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每年新发肝癌约37万例,占全球近半数,其中70%~80%患者确诊时已至中晚期。乙肝感染、酗酒、黄曲霉素等多重高危因素交织,加之肝脏“沉默”特性,使得肝癌治疗举步维艰。
近年来,钇90(Y-90)微球选择性内放射治疗(SIRT)以“精准爆破肿瘤、激活余肝再生、延长生存”的独特优势,成为破局关键。临床数据显示,钇90联合免疫治疗可使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生存期超26个月,病理完全坏死率达69%,甚至为部分患者打开根治性手术的大门。
肝癌防治困境:高危人群庞大,确诊即晚期
我国肝癌防治面临双重挑战。流行病学数据显示,乙肝病毒(HBV)感染者超8600万,85%的肝癌与之相关。尽管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覆盖率超95%,但存量感染者基数庞大,叠加酗酒、代谢性脂肪肝、黄曲霉素污染等风险,高危人群规模持续扩大。
更严峻的是,肝脏代偿能力极强且痛感迟钝,早期肝癌几乎无症状。我国肝癌患者确诊时较少极早期(BCLC 0期),多数则已进展至中晚期(BCLC C期)。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李涛教授强调:“中国肝癌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20%,远低于日韩等国的40%-50%,早筛早诊是唯一破局之道。”
高危人群的规范筛查成本极低却意义重大。李涛建议:“乙肝携带者、长期饮酒者等高危人群应每半年接受一次肝脏超声联合甲胎蛋白(AFP)检测,费用仅为百元左右,却能救命。”
钇90技术:肿瘤内部的“定向核爆”
钇90微球技术的核心在于“内照射式精准打击”。肝脏肿瘤的血供几乎100%依赖肝动脉,而正常肝组织仅30%由肝动脉供血。通过介入导管,将载有放射性核素钇90的树脂微球注入肿瘤血管,β射线可在5毫米范围内释放高能辐射,直接杀灭肿瘤细胞,同时最大程度保护正常组织。
与传统放疗相比,钇90具备强效缩瘤、激活余肝再生、低毒副反应这三大优势。钇90属于深入到肿瘤内部进行的内照射,其释放的β射线能量是传统放疗的3倍以上,肿瘤吸收剂量可达120Gy,病理完全坏死率超69%。这一自内而外的放射性杀伤,通过阻断患侧肝血供,健康肝组织代偿性增生,为手术切除创造机会。
最后就是毒副作用相比传统放疗要小的优势了,微球仅滞留肿瘤血管,全身辐射剂量不足1%,患者术后仅需观察1-2天即可出院。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介入科张凯教授形象比喻:“钇90就像在肿瘤内部引爆一枚微型核弹,既能精准摧毁目标,又不伤及周围‘平民’。”
全程管理:从“降期转化”到“根治性治疗”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姜润德教授指出:“钇90不仅是一种局部治疗手段,更是肝癌多学科综合治疗(MDT)的核心环节。”他进一步解释,钇90通过释放新抗原、增强免疫浸润和肿瘤血管短暂正常化,与靶向药物、PD-1抑制剂等系统治疗形成协同效应,“三者联合可显著提升抗肿瘤免疫应答,打破肝癌治疗的耐药瓶颈。”
钇90技术已突破传统疗法的局限,贯穿肝癌治疗的早中晚期的全程。对于无法或不愿手术的早期肝癌患者,钇90放射性肝段消融可实现与手术相当的根治效果。国际研究显示,其5年生存率达55%-90%,且无需开腹。
而针对临界可切除或多发肿瘤的中期患者,钇90通过缩小病灶、增大余肝体积,使30%-40%患者获得手术机会。一项纳入207例钇90治疗后肝移植患者的研究显示,10年生存率高达60%,显著优于传统TACE治疗。
在晚期肝癌治疗干预方面,钇90的优势就更为突出。全新多中心对照研究表示,对于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患者,钇90治疗组比对照组的生存期可延长至26.3个月,较索拉非尼单药提升近3倍。联合PD-1抑制剂后,客观缓解率(ORR)跃升至83%。张凯教授指出:“钇90联合靶向免疫治疗,已成为晚期肝癌患者延长生存、改善生活质量的核心策略。”
预防胜于治疗:阻断肝癌发生链
虽然在治疗端不断进步,但预防永远比治疗更为经济、有效。有鉴于肝癌发生的那些通路已经非常明确,“降低肝癌负担需从病毒性肝炎规范治疗、戒酒和减少脂肪肝等,是从源头截断致癌通路的关键性举措。”
专家表示,加强乙肝等病毒性肝炎防控,让现存感染者规范抗病毒治疗,可以将肝癌风险降低50%-70%;而每日酒精摄入超40克(约2两白酒),肝癌发生风险激增6倍,对于酗酒和肥胖超重人群而言,限酒和做好肥胖、糖尿病等代谢异常需及早干预也是预防肝癌发生的重要手段。
预防肝癌发生,也需注重饮食安全。黄曲霉素致癌强度是二甲基亚硝胺的75倍,也是导致肝癌发生的重要诱因,因此避免霉变谷物摄入也很重要。据悉,黄曲霉素导致的霉变花生、谷物会异常苦涩,日常接触到一定要及时清理,购买的谷物油类也要注意选择有保证的品牌。
“40岁以上男性、50岁以上女性或有家族史者,应定期接受超声、甲胎蛋白三联检这些高危筛查也非常关键,这有助于我们发现早期肝癌。”李涛教授呼吁:“肝癌可防可治,但公众意识仍是短板。‘三早’原则——早预防感染、早发现癌变、早规范治疗——是打破肝癌魔咒的关键。”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