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0项不予采纳,广州市教育局公布中考改革意见结果反馈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教育
原创2025-04-27 19:45

南都讯 记者杨晓彤 4月27日,广州市教育局公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广州市教育局关于2027-2029年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2027-2029年广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与健康科目考试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结果反馈的公告。(详细公告请点击https://jyj.gz.gov.cn/hdjlpt/yjzj/answer/42325)其中,不予采纳的意见有:英语分值适当降低分值;保留历史、道德与法治分值;道德与法治和历史科目采取开卷考试形式进行等。

市教育局通过官方网站、邮箱及市民热线等渠道共收到意见186条,同类型意见合并后为9类29项。经研究,在29项意见中,采纳8项,部分采纳11项,不采纳10项。此外,有32条不属于本次征求意见内容,另行研究。

不采纳10项

市教育局:维持梯度志愿有利于学校生源相对均衡

10项不予采纳的意见为:

1、“英语分值应适当降低分值,以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及应用趋势”不予采纳。市教育局表示,不采纳的理由为:关于英语分值,本次英语分值适当提高,一是落实新课标中英语学科的相关要求。二是与新高考分值结构相衔接。三是语言能力是核心素养提升的基础载体,英语能力的提升有利于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学习、应用、开发等能力的提升。四是符合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导向。

2、“保留历史、道德与法治分值”不予采纳。关于道法、历史科目。本次改革吸收和借鉴国内一线城市经验,适当减少道法、历史科目的分值占比,适当减少道法、历史科目中识记类知识的考查,有助于缓解道法、历史科目机械记忆类内容占用学生精力过多的问题。

3、“化学作为理科基础学科,分值调整可能会影响初中教学和高中学段衔接”不予采纳。关于化学学科,由于化学仅初三年级开设一年,且基础知识部分偏重记忆的内容较多,适当减少化学科目中识记类知识的考查,更符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课程标准设定的课时、课程容量和课程改革方向的要求。

4、“道德与法治和历史科目采取开卷考试形式进行”不予采纳。市教育局表示,新中考改革2021年起改为全闭卷考试,经过4年实践表明全闭卷考试对教学起到较好的引导作用,更真实反映学生学习水平,更有利于与高考政治全闭卷的考试方式相衔接。当前教学已适应全闭卷考试模式,更多教学时间用于核心素养培养,减轻学生因开卷备考整理大量参考答案的负担。关于考场管理,我市经过开卷和闭卷实践对比,全闭卷考试的考场管理更有利于考试公平公正。

5、“取消户籍限制,完全实现同分录取”不予采纳。

6、“将公办普通高中随迁子女录取比例上限从20%提高至更高”不予采纳。

市教育局表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考虑不同市民群众需求,结合广州市公办普通高中的承载能力,综合考虑户籍政策和随迁子女升学需求,拟适当提高公办普通高中招收随迁子女的比例上限至20%,比例下限8%保持不变,即进一步提升随迁子女升读公办普通高中的机会。

7、“要求2025年中考立即执行新政策”不予采纳。

市教育局表示,考虑到2027年参加中考的考生现阶段已入读初一,为保障学生、家长、学校尽早知悉并做好备考准备,广州市制定了新一周期的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政策文件,目前初一学生按照新课标进行学习,与中考改革并无冲突。

关于“准备期”和配套措施,在课程衔接方面,现行初中课程自2022年起已全面对接新课标要求,各校在核心素养培养、跨学科实践等方面已有三年系统实践。对现初一学生而言,其整个初中阶段(2024-2027)的教学设计均基于新课标框架,与改革方向具有内在一致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在教学资源配置、教师专项培训、教研共享、课堂提升上也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改革平稳过渡。

8、“随迁子女也可参加名额分配批次”不予采纳。

市教育局表示,广州市作为超大城市,我局在出台政策时综合评估广州市高中承载能力,广泛听取和吸纳各方面意见建议,审慎研究随迁子女入读政策,通过持续提升高中学位数量、优化学校随迁子女招生比例(公办普通高中招收随迁子女的比例本次调整上限至20%),按照稳步、有序、渐进的方式推进随迁子女入读广州市学校相关工作,切实做好户籍生和随迁子女入学权益保障和平衡。

9、“改为平行志愿”不予采纳。

市教育局表示,维持梯度志愿一是有利于学校生源相对均衡,呈现省、市、区属各校“百花争妍”活力。二是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中提出的克服“唯分数”痼疾和淡化竞争的要求,避免分分计较和过度竞争,更真实反映考生的平时学业水平。三是当前规则自2021年以来已实行4年,进入平稳期,录取规则连贯稳定有利于2025、2026年中考政策的延续和平稳推进,并实现2027—2029年中考政策的有效衔接。四是根据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督学顾问、高校专家、区教育局代表及省、市、区属学校代表、家长代表的座谈调研,11个区教育局、除个别与会代表外均支持保持目前模式。

10、“提高体育分值占比”不予采纳。根据省教育厅相关要求,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成绩计入广东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总分,按占录取计分科目总分的8%计算。按广州市中考总分810分计算,目前的体育70分已达到相关要求。

采纳8项

市教育局:将明确随迁子女往届生的报考范围

采纳的8项意见为:

1、语数英是基础学科,分值提升符合高考改革方向。

2、支持数学加分,强调对理科思维培养的重要性,符合国家科技战略需求。

3、英语分值提高有助于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广州城市定位匹配。

4、道德与法治和历史科目维持闭卷考试,通过命题改革减轻负担,如减少机械记忆题。

5、未明确随迁子女往届生的报考范围,建议进行明确。市教育局表示,将在正文及配套文件中明确随迁子女往届生的报考范围。

6、在名额分配招生方面,将更多学校纳入。

7、维持梯度志愿,降低滑档风险。

8、建议调整体育综合知识测试成绩评定方式和体育课成绩。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