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梁艳燕 在人工智能深度赋能教育、新课标全面落地的背景下,语文教学正经历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的转型。2025年4月27日,“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单元整组’教学模式专题研讨会暨全国第十届小学‘语文整体改革’项目年会”(以下简称“会议”)在广州正式启幕。会议以“大单元任务教学重构课堂逻辑,AI技术助力全链条素养提升”为主题,吸引了教育局领导、教研员、校长及一线语文教师近400人齐聚花城,共探语文教育创新路径。
会议以专家报告引领方向,碰撞前沿理念。特邀全国知名专家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如杨春生(深圳市福田区教科院原副院长)解析《新课程视域下项目式学习的理念与策略》,强调跨学科任务设计对学生综合素养的促进作用;冯琛莉(浙江省特级教师)以《生成式AI赋能小学古诗教学优化策略与实践》为题,结合《芙蓉楼送辛渐》AI教学课例,展示技术如何深化古诗情感理解;段正山(语文整体改革课题组核心成员)提出“双减”背景下小学习作教学应构建“实”体系,夯实学生表达根基。
其中,杨春生分享了项目式学习五大特点。在真实的项目背景下进行学习学生们的主动性会被解决问题的需求所激发;学生成为研究者;教师要促进学习;项目式学习的核心是过程,而不是好分数;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以学生作为主导,用更开放的、创造性的、创新的学习模式来替代死记硬背的学习。
他引用了美国斯坦福大学最新研究报告关于在校大学生三大问题,来提醒老师们在使用AI优化教学流程的同时,也要注意使用AI的边界感。
第一,由于过度依赖AI工具来写报告做作业,已经有87%的大学生不会再去先建立知识的逻辑链条去解决问题,他们直接把问题输给AI,3秒钟能得到答案。
第二,人的大脑的神经触突之间的连接,每年减少12万亿次的机会。
第三,由于大量的方案都是借助AI做的,所以重复率达到了87%,接近90%。而在非AI时代,只有31%。
怎么克服AI带来的弊端?杨春生认为,有两个关键点。第一,拿起笔,把你的思想用笔来写出来,而不是用电脑来记录。第二个是断网断电,每周要有若干个小时是断网断电的,保证你有独立思考的时间。
广云外国语学校的刘佳老师以游戏化任务激发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此外,会议还聚焦“单元整组”教学模式,通过大单元任务设计整合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环节,结合AI技术优化教学流程,助力学生核心素养进阶。来自全国多所名校的教师呈现9节精品课例,涵盖低段识字、群文阅读、AI古诗教学等创新课型:来自广云外国语学校的刘佳老师以游戏化任务激发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兴趣,贵州的卢国群老师则以问题链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度思考,还有老师利用AI技术还原古诗意境,助力学生沉浸式体验诗词背后的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