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力争3年内增加值突破1300亿元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江门
原创2025-04-24 17:14

南都讯  记者曾育军 通讯员江轩  现代服务业成为江门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着力点。近日,江门市委办、市府办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市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要突破1300亿元,年均增长5%。

布局“9+4”现代服务业体系

《意见》提出江门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目标,到2027年,江门的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完善,现代服务业规模质效明显提升,增加值超1300亿元、年均增长5%,培育建设一批高水平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形成各具发展特色的区域格局,三次产业相互嵌入、高效协同,珠江口西岸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作用凸显。

布局“9+4”现代服务业体系,成为江门实现上述目标的路径。《意见》提出全面发力做强科技服务、工业设计服务、软件信息服务、商务服务、金融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现代物流服务、检验检测认证服务、绿色低碳服务等9个领域生产性服务业,着力提升“江门制造”竞争力;大力发展现代商贸、文化旅游、健康养老、体育服务等4个领域生活性服务业,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多样化需求。

图片

江门双碳实验室是粤港在“双碳”领域新的重大创新平台。江门双碳供图

在绿色低碳服务方面,江门双碳实验室成为一个示范样本。江门双碳实验室是江门市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共建的粤港合作重大科创平台,已获批粤港碳中和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近年来,江门双碳实验室一批技术成果进入应用转化阶段,为多家企业和机构提供技术服务。比如,江门双碳实验室牵头联合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等机构,为江门绿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计算不同污泥处理处置过程的碳排放量,如今该项目已实现多项关键技术突破。

通过布局“9+4”现代服务业体系,江门将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打造珠江口西岸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

打造全市首个百亿商圈

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城市强。产业带动城市发展,同时又激发人们新的消费需求。《意见》立足于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多样化需求,在提升城市生活品质方面,围绕经济发展热点、民生所盼,提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在现代商贸领域,江门提出培育首发经济、夜间经济、体验经济等业态,有序推进各县(市、区)重点商圈改造提升,打造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综合型消费集聚区,推动环五邑华侨广场商圈打造全市首个百亿商圈。

图片

环五邑华侨广场商圈夜景。南都资料图

江门文旅资源丰富,具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的独特优势。《意见》提出要进一步建设好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支持开平—台山整县农文旅融合发展省级试点建设,高水平运营赤坎华侨古镇,打造高质量文旅集聚区。同时,大力培育一批江门名菜,引进一批高端国际品牌酒店。

创建国家级银发经济产业园区

江门是中国侨都,毗邻港澳,530多万名江门籍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遍布全球。侨乡资源优势为江门发展银发经济提供了支撑。

在健康养老领域,江门提出推动养老服务事业产业协同发展,促进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扩大银发产品供给,重点发展智慧康养、抗衰老、康复辅助器具、养老服务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等潜力产业,开放更多养老场景进行集成应用。

江门提出引导社会资本壮大经营主体,鼓励和引导国有企业扩展银发经济相关业务,支持港澳等投资者在江门投资新建或运营管理养老服务机构,推动更多项目纳入“广东院舍照顾服务”“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港澳药械通”等计划,创建国家级高水平银发经济产业园区。

图片

江门市银发经济产业园效果图。

据了解,2024年6月,总投资3.5亿元、规划占地50亩的江门市银发经济产业园暨广东作为科技生产基地在新会银湖湾滨海新区奠基。园区预计明年竣工投产,建成后将集聚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涉及养老照护、康复保健、智慧医疗等多个领域。

在体育服务领域,江门提出要围绕增强人民体质、建设体育经济强市,推动品牌赛事、休闲健身、体育旅游、体育产业等协同发展。高水平承办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比赛项目等品牌赛事,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精品化、市场化、国际化体育赛事。大力发展体育装备、体育器材、运动饮料、体育培训等产业,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体育经济新高地。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