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服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决定,这家药企把市场监管总局告了

南方都市报APP • 反垄断前沿
原创2025-04-24 18:49

4月24日,南都·反垄断前沿从北京高院获悉,北京法院2024年度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例正式发布,其中包括全国首例经营者集中审查反垄断其他行政行为纠纷案。

这是反垄断法自2008年实施以来,首次有经营者集中审查决定进入司法审理程序。该案明确了 “禁止不是法定和首选的救济方式”“审查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因集中而产生的竞争问题”等多个重要规则,将有助于增强经营主体对经营者集中审查的预期。

反垄断执法机构附条件批准两家药企并购

本案的被告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原告是托毕西药业公司,第三人为先声药业,案件始于一笔收购股权交易。

2022年6月29日、7月20日,托毕西、先声药业先后向市场监管总局提交经营者集中申报材料。2022年11月23日,市场监管总局予以立案。

市场监管总局审查评估认为,此项集中未达到申报标准,但对中国境内巴曲酶注射液市场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在竞争分析上,总局提到该案涉及的巴曲酶原料药,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商仅有瑞士的一家公司DSM。

2019年4月,先声药业与DSM签订了独家合作及供货协议,成为中国境内市场唯一可以销售巴曲酶原料药的公司,因此取得中国境内巴曲酶原料药的全部货源,控制了这一相关销售市场。该原料药在中国境内唯一下游应用为巴曲酶注射液,托毕西是目前中国境内巴曲酶注射液唯一生产商,市场份额为100%,而先声药业正在研发巴曲酶注射液。

也就是说,先声药业与托毕西既在巴曲酶注射液市场存在横向重叠,又在巴曲酶原料药销售市场存在纵向关系。

反垄断执法机构认为,先声药业收购托毕西后,可能消除中国境内巴曲酶注射液市场潜在进入者,巩固托毕西的支配地位,而且集中后实体可能实施原料封锁,对相关市场产生竞争损害。

图片

市场监管总局附条件批准先声药业收购北京托毕西药业。

鉴于此,市场监管总局根据先声药业提交的承诺方案,决定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此项集中,要求先声药业和集中后实体履行(包括但不限于)五大义务,包括解除先声药业与DSM在中国境内独家、排他性供应巴曲酶原料药的协议,剥离先声药业在研巴曲酶注射液业务,下调临床常用规格的巴曲酶注射液终端价格不少于当前挂网价格的20%等。

对于该审查决定,托毕西表示不服,向市场监管总局提起行政复议。2024年2月,市场监管总局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维持审查决定。随后,托毕西又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诉讼,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于2024年3月予以受理,并于2024年12月30日作出判决。

经营者集中可能对竞争不利,叫停是首选方案吗?

判决书显示,原告托毕西认为,本案涉及巴曲酶注射液市场仅有的两个竞争者之间的并购,集中后会导致独占性垄断,严重损害竞争,这“本身就是必须直接禁止的交易”。

市场监管总局则认为,禁止集中不是首选救济方案,在经营者能提出有效承诺方案的情况下可以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本次涉案集中也不属于必须禁止的情形。

一审法院认为,本案涉及未达申报标准的“自愿申报”情形,执法机关可对“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集中行为进行实质审查。审查决定对集中后的申报人托某西公司施加了法定义务,托某西公司具有提起行政诉讼的诉的利益。

法院提到,经营者集中审查执法的目的,主要是解决因集中而产生的竞争问题,而非解决集中前已经存在的竞争问题。巴曲酶注射液市场竞争状况在经营者集中前已存在,不是涉案审查所关注的对象。对于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并非当然禁止。

同时,法院经评估涉案承诺方案具备有效性、可行性、及时性,能够有效减少集中对竞争产生的不利影响,被诉决定及复议决定正确。据此,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判决,驳回托毕西公司的诉讼请求。

一审宣判后,各方当事人均未上诉,判决已生效。

据南都·反垄断前沿了解,该案是2008年反垄断法施行以来首例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行政诉讼案,也是国内首例未达到营业额申报标准的经营者集中附条件批准案

北京高院在该案典型意义中指出,法院首次对涉案反垄断行政行为是否可诉、经营者集中审查内容、附加限制性条件方案评估方法等问题作出明确认定,为经营者集中申报人、反垄断执法机构提供了较为清晰的行为指引。

此外北京高院提到,本案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审查应聚焦集中本身引发的竞争问题”的认定,增强了外资对我国营商环境法治化、透明化的信心。

南都·反垄断前沿注意到,今年3月底,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王秋苹在一场例行发布会上,也提到了该案。她说,此案的判决明确了经营者集中审查的多个重要规则,包括“禁止不是法定和首选的救济方式”等,对后续经营者集中行政执法提供了重要参考。

王秋苹还提到,判决明确了经营者集中制度鼓励经营者通过公平竞争、自愿联合,依法实施集中的总体原则,也表明经营主体在经营者集中审查中各项权益受到法律严格保护。经营主体通过判决书可全面了解审查过程,提升对经营者集中审查的预期。

采写:南都记者李玲 发自北京

编辑:黄莉玲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聚焦2025世界知识产权日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