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钟欣 4月24日,杨坤在社交平台发表长文,首次回应近日因其起诉网红“四川芬达”恶意模仿自己而引发的舆论风波。杨坤在文中表示,作为歌手,能被观众以独特声线记住和模仿是件好事,但打着“模仿”的旗号发布侮辱丑化的视频,则完全脱离了“模仿”的范畴。
杨坤在文中透露,最初只想通过平台投诉让对方停止侵权,期待对方能恪守网络伦理,“没想着走到法律那一步”。然而,对方在收到侵权提醒后,“非但没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发布更多恶意内容并且靠此直播敛财,在无奈之下,我才不得不拿起法律武器,这不是针对‘艺术模仿者’,而是针对举着娱乐大旗的‘网络施暴者’。”
杨坤说,对方曾托中间人来沟通和解,表示可以道歉,但是希望降低赔偿金额。当时他就明确表示:只要公开道歉、停止伤害,赔偿金无所谓。
歌手杨坤。
但事情接下来的发展令其心寒。“对方嘴上说着和解,转头就开始发布含沙射影的视频,用半嘲讽半道歉的口吻把自己包装成‘弱者’,紧接着上线一首歌把我推上舆论风口,甚至利用举报下架后残存的‘温和画面’反过来道德绑架我,让大家觉得好像只是因为有人模仿我,我就要将对方告上法庭。种种操作,分明是将‘道歉’异化为流量炒作的工具。”并称“这种反复无常的操作,早已透支了我最后的信任”。
此次舆论风波中,有部分网友认为杨坤作为公众人物起诉网红显得“小肚鸡肠”,或出现“赢了又能怎样”“不如接住这波流量”等声音。杨坤认为,选择法律维权不是要扼杀创作自由,而是要为行业划出不可逾越的红线:文艺创作不能成为网络霸凌的遮羞布,网络流量不应建立在对他人尊严的践踏上。他鼓励充满创意的二次创作和不带侮辱性质的调侃模仿,但坚决反对以伤害他人为筹码的“流量生意”。
据了解,网红“四川芬达”由蒋飞跃、李皓二人组成,此次风波源于他们自去年10月起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的一系列模仿杨坤的视频。他们打扮成杨坤的经典造型,以夸张的表情和动作模仿其唱歌,在直播中复刻《中国好声音》的场景,还使用“拉布拉昆”“黄焖鸡米坤”“七度坤间”等戏谑称呼。
四川芬达模仿视频截图。
今年3月10日,四川芬达发布一条视频,称被杨坤告上法庭,晒出的起诉状显示,杨坤以“网络侵权责任纠纷”为案由向北京互联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他们删除侵权视频、公开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
在视频中,两人表示,他们从农村走出来,没什么文化和背景,完全凭着自己的喜欢和坚持走到今天。他们还称,视频以搞笑为主,没有提及杨坤的名字,也没有任何批判性的内容,且很多网友都在模仿他,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侵权。
事件发酵后,3月29日,他们趁热度推出单曲《你礼貌吗》,歌词写道“我问你礼貌吗/我没有扔泥巴/说好的拿泥巴种荷花/想做个娱乐家/欢笑了你我他/却等来了传票一沓”,引用了杨坤唱过的歌曲《泥巴》当中的歌词,暗指此次事件。
4月11日,四川芬达再度发布视频,称向“那位老师”真诚道歉,但实际上视频文案为直播预告。
据此前媒体报道,今年3月中旬,该账号在短视频平台粉丝还只有35.9万,而截至本文发稿时,该账号粉丝已涨至173.6万,一个月多内涨粉超百万。
附杨坤长文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