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家券商披露2024年年度业绩及分红情况。在券商行业整体业绩回暖的背景下,国盛金控(002670.SZ)却因连续7年未进行现金分红外界关注。
根据年报,2024年国盛金控归母净利润同比激增658%至1.67亿元,创下2018年以来的盈利新高,但明确表示“不派发现金红利”。根据不完全统计,国盛金控成为A股已披露年报的30家券商中唯一的“零分红”案例。
国盛金控上次分红已是2017年 来源:Choice金融终端
对此,南都·湾财社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国盛金控,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不具备分红的条件,相关原因以公告为准。
历史亏损“包袱”难卸:盈利难抵累计赤字
国盛金控的分红困境根植于其长期积累的财务“包袱”。根据2024年年报,公司合并报表年末累计未分配利润为-3.7亿元。国盛金控表示,由于2024年度公司实现的可分配利润为负数,未达到《公司章程》规定的现金分红条件,因此公司未进行现金分红。
与年报同时披露的《关于 2024 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的公告》中,国盛金控重申了这一理由。
来源:国盛金控
年报中,国盛金控表态称,下一步,公司在稳定现有主营业务的基础上,将适时扩大公司的业务和规模,盘活公司资产,提升资源利用效益、公司的经营业绩及现金流,增强投资者回报水平。
回溯财报数据,2018年至2024年的7年间,国盛金控有4年处于亏损状态,其中2020年和2022年分别巨亏3.66亿元和4.37亿元,主要因子公司国盛证券被证监会接管、自营业务投资失利等因素导致。即便在盈利年份(如2019年、2021年),归母净利润也仅维持在千万元级别,远不足以弥补累计赤字。
数据来源:Choice金融终端/制图:南都·湾财社
2024年的业绩回暖主要依赖子公司国盛证券的贡献。国盛证券全年营收19.07亿元,占总营收的95%,净利润3.47亿元,同比增长56%。其中,经纪业务收入增长30.15%,自营业务收益增长64.16%,但投行业务收入同比下滑62.37%,信用交易业务亦减少11.66%,业务结构单一性凸显。此外,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亏损0.44亿元,并对退市股票ST航高计提信用减值损失0.68亿元,进一步削弱了利润质量。
国资整合与长期价值:从“曲线上市”到资源协同
尽管短期分红无望,国盛金控的资本运作动向仍为市场关注。2025年2月,公司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国盛证券的计划获证监会批准,标志着江西省首家上市券商即将诞生。此举被视为国资深化整合、聚焦主业的战略举措。
合并完成后,国盛证券将解散,国盛金控更名为“国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并承接其全部业务及分支机构。分析认为,这一操作将减少管理层级,提升决策效率,同时通过资源整合强化资本实力,有助于在竞争激烈的券商行业中突围。此外,国盛证券控股的江信基金(持股30%)亦被纳入整合范围,或为未来财富管理业务拓展埋下伏笔。
对于这一整合,市场反应一度两极分化。2024年12月,吸收合并计划推进期间,国盛金控股价一度连续4个交易日涨停,累计涨幅达48%,但随后出现连续3个交易日累计20%的跌幅。业内人士指出,短期需理性看待分红缺失的现实,但长期可关注整合后的价值重估机会,尤其是江西国资入主后对公司治理和风险管控的改善。
国盛金控的“零分红”困局,或是历史遗留问题与行业转型压力的叠加结果。一方面,中小券商在佣金率下滑、头部集中度提升的背景下,需通过业务创新和资本补充维持竞争力;另一方面,国资主导的整合虽带来资源协同预期,但能否真正转化为盈利能力和股东回报仍需观察。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刘常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