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光明区“好课”博览系列活动(小学数学专场)在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学校(光明)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光明区教科院课程与教学部主任何剑波主持,光明区教科院院长黄爱华、深圳市教科院小学数学教研员王开杰、光明区教科院小学数学教研员吴鹏圣、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学校(光明)校长熊飞与副校长陈蕊等出席,全区512名教师代表现场参加,另有众多教师线上同步参与。
本次活动以“问题驱动的单元整体教学”为主题,通过微讲座、研讨课、示范课、专家评课四大模块,全方位展示了问题驱动下单元教学的实施路径,为全区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教学范式和实践策略。
示范引领,AI赋能思维课堂
光明区教科院院长黄爱华带来了示范课《找质数》。课堂以“银行的密码安全吗?”为驱动问题,巧妙融合AI技术,引导学生从具象操作到抽象思维,理解质数的数学本质与密码安全的逻辑关联。课堂尾声,黄院长还向学生介绍了数学家陈景润与“1+2”猜想,激励学生传承数学探究精神。整节课以AI为认知脚手架,实现了素养培育与思维深度生长的双重目标。
课例研讨,思维课堂创新实践
光明区凤凰城实验学校邱思嘉老师带来了《倍数与因数》一课,通过活动式学习法,引导学生探索数字之间的关系和性质。光明小学周嘉盈老师则以大单元教学设计,将《2、3、5的倍数特征》两课时内容巧妙整合,层层递进,启发学生深度思考。
研创赋能,思维课堂实践范式
深圳小学光明学校(集团)曙光校区唐黎明老师开展了《问题驱动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微讲座,以《倍数与因数》单元为例,解析了“大观念统领—核心问题链串联—思维进阶活动落地”的设计框架,为区域单元整体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与操作样本。
评思导行,锚定思维教学改进路标
深圳市教科院小学数学教研员王开杰老师高度肯定了“问题驱动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实施模式,并提炼出四大可借鉴经验:深入解读教材、以真实情境引入教学、关注学生思维发展、借助AI技术拓展提升。王老师的分享为一线教师提供了清晰且实用的教学改进路径。
据悉,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光明区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全市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与会教师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将以此次研讨为契机,积极探索“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推动思维课堂不断优化升级,助力光明区教育高质量发展迈向新台阶。
采写:南都记者 何思敏
编辑:何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