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在2025中国物业服务力暨品牌价值研究成果发布会上,深圳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克而瑞物管联合万科物业,共同发布行业首份《智慧社区创新与实践研究报告》。
报告指出,万科物业“人+机器+远程运营”的物业服务模式已在全国3000多个小区落地,基本覆盖居民生活的所有服务触点,引领行业智慧化探索。
克而瑞物管专家张兆娟认为,这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社区治理模式的革新。
在小区打造“AI大脑”
《报告》指出,智慧社区建设面临一系列难题,迫切需要可落地的解决方案。万科物业在全国3000多个小区,投入了AI摄像头、出入通行、自助客服、设备传感器(消防、电梯、用水等)等相关的智能设备,完善网络和各类数字化平台研发,搭建起统一运营的智慧服务平台,管理和监督现场的服务质量。
为保障物业服务的标准统一,万科物业相关产品负责人表示,搭建小区现场的数字化基础设施,远程实时监督服务,构建起“人+机器+远程”高效服务模式,是万科物业智慧社区长效运营的基石。
去年开始,万科物业在小区打造了“AI大脑”(即灵石边缘服务器),自动整合所有智能设备的数据,24小时监测小区人员、车辆、安全、环境、客户服务等动态。一旦出现异常,系统迅速识别发出预警,同时分析解决方法,通过智能工单系统快速安排合适人员处理,将整个服务流程编织到一张高效运转的网内。过去的人工巡检需30分钟以上,而“AI大脑”在5秒内就能发现问题,进一步提升了服务效率,确保问题无遗漏。
图:万科物业在管小区的“AI大脑”自动识别出周边的陌生人
满足住户300余项生活需求
《报告》强调,智慧社区建设需落到实处。万科物业聚焦安全、生活、环境、服务响应和社区氛围五大领域,将智慧服务融入300余项小区触点。
深夜,广州腾飞中新里小区的“AI大脑”(即灵石边缘服务器)发出紧急预警:周边摄像头捕捉到一名陌生人在小区旁徘徊。系统提示,需先排查该人员身份,判断其是否会给居民带来安全风险。若存在风险,应立即驱赶并录入其身份信息,以备后续防范;若无风险,则引导其离开小区或找到正确的方向。
“AI大脑”不仅在安全防护上表现出色,还时刻监督着小区的每个角落。摄像头识别机动车违停,通行设备显示异常访客进入小区,传感器监测到电瓶车棚温度过高……从发现状况,到分析具体问题,给出解决方案,再到自动连接智慧工单,安排合适的人员处理,整个流程在20分钟内高效完成。
此外,万科物业通过智慧服务平台,引入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用水安全、排污堵塞和电梯安全,保障居民生活无忧。借助智慧物业服务机凤梨一号和“住这儿”APP,提供24小时服务,快速响应居民需求。同时,采用智能清洁设备提升保洁效率,精准绿化养护节约资源,营造整洁、舒适的社区环境。
为突破智慧社区的技术困境,万科物业还探索在部分小区试点推出“智能物业经理”和“AI管家”等创新产品,将AI大语言模型应用到物业场景中。“AI管家”能随时响应居民的咨询和诉求,即使遇到管家人员变动,新管家也能借助 AI 分析历史聊天记录,快速了解居民情况,无缝衔接服务。
报告披露,万科物业在智慧社区建设领域取得显著技术成果,已累计获得71项专利和259项软件著作权,为智慧社区建设提供了基层实践样本。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王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