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品牌伯希和赴港IPO,腾讯为第四大股东,曾陷命名争议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时尚志
原创2025-04-28 22:56
图片

4月28日,户外品牌Pelliot伯希和户外运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伯希和”)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计划主板上市,中金公司、中信证券为其联席保荐人。

图片

伯希和成立于2012年,定位为中国高性能户外生活方式品牌,致力于倡导“奔赴自然”的新户外生活理念。品牌灵感源于“伯牙抚琴,高山流水”的故事,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融。招股书显示,公司致力于提供高性能的户外服饰及装备,突破户外服饰的极限。公司通过旗舰品牌伯希和品牌为各种户外活动、运动健身及城市通勤提供广泛的产品,涵盖服装、鞋类以及装备及配饰。伯希和为2024年中国内地同行业顶尖企业中增长最快的高性能户外服饰品牌。

图片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2年至2024年,伯希和净销售额以122.2%的年复合增长率由3.51亿元增至17.33亿元,营收由3.78亿元增至17.6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15.86%。同期,毛利率由54.3%升至59.6%,经调整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达232%。按2024年零售额计算,伯希和已成为中国三大高性能户外服饰品牌之一,市场份额达5.2%。

图片

招股书显示,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伯希和收入分别约为3.78亿元、9.08亿元、17.66亿元人民币;同期,年内溢利分别约为2431.1万元、1.52亿元、2.83亿元人民币。

图片

自成立以来,伯希和完成两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腾讯、启明创投、创新工场等知名机构及地方国资。2025年3月,腾讯完成对伯希和3亿元投资,IPO前持股10.70%,为伯希和的第四大股东、最大机构股东。截至最后一轮融资,伯希和估值约28亿元人民币。

产品布局方面,旗舰品牌伯希和以冲锋衣作为市场突破口,研发出不同的外壳及内胆面料组合,满足用户在户外活动、城市通勤以及运动健身等多种场景下的需求,成功将其打造为品牌标识的基石。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累计销售约380万件冲锋衣,销量CAGR达144.0%。除此之外,还拥有种类繁多的产品组合,面向男女老幼等广泛客户群。服装及鞋类为主要产品类别,占总销售额的大部分。截至2024年12月31日,伯希和品牌的服装及鞋类产品包括572个标准产品单位(SPU)。

渠道布局方面,目前主要以直接面向消费者(DTC)的多渠道模式及通过分销网络销售产品。利用主流电商平台和内容平台的影响力,2022年至2024年实现线上DTC销售收入从3.31亿元增长至13.51亿元。根据天猫、淘宝公布的排名,2024年天猫双十一购物节期间,伯希和品牌在户外活动、登山、露营、旅行等品类的户外品牌累计总商品交易额(GMV)排名第三。截至去年底品牌已在中国内地建立百余家门店,线下DTC销售收入从2022年的730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1.69亿元。

图片

2020年,公司引入韩国街头帆布鞋品牌Excelsior,该品牌授权公司于中国市场营运,成为伯希和在户外鞋类领域持续深耕的重要催化剂。

技术研发反面,公司表示于2013年成立的专有技术平台PT-China平台是产品开发过程的基本支柱,致力于户外服饰领域的科技创新。在过去的十年中,该平台成功孵化许多专有科技,包括STORM BREATH防水透湿科技、STORM SHIELD风盾科技等,使材料科学、功能设计和性能解决方案得以持续进步,成为公司研发活动的主要引擎。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研发支出从1360万元增长至3150万元。

据南都此前报道,此前有不少网友发帖质疑“伯希和”品牌来源及释义,网友声称“伯希和品牌的创立是为了纪念法国探险家保罗·伯希和,而此人劫走了敦煌大量文物”。4月25日,“PELLIOT伯希和”官方客服人员向南都记者否认道:“我们品牌跟法国人伯希和是没有任何关系。”据悉,伯希和并未在招股文件中主动披露有关“品牌命名争议”的相关风险提示。从资本市场惯例来看,一旦涉及到敏感历史争议,且可能对品牌声誉造成实质影响,若未充分披露,存在潜在信息披露义务风险。此前报道:户外品牌“伯希和”被指名称系纪念劫走敦煌文物者!客服回应

天眼查显示,“PELLIOT伯希和”所属企业为伯希和户外运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北京。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12月24日,注册资本6732.16万元,登记机关为安徽省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要经营范围包括帐篷、睡袋、登山器材、防寒服装、鞋帽、羽绒及羽绒制品等。

近年来户外服饰行业发展迅猛,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中国内地高性能户外服饰行业的零售销售额由2019年的人民币539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人民币1027亿元,CAGR为13.8%,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人民币2158亿元,2024年至2029年的CAGR为16.0%,成为功能性服饰市场中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之一。

南都记者 王欣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体育品牌潮观察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