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投融资改革出招!26条举措求解民企投融资“老大难”

南方都市报APP • 湾财社
原创2025-04-25 21:09
图片

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关于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若干举措》(以下简称《若干举措》)。《若干举措》从进一步厘清政府投资责任边界、激发社会资本投资内生动力、拓宽项目多元化投融资渠道、进一步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做深做细做实项目谋划储备和加强投资项目跟踪调度监管等六大方面提出了26条措施。

《若干措施》强调,研究制定地方金融机构支持民营企业政策措施,常态化组织开展政银企对接,多渠道满足重大民间投资项目融资需求。对于在建或投产运营项目,《若干措施》表示,与政策性银行加强合作,将高息贷款置换为低息贷款,降低项目建设运营成本。 

研究制定地方金融机构支持民企措施

南都湾财社记者发现,《若干措施》全文共7000余字,其中多处提到“民营企业”“民间资本”。

比如,在激发社会资本投资内生动力方面,《若干措施》提出,聚焦铁路、高速公路、港口、机场、水利、核电、火电、充电桩、储能、先进制造业、现代设施农业等领域,梳理形成向民营企业推介的重大项目和应用场景清单,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建设。支持民间资本与国有资本联合,依法依规通过合资共设、股权转让、增资扩股等方式,共同参与重大项目投资建设运营。加大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项目的培育和申报工作力度,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项目发行基础设施REITs。

在引导支持民间资本扩大创新投入方面,《若干措施》提出,研究出台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建设国家或省市研发创新平台的政策举措,加快向民营企业开放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

《若干措施》还明确了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和保障:“加强金融支持,研究制定地方金融机构支持民营企业政策措施,常态化组织开展政银企对接,多渠道满足重大民间投资项目融资需求”。

今年以来,民营企业正迎来多方聚焦。在2月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决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障碍,持续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各类经营主体公平开放,继续下大气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随后,中国人民银行、全国工商联、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联合召开金融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座谈会强调,金融机构要强化金融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畅通民营企业股、债、贷等多元化融资渠道,加大各类金融资源要素投入,将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做实、做深、做精。

此外,4月25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举行记者会。发言人黄海华介绍,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于4月27日至30日在北京举行,将审议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等多部法律案。

分析称,今年以来,国家持续释放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强烈信号,从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到《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加速推进,彰显了民营企业作为高质量发展重要主体的地位。广东省《若干措施》紧扣国家战略方向,以“清单化”模式向民企开放基建等传统上以国企为主导的关键领域,体现了“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深度结合。特别是在科创领域,推动科研设施共享与创新平台共建,实质是赋予民企同等创新主体地位,破解资源配置惯性。配套的金融常态化对接机制,则直击民企“融资难”痛点,形成“项目—技术—资金”的全链条支持体系。

建立重大项目融资调度机制

除了对民营企业的支持,金融在城乡建设、重大项目融资等方面的赋能作用也在《若干措施》中被明确。

比如,在创新城乡建设投融资方式方面,《若干措施》提出,支持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保险机构等金融机构开展金融产品创新,因地制宜支持城乡特色产业发展。分析称,这一表述是在鼓励金融机构“量体裁衣”,精准滴灌城乡特色产业,让资本真正流向有潜力的领域。

《若干措施》还强调“精准调度”,提出建立重大项目融资调度机制,即,从政府投资额较大的项目中,梳理遴选一批存在资金缺口或有低成本资金置换条件的典型项目,由投资主管部门会同项目单位和银行逐一策划融资方案,“一项目一策”制定工作台账,协同运用财政金融工具,降低项目建成运营成本,提升整体收益水平。

要让项目“贷得到”,关键还得“谋得准”。在提高政府谋划储备项目的融资可行性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强化市级统筹,注重资源肥瘦搭配,引导支持银行金融机构提早介入项目谋划和前期工作,对标重大战略、规划和投向领域要求,找准政府和银行在项目谋划、资源禀赋和政策要求等方面的契合点,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时科学论证资源统筹搭配的可行性,从源头上提高贷款融资成功率。

此外,《若干措施》还强调,与政策性银行加强合作,将在建或投产运营项目的高息贷款置换为低息贷款,降低项目建设运营成本。分析称,这一举措直击企业融资痛点,通过政策性银行的低成本资金优势,有效减轻项目债务负担,是“降本增效”的务实之策。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刘兰兰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