撮合银企“组CP”!广州建白名单,加大金融赋能力度

南方都市报APP • 湾财社
原创2025-04-24 12:12
图片

北京亦庄机器人半马赛场上的竞速,折射出各地在科技创新赛道上的激烈角逐。为抢占新一轮科技竞争制高点,多地密集出台政策全力突围。

继4月8日广州出台“并购重组十条”,以并促引赋能现代化产业向实向新发展,近期,广州市委金融办又牵头会同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广东金监局,市发改委、工信局、科技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提出在广州试行“益企共赢计划”,并于4月23日联合印发《广州市“益企共赢计划”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了十项重点任务,包括建立试点银行及企业名单库、丰富投贷联动合作方式、建立多机构多层次风险共担机制等,以“做强科技金融、做精普惠金融、做实产业金融”。

什么是“益企共赢计划”?

据广州市委金融办介绍,“益企共赢计划”以“做强科技金融、做精普惠金融、做实产业金融”为目标,引导银行充分发挥作为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作用,与企业建立着眼中长期和更加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并通过与股权投资机构、保险公司、担保机构、融资租赁公司等加强合作,构建“贷股担保租补”多元金融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融资、账户管理、政务赋能等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金融+”综合服务。

“银行要持续提升服务的专业性差异性和综合性,为企业提供额度更高、期限更长、条件更优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案。在银行的耐心陪伴下,企业安心专注研发、生产、销售等主营业务,与银行互通信息、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并支持银行获得贷款服务、结算服务、发债服务、员工服务等业务优先权,以及其他远期共享权益事项。”广州市委金融办表示。

《实施方案》务提出十项具体重点任务,分别是:成立专项工作组、建立试点银行及企业名单库、开展中长期全面战略合作、提升科技金融专业化差异化服务水平、用足用好国家新政优化产品和服务、丰富投贷联动合作方式、建立多机构多层次风险共担机制、加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力度、开设数智化服务专区、完善评估督导机制。

建立试点银行及企业名单库

据介绍,《实施方案》的亮点之一在于建立试点银行及企业名单库。即选取服务意识强、专业水平高、产品体系全的银行加入计划,由各行业主管部门推荐纳入计划的储备企业名单、向试点银行推送,银企双方双向选择。目前,已有广发银行、广州银行、广州农商银行等银行加入该计划。

在服务对象方面,根据《实施方案》,该计划的服务对象早期以生物医药、轨道交通等行业及科技型企业为主,后续逐步扩大企业范围‌。“只要是具有培育价值的、高成长性的、契合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目标的企业都欢迎加入计划。”广州市委金融办表示。

《实施方案》还引入中长期战略合作模式。鼓励银行自上而下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为纳入计划的企业提供更高额度、更长期限、条件更优的专属金融产品和服务,比如设置“前低后高”等更加灵活的利率定价和利息偿付选择方式,持续提升专业化差异化的金融服务水平,以更大的耐心和力度服务好纳入计划的企业。同时支持试点银行获得企业贷款服务、结算服务、发债服务、员工服务等业务优先合作权,促进银企共赢。

在4月16日的“穗金聚力·产融共兴 广州市‘益企共赢计划’启动仪式”上,上述三家银行与25个代表性企业签署“益企共赢计划”中长期战略合作协议,涵盖生物医药、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半导体、机器人等战略性产业。截至目前,三家银行合计已与超90家企业建立“益企共赢计划”合作意向,合计签约金额超40亿元。

“该计划不只是提供金融服务,而是为企业提供综合服务。从研发资金支持到员工服务,从固定资产投资到产业链布局,银行将集成各类‘耐心资本’,为企业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接力式’支持。”广州市委金融办解释道。

图片

推进广州市融资风险补偿机制优化整合

该计划的目标不仅是帮助企业解决个体发展难题,更是要打造一个“产融良好循环”的产业生态。

《实施方案》鼓励银行与证券、基金等机构建立“银行信贷支持+证券基金股权融资”联合服务模式,支持银行贷款与股权投资、融资担保、保险保障、金融租赁、融资风险补偿机制等紧密结合,构建“贷股担保租补”多元金融服务体系,满足不同类型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多元化融资需求。

在政策护航方面,目前,由广州市委金融办牵头,联合科技、工信、市场监管等部门,正在积极推进广州市融资风险补偿机制的优化整合工作,支持和鼓励银行更加“敢贷、愿贷、能贷”。

除了地方政府的融资风险补偿机制、产业政策,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叠加给予再贷款再贴现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作为该计划的配套政策。

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到,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近日下发《关于设立再贷款再贴现专项额度支持科创、消费、外贸领域的通知》,提出设立100亿“粤科融”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专项额度,增强科创企业成长壮大金融驱动力。作为《实施方案》的专项配套政策,“粤科融”还将用于支持“益企共赢计划”中的银行机构,为科创企业提供低成本融资服务。

此外,鼓励银行机构要用足用好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于今年两会期间出台的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新政、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等新试点政策,支持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完善产业链布局,不断丰富“益企共赢计划”银企战略合作内容。

今年3月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消息称,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8个城市试点适度放宽《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部分条款,支持科技企业发展。具体为:对于“控股型”并购,试点将贷款占企业并购交易额“不应高于60%”放宽至“不应高于80%”,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七年”放宽至“一般不超过十年”。

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到,广州作为试点城市之一,在试点工作组织开展后,迅速落地了多个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实施方案》还提出建立试点线上专区,即依托广州信易贷平台建设“益企共赢计划”专区,除了提供名单发布、信息查询、银企对接等基本功能外,还进一步提出支持银行与“信易贷”平台探索联合建模,丰富和完善纳入专项计划的企业画像,提升服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目前线上专区已上线试运行,后续将持续丰富和完善有关功能和信息。

对于下一步工作计划,广州市委金融办表示,将适时推进试点机构和企业的增量拓面,吸纳更多银行等金融机构参与计划。同时,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储备更多企业,加强银企对接,推进更多签约项目落地。完善“益企共赢计划”线上专区建设,运用平台优势扩大专项计划落地成果。

多地新政强调金融赋能科技

从蛇年春晚扭秧歌,到半程马拉松赛道上竞速,人形机器人正以惊人的速度“跑”进寻常百姓的视野中。

这场科技“马拉松”不仅是技术的比拼,更是地方创新生态的较量——谁能在政策支持与产业落地上抢先一步,谁就有望在未来科技赛道中赢得领跑优势。

图片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南都湾财社记者梳理发现,近期,各地密集出台政策,从资金扶持到人才引进,从平台搭建到场景开放,多维度加码科技产业布局。

比如,4月15日,《天津市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该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7年,在GPU、AI操作系统、工业软件、智能装备等领域,攻克50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20项重点新产品;培育30个标杆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培育形成50亿级以上企业3家,10亿级以上企业25家,人工智能基础核心企业营收突破1000亿元,形成3-4个特色产业聚集区,全力打造“全栈式AI”先锋城市。

苏州市今年2月份印发了《苏州市高水平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若干措施》,其中多项措施均明确了“真金白银”的支持。比如,支持高校院所、企业开展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单个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加大对国家人工智能重大工程和应用场景布局支持力度,对牵头申报主体、联合申报主体、合作申报主体,分别给予最高1亿元、2000万元、500万元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科技企业竞速的“最强后援团”,金融机构的赋能也在各地政策文件中被重点提及。

比如,《天津市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提出,综合运用财政金融政策,引导社会资本设立一批面向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天使、创投、产业基金,强化对人工智能企业、产业的金融资本支持;鼓励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研发面向中小企业场景创新的金融产品,为中小企业推动场景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苏州市高水平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若干措施》也表示,对金融机构发放科技贷款的损失,给予最高1000万元科技信贷风险补偿,对科技保险创新险种产生的损失,给予最高500万元补偿。对企业科技贷款利息、科技保险保费按对应政策予以补贴。

深圳市今年3月份也发布《统筹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支持深圳打造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行动方案》,从聚焦支持“两重两新”、优化科创领域股权和债权衔接联动融资服务、提升科技金融服务强度和水平等五大方面提出15条措施,支持深圳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

分析称,金融赋能科技创新已成为各地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策略之一,从各地政策来看,多层次支持体系是关键,比如通过政府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强化“股债联动”等。这些举措直击科技企业“轻资产、高风险”的痛点,通过风险共担等机制激发市场活力。未来需关注政策落地效率,避免资金“撒胡椒面”,同时探索更多更深层次的金融工具创新,真正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刘兰兰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