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法院首份!广东高院发布涉AI知识产权保护文件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政务
原创2025-04-25 19:10

南都讯 记者赵青 通讯员马卓尔 陈中山  4月25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出台《关于以高质量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促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意见》,这是全国法院系统首份聚焦人工智能领域知产保护的司法政策性文件。

加强司法引导AI多场景融合应用

促进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

《意见》将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与科技创新规律、产业发展需求相融合,构建“创新链-产业链-法治链”三链贯通保护机制,为人工智能科技企业提供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创新法治环境,助力广东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

《意见》共24条,以高质量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促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为主线,以保护人工智能科技创新成果、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公平竞争、完善人工智能司法治理体系为重点,围绕算法模型、开源许可、数据要素、生成内容等焦点,构建涵盖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场景应用、市场竞争等全链条的司法保障机制,为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可落地、可持续的法治保障方案。

《意见》立足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全新定位,锚定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目标,加强司法引导人工智能技术多场景融合应用,充分释放“人工智能+”效应,促进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服务广东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

《意见》强化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作用,系统提出了涉人工智能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五项基本原则,即“以人为本、公平普惠”“严格保护、宽容创新”“系统观念、场景意识”“开放共享、互利互惠”“规范有序、安全发展”,确保司法审判契合科技创新特点与产业发展规律,促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向上向善。

《意见》坚持问题导向,及时响应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司法需求,针对人工智能技术成果权属界定、技术合同履行、开源模型纠纷、数据权益平衡、生成内容确权、侵权行为认定、专利及商业秘密保护、反不正当竞争及反垄断等关键突出司法问题,强化司法裁判的规范引领和价值导向功能,在最大化凝聚法治共识的基础上实现精细化动态保护。

支持建立人工智能开源生态治理机制

引导合法合规获取数据资源

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人工智能大模型正通过以开放源代码为主的创新模式实现技术迭代升级与应用扩展。

广东高院此次出台的《意见》提出,要妥善审理开源人工智能相关纠纷,营造开放共享创新生态。充分认识开源模式对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依法保护开源社区、开源贡献者的合法权益。

妥善审理涉及开源许可的知识产权纠纷,准确理解和判断不同类型开源许可协议的法律效力和义务要求,依法支持开源项目中各类主体行使诉讼权利。

充分考虑人工智能技术特点与行业实践,根据开源内容、开源方式、开源程度等因素提供适应性保护。发挥司法裁判的引导功能,促进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积极参与国际开源项目、联合共建国内开源社区,为开源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提供良好法治环境。

支持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人工智能开源生态治理机制,促进开源与知识产权保护协调发展,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普惠。

《意见》要求,依法审理涉人工智能的数据权益纠纷,促进数据要素释放乘数效应。充分认识数据资源对人工智能模型训练的基础性作用,综合考虑数据收集、分析等行为的必要性,既要保护作品著作权或数据合法权益,也要契合技术应用的合理需求。

依法规制涉数据要素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促进数据资源合法流动和有效利用,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鼓励企业通过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明晰数据来源,引导合法合规获取数据资源。

支持企业合法开展数据融合应用创新,鼓励大型企业以公平合理条件向中小企业开放数据资源,促进数字产业链协同创新,推动形成数据要素高质量供给的制度环境。

妥善审理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权属纠纷

着重考虑人类创作贡献

用户使用AI生成的文图著作权归属如何界定?南都记者观察到此次出台的《意见》也给予关注。

《意见》提出,要妥善审理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权属纠纷,准确界定生成内容性质及其权利归属。准确把握生成式人工智能与用户的人机交互技术原理,妥善保护各参与主体合法权益。

严格审查相应证据,着重考虑人类对生成式人工智能输出内容的创作贡献,审慎判断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是否符合作品构成要件。

根据合同约定、各参与主体的实质性贡献、智力投入等因素,依法认定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权利或权益归属。探索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创新主体的产权激励机制,助力打造国际领先的内容产业高地。

《意见》要求,依法审理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侵犯著作权纠纷,妥善厘清各参与主体责任。坚持场景化分析思维,根据具体技术原理和行为特点,准确界定被诉侵权行为的法律性质。

充分考虑应用场景、人类参与干预程度、平台对内容的管控能力、所采取的必要措施等因素,明确人工智能开发者、服务提供者以及用户等各方主体责任。探索建立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产业实践相适应的侵权与责任认定规则,厘清合理注意义务边界,兼顾权利保障与产业发展。

“《意见》深度对接国家战略与区域产业发展要求,强调构建场景化适应性司法保护机制,既回应了人工智能治理共性难题,又凸显了服务湾区发展区域特色,注重强化程序规则、优化工作机制、统一裁判尺度,有助于打造人工智能知识产权司法实践的‘广东样板’。”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周辉表示。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