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幸福航空取消五一假期前所有航班”的消息引发热议,有不少消费者反映投诉无人受理。4月28日,幸福航空官网已无可预订机票,客服电话持续忙线中。近年来,幸福航空屡陷债务争议。西安国资委曾要求幸福航空加速理清债务总额及债务类别。
南都记者查询获悉,该公司卷入了57起劳动合同纠纷案,曾因未足额发放劳动报酬被员工起诉并赔偿超30万,还有曾任纪委书记职务的高管与其对簿公堂。
幸福航空。
屡陷债务危机争议
南都记者注意到,近段时间以来,社交平台上针对幸福航空的投诉不在少数。有消费者称,“联系客服打不通,耽误行程”“幸福航空拒绝提供非正常航班所应该提供的服务”。还有网友表示,“航司问题导致多次改签,赔偿至今未落实”。
此前曝光于网络的截图显示,4月27日,幸福航空官网刊出《关于幸福航空官网及微官网不正常航班延误证明功能暂停的通知》,称公司官网及微官网近期进行优化升级,系统暂停不正常航班延误证明功能,有开具不正常航班延误证明需求的旅客,请联系客服电话办理。
不过,上述通知目前已不可见。28日,南都记者登录幸福航空官网订票系统发现,4月28日至30日时段内已无可预订机票。随后,南都记者多次拨打幸福航空官方客服以及工商信息中公示的联系方式,均提示忙线。
近年来,幸福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幸福航空公司”)屡次陷入债务争议,还被曝出存在长期欠薪等情况。
南都记者注意到,2024年11月5日,西安国资委官方公众号发布文章称,市国资委赴幸福航空开展专项调研活动,要求幸福航空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紧盯航空主业,充分整合资源,不断提升公司安全治理能力,同时要加速理清债务总额及债务类别,为后续引进战略投资夯实财务基础。
文章还称,“西安航投要将统筹解决幸福航空经营困境这一重点问题纳入发展规划,尽快实现幸福航空可持续发展。”
卷入多起劳动合同纠纷
南都记者查询裁判文书网获悉,幸福航空公司涉及到57起劳动合同纠纷案。
一份发布于2023年3月的民事判决书显示,2021年11月1日,该公司员工张某以未足额发放劳动报酬为由,向公司发出被迫离职通知书,要求与幸福航空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幸福航空公司于次日签收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纸质版原件,但未支付2021年度防暑降温费以及2021年10月工资。张某遂将幸福航空公司诉至法院。
法院经审理认定,幸福航空公司应支付经济补偿金及拖欠工资,判决其支付张某2021年10月工资19497元及相应防暑降温费,并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30.2万元。
此外,2023年,曾担任过幸福航空公司党委书记和纪委书记的李某亮,因向公司讨要2019年和2020年一季度未发的绩效奖10.8万元未果,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陕西省咸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民事判决书显示,幸福航空公司在2019年局方安全考核工作中不达标,包括李某亮在内的公司管理者、责任人、签字人都不符合当年安全绩效工资的发放条件。法院判决幸福航空公司向李某亮支付2020年一至三月绩效工资6万元。
官网信息显示,幸福航空于2008年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发起组建。2018年11月,陕西省、西安市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签署协议,西安航空航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对幸福航空进行重组,成为幸福航空控股股东。目前,幸福航空公司是全球最大且唯一形成商业规模的国产民机运营商,拥有25架新舟60飞机,5架波音737-800飞机,员工1000余名。
采写:南都记者 冯奕然 实习生 王岑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新消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