瓜深加工基地,壮大发展凉瓜全系特色产业链,擦亮国家地理标志品牌。
杜阮镇整治项目效果图
荷塘镇委书记刘屹表示,荷塘镇将发扬康溪村园区工改典型示范作用,聚力南村村工改460亩“腾笼换鸟”精品工程,将布局散乱、产值低效、容积率低的村级工业园改造为高标准厂房,引入高端制造业,实现旧工业区向现代产业园蝶变。
荷塘镇整治项目效果图
环市街道党工委书记谭耀棠表示,环市街道将抓紧推进群星大道及周边低效用地升级改造项目,该项目以江门大道为引入口,摒弃了大拆大建的思维,探索生态、生产、生活合一的“三生”共融理念,用好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关键一招,打造集多种业态于一体的高品质商业和特色文旅休闲区,做强中心城区典型村创建典范。
环市街道整治项目效果图
白沙街道党工委书记李然表示,白沙街道将借力中医药学校附属医院建设和五指山森林资源,紧抓银发经济政策优势,融合银发经济、康养经济和林下经济产业,打造五指山中医药文化研学基地,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迈进、向多元化领域拓展,激活老旧片区新活力。
白沙街道整治项目效果图
潮连街道党工委书记温国宁表示,潮连街道将通过“政府储备地+‘三旧’改造”创新模式,推动江门人才岛科创示范基地项目,改造后预计增加产业空间18万平方米,土地集约利用率翻番,重塑土地价值标杆,打造智能制造、数字经济产业园,助力低空经济产业链,开辟产城融合新空间。
潮连街道整治项目效果图
采写:南都记者 罗韵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