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优品中华行:广东破局关税战,多家电商助力内销转型

南方都市报APP • 商业消费
原创2025-04-28 16:19

全球贸易格局在多重风险中震荡。美国对华高额关税政策加码,叠加地缘政治冲突和供应链重构压力,我国外贸企业面临严峻挑战。

在此背景下,4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明确表态:“将加快推动内外贸一体化,支持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市场。

”作为全国外贸“顶梁柱”的广东,正以“外贸优品中华行”为突破口,联合京东、唯品会等电商平台,探索“政策+市场”双轮驱动的转型之路。  

图片

4月19日,第137届广交会。南都记者 冯宙锋 黎湛均 梁炜培 张志韬 摄

关税变动下的广东

广东是我国外贸第一大省。数据显示,一季度广东进出口2.14万亿元,同比增长4.2%,增速高于全国2.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34万亿元,同比增长1.4%;进口7981.5亿元,同比增长9.3%。

面对国际贸易环境最新变化,广东省作为全国首批内外贸一体化试点省份,2025年持续推进《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14条措施,涵盖税收减免、金融贷款和标准对接。

省级层面联合金融机构推出“内销贷”专项贷款,并设立“粤贸贷”支农支小再贷款专项额度100亿元,支持外贸领域信贷投放,直接降低企业转内销资金成本。

图片


“外贸优品中华行”广东首站告捷

4月18日,商务部主导的“外贸优品中华行”广东站启动,首日多家外贸企业与采购商达成意向成交额6.8亿元。

活动现场,京东集团、淘天集团、唯品会、华润万家、广百股份等12家国内采购商代表分别就助力外贸优品拓内销发布支持政策及举措,纷纷开辟外贸优品绿色通道,搭建线上线下联动平台。其中,作为国内电商平台龙头企业,京东积极响应,宣布设立2000亿元专项采购资金,启动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

4月24日上午,茶山举办AI毛绒玩具新品首发会暨毛绒玩具产业集群发展推介活动,对茶山玩具企业生产的首批AI潮玩进行集中发布。同时,为应对国际市场波动,帮助毛绒玩具企业出口转内销,现场茶山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与京东超市婴幼童玩具业务部进行了京东毛绒玩具出口转内销采购签约仪式。

在珠海市商务局组织的供需对接会上,汇聚了200多家外贸企业、直播MCN机构、电商平台、大型商超以及多位直播达人,通过主题分享、案例剖析、供需对接等形式,搭建线下线上联动平台,帮助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据统计,活动当天共促成上百家外贸企业与现场渠道商初步达成30多亿元合作意向。

电商平台的即时响应

南都·湾财社记者获悉,近日,京东宣布设立2000亿元专项采购资金,启动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截至4月14日,已对接3000家外贸企业。

图片


京东相关负责人表示,上述举措受到了广大外贸企业的关注,并有大量企业进线问询,“这个数字每天都在快速上升”,为此京东同步开启了包含服装鞋帽、消费电子、家用电器、家居日用、箱包皮具、玩具乐器等数百种品类的选品工作。上述负责人表示,“对于外贸商家的需求,我们设立了7X24小时的线索收集反馈小组进行及时处理和反馈。”

京东将依托自营模式和供应链能力,安排专业采销队伍驻点办公,直接采购外贸企业的优质产品,并开设外贸优品专区,通过流量倾斜、全渠道营销支持,加快打开销路,防止低价内卷。针对入驻京东的外贸商家,京东也将提供密集培训,加大补贴及各类资源支持,帮助商家快速拓展国内市场。同时上线了外贸优品专区,以及“出口转内销”店铺和商品识别标签,能够给消费者清晰的指引,进而为商家提供流量倾斜。

图片


唯品会宣布将为外贸服装出口受阻企业设立入驻绿色通道,在该通道机制下,服装外贸企业的审核入驻速率将大幅提高。同时搭建线上销售专区,在营销活动方面,唯品会将在“618”“双11”等电商大促活动节点,为外贸服装企业提供定制销售方案支持。

4月9日,华润万家推出四大举措,一是为优质外贸企业开通内销“直通车”,使好商品以最快速度上架。二是匹配不同企业产品定位,分级分类在旗下2000余家精品超市、综合超市、社区超市落地。三是将联合优质外贸企业开发自有品牌。四是将通过旗下商贸公司,提供“代理+经销”双引擎。

4月15日,广百股份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将积极挖掘更多本土优秀企业的供应链资源,联合外贸转型企业开发自有品牌,探索开设外贸产品内销展区,利用自身平台优势与会员优势,为更多出口转内销的企业和品牌提供展示和销售机会。

专家:涉价格、营销等系统性调整

惠州市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协会的党支部书记、秘书长龚平认为,目前我国外贸企业呈现差异化发展态势:在制造业配套领域,以关键部件和零部件生产为主的企业面临显著转型壁垒,这类企业受制于国内外市场在产品设计规范、材料应用标准、规格参数体系及定价机制等方面的结构性差异,其产能转换存在系统性障碍,转型窗口期较常规制造企业更为紧迫。

龚平指出,外销体系与内贸市场的衔接并非简单转换,涉及价格体系重构、营销网络重建等系统性调整过程。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副教授王遐昕认为,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中国外贸企业有两个主要出路,一是转战其它海外市场,二是出口转内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王遐昕建议,从政府层面看,可以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如扩大出口退税覆盖范围,优化加工贸易内销缓税政策,降低企业转型成本等。

王遐昕与合作者的一份关税战对中国出口企业影响的研究也提出建议:完善销售渠道和拓展销售网络,优化品牌建设和供应链管理,扩大出口退税覆盖范围,优化加工贸易内销缓税政策,降低企业转型成本等,来共同应对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

商务部施策,加速内外贸融合

4月28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介绍,针对受国际贸易环境影响较大的企业,商务部联合发改委等部门近期推出"拓内销、促一体化"政策,核心举措聚焦"三增三减": 三增是指政府强化财政投入、金融机构扩大信贷规模、保险机构提升内贸险覆盖率。三减是通过对困难企业减免房租、展位费和流量费,降低企业内销成本。  

在金融支持方面,商务部将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引导金融机构定向支持小微外贸企业,并优化汇率风险管理工具。同时,重点推动汽车、家电、3C等外贸产品对接国内"以旧换新"政策,激活消费市场动能。  

同时,随着海南全岛等15个新增跨境电商综试区落地,全国综试区总数达178个。盛秋平强调,将通过"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与综试区联动,打造百个数字化外贸产业基地,构建"跨境电商+产业带"协同发展的新型生态体系。  

在这场转型攻坚战中,广东实践的核心逻辑显示:应对关税战不能止于市场转移,更需通过政企协同、渠道重构和数字赋能,实现从“被动防御”到“主动升级”的转变。

 

统筹:马建忠

执行统筹:黄驰波

采写:黄驰波 邱康正 王蕾娜 孔学邵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