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汽车行业AI热潮之下,作为“车企国家队”的东风汽车,也在智能化赛道抛出了自己的杀手锏。
上海车展期间,东风汽车加快智能化跃迁,正式发布“天元智能”技术品牌,构建了“一核双基双元”智能化技术体系。此次发布的“天元智能”,是东风汽车在智能化新赛道上为用户打造的超级安全、超级智能的技术品牌。
东风这波智能化“操作”有点猛
在“天元智能”技术品牌之下,东风汽车构建了“一核双基双元”智能化体系。简单来说,一核是以企业级太极大模型为核心,双基是天元电子电气架构和天元OS为技术基础,衍生出天元智驾与天元智舱“双元”应用。对于用户来说,感知最明显的将是太极大模型、元天智驾、天元智舱,因为这是最贴近用户日常的三大智能化技术。
凭借 “太极大模型”,东风希望持续推进汽车进化为用户“智慧出行伙伴”。更重要的是,太极大模型是面向企业运营的全场景应用,能够深度适配业务场景、垂直整合企业全价值链数据,将 AI 能力深度赋能运营、制造、生态等全流程场景,驱动运营效能和生产力跃迁。从效能提升来说,该模型已实现新车研发周期缩短35%、生产产能利用率提升30%,并通过云端实时监测技术将车辆健康诊断准确率提升至90%以上。可以说,这种全栈自研的大模型不仅优化了企业内部流程,还为车辆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提供了底层支持。
天元智驾通过T100至T1000四个级别方案,提供了从高速NOA辅助驾驶到L5级无人驾驶的全栈方案,以确保可靠性、安全性。对于现阶段的智能辅助驾驶,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常委尤峥在发布会上明确表态:“守护生命线,才能回归造车本质。”而天元智舱融合了千亿参数规模,在全系接入Deepseek和豆包等人工智能系统以后,成功构建了“视觉、语音及生物感知”技术,可以精准识别用户意图并主动推荐服务,打造更好的智能化出行体验,为用户带来超懂你的“第三生活空间”。
能否找到攻克“缺芯少魂”的国产化路径?
芯片取得突破、加上操作系统生态共建的持续进化,是东风汽车攻克“缺芯少魂”的国产化路径给出的“解题”方法。
去年,东风汽车研发总院牵头研发的中国首个完全国产自主可控高性能车规级MCU芯片--DF30正式发布,这标志着中国汽车芯片取得了重大突破,不但进一步填补国内行业空白,也降低了对进口芯片的依赖。
结合天元OS的开源策略,东风构建起兼容国际主流芯片与地平线、黑芝麻、芯驰等十余款国产芯片的硬件生态,因为东风深知,操作系统的持续进步必须形成车企、供应商、芯片伙伴等开放共享的产业生态。
另外,东风牵头与腾讯、中信科等14家合作伙伴开展战略合作,共建了创新联合体,有助于加速AI、低空经济等前沿技术落地。而由创新联合体单位研发的高边驱动芯片已经在东风汽车新能源车型上正式量产搭载,这正是说明以东风汽车为代表的一批国家队正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
在“自研+共创”双轮驱动下,东风找到了中国汽车攻克“缺芯少魂”的技术路径,更推动了中国车企从“技术追随者”向“标准定义者”转型。天元开源OS与国产芯片适配方案,也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路径,加速全产业链协同创新。
作为车企“国家队”,东风汽车此次推出的“天元智能”技术品牌,通过技术自研、生态开源、安全筑基与用户导向的多维创新,不仅提升了自身在智能化赛道的竞争力,更通过技术普惠和行业协同,为行业提供了可参考的范本。有业内人士称,东风此举在推动中国从“汽车制造大国”向“智能化定义者”的角色转变上,起到了重要作用,这将是重塑中国汽车产业智能化格局的关键举措。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梁罗喆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湾财直击2025上海车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