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董监高经历“大换血”后,信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信泰人寿”)近日被曝出,再次迎来一场大规模人事调整,涉及财务、人力资源、风险管理、客户服务、公司运营等多个核心部门及岗位。
事实上,自2024年7月,信泰人寿便开启高层“大换血”。被业界视为浙江国资入主后的重要战略调整,或预示着信泰人寿新股东对公司管理团队重塑的决心。
记者观察发现,作为浙江首家民营资本险企,信泰人寿偿付能力曾两次穿破监管红线,近年来面对保险产品到期后的兑付压力,叠加公司未披露核心利润数据以及股权纠纷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等,国资入主后,能否扭转信泰人寿困局仍存悬念。
国资主导中高层“大换血”
2024年初,信泰人寿增资93.73亿元。增资完成后,4家具有浙江地方国资背景的新增股东物产中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城投资本集团、杭州萧山环境集团、杭州萧山钱江世纪城股权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分别依次持有信泰人寿33%、9%、5.6%、3.4%的股权,合计51%。
国资入股半年后,2024年7月,信泰人寿开启高层“大换血”,董事会成员人数近三分之一进行更替。据信泰人寿公告显示,因董事会换届等原因,经公司股东大会选举,并经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浙江监管局核准任职资格后,任命吴斌、王君波、楚静、苑莉、翁国民、郭金龙、刘贤斐为第四届董事会董事,原第三届董事会董事谭宁等人不再担任公司董事。
记者留意到,新任董事中,吴斌和王君波来自大股东物产中大集团,楚静和苑莉分别来自存款保险基金管理公司和中国保险保障基金公司,翁国民、郭金龙和刘贤斐为独立董事。与此同时监事也进行了调整。由此前的刘志猛、梅威、刘越,调整为来自物产中大集团的傅璟以及来自杭州萧山环境集团有限公司的劳明荣。
时隔9个月,有媒体报道称,信泰人寿近日再次开启中高层管理人员“大洗牌”。信泰人寿财务总监、运营总监、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审计稽核部总经理、客户服务部总经理等职位均出现人员变动。对此,南都湾财社记者致电信泰人寿,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应。
记者从信泰人寿官网获悉,公司目前有7位董事、2位监事。其中两位执行董事吴斌、王君波均同时在物产中大集团任职。
吴斌现任物产中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法律顾问等职务;王君波现兼任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东监事、物产中大集团财务有限公司董事。
此外,公司高管团队目前只有4人,分别是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李晨、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林彦百、总精算师余跃年、首席风险官兼合规负责人张静波。值得一提的是,自2022年6月谭宁由总经理升任董事长后,信泰人寿的总经理职位便一直处于空缺状态。业内曾有消息称“待吴斌出任董事长后,谭宁或将重新回到总经理的职务”,但至今仍未有明确消息。
业绩迷雾引业界关注
官网信息显示,信泰人寿成立于2007年,是浙江首家民营险企。目前拥有3家子公司、18家分公司、79家中心支公司及下属分支机构、162家四级机构,基本覆盖经济发展相对活跃、保险深度较高的保费大省。信泰人寿最新公布的偿付能力报告显示,2024年末该公司总资产突破3400亿元,较年初增长45.38%,客户总量超620万人。
尽管这一数字颇为亮眼,但由于信泰人寿自2023年第三季度起,已连续六个季度未在偿付能力报告中披露净利润情况,让外界对其盈利状况充满疑问。
据公司公告显示,2022年信泰人寿实现保险业务收入483.36亿元,与2021年基本持平;实现净利润2.26亿元,同比增长121.57%。随后业绩由盈转亏。截至2023年第二季度末,公司全年亏损高达4.63亿元。
由于信泰人寿最新公布的偿付能力报告中未提及核心利润数据,仅显示2024年信泰人寿保险业务收入约为529.94亿元(同比下降1.11%)、总资产约为3414.32亿元、保险合同负债约为2355.69亿元三项信息,目前尚无法知晓是否扭转亏损。
记者搜索发现,过去几年,信泰人寿出过不少爆款产品,拉动营收增长。2019年年报显示,公司保户投资款新增缴费的前三大产品均为万能险,合计保费高达85.2亿元,这一数字远超2018年的24.2亿元和2020年的34.7亿元。而其中信泰金富贵两全保险(万能型)和信泰稳得利两全保险(万能型)两款产品的保险期限均为5年。也就是说,如今信泰人寿将面临巨大的满期兑付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信泰人寿曾因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影响到业务开展。2013年至2014年间,原银保监会曾连续对信泰人寿下发三道监管函,包括暂停新设分支机构、暂停新的不动产投资和暂停新业务。
2013年第三季度、第四季度信泰人寿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08.79%、-185.96%,两次穿破红线。
如今,信泰人寿偿付能力情况依旧“告急”。截至2024年第四季度末,信泰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44%和153%,虽满足监管红线最低要求,但远低于行业均值。数据显示,2024年四季度人身险公司的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和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分别为231.08%和285.40%。
前任董事长被终身禁业
纵观信泰人寿展业近20年来,历经多次股权风波。2014 年,首任总裁郑秋根被内部举报违规挪用保险资金被捕,其主导的增资方案遭监管否决,此后信泰人寿陷入数十年的股东内斗。
2024年6月1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六份和信泰人寿有关的文件。其中四份涉及公司股权转让、一份涉及重大违法违规股东,以及一份对原董事长邹平笙的行政处罚。
文件显示,2020年4月,信泰人寿原股东浙江永利实业集团转让其所持有的47.12%股权,一家名为中微小企业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7个月后,中微小企业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退出持股,并与另外两家股东——浙江华升物流有限公司、利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转让股权给7家公司。
转让后,天津大田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持有信泰人寿股权19.9%;远洋资本有限公司持股14.9%;景成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0%;吉林省九洲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9.9%;天津市康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持股4.9%;西藏财邦能源装备有限公司持股4.9%;山东浩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9%。
后又因上述7家受让公司的入股资金来源均非企业的自有资金,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于2022年7月14日撤销上述批准的决定。并在同年12月28日对信泰人寿股权转让许可申请中提供虚假材料做出罚款人民币50万元的行政处罚。
此外,在2024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开第六批重大违法违规的18家股东中,上述受让的7家公司均在榜。违法违规行为主要包括:入股资金来源不符合监管规定;违规代持银行保险机构股权;隐瞒关联关系、一致行动关系;存在涉黑涉恶等犯罪行为。
而信泰人寿原董事长邹平笙因股权转让许可申请中提供虚假材料,于2023年3月被撤销任职资格,并禁止其终身进入保险业。
根据业内信息,2022年存款保险基金、保险保障基金接手了信泰人寿原部分股东股份,持股比例合计达到69.4%。2024年1月,信泰人寿增资获批,物产中大集团持股33%成为信泰人寿第一大股东。
在国资入局后,信泰人寿的管理层进行了大规模调整,有业内分析认为,这或许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的发展环境,实现战略转型。同时,国资的加入也为信泰人寿带来了更多的资源和机遇,然而,信泰人寿的业绩表现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如何在新的管理层带领下提升业绩,增强市场竞争力,将是信泰人寿未来面临的重要挑战。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管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