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率是头部企业4倍,“零食第一股”来伊份去年却由盈转亏

南方都市报APP • 政商数据
原创2025-04-29 16:27

“零食第一股”来伊份迎来上市以来最大规模的业绩下滑。4月28日晚间,来伊份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年报显示,来伊份2024年全年营收为33.70亿元,同比下降15.25%,归母净利润为-7526万元,较上年同期由盈转亏。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0.48亿元,同比下降1.23%;归母净利润为1243.57万元,同比下降79.72%。

横向对比万辰集团、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休闲零食上市企业的2024年年报可以发现,来伊份的营收、利润及增速均远落后于同行,其中以量贩零食为主营业态的万辰集团、鸣鸣很忙增速领先行业。另一边来伊份的利润率却高达40%,对比万辰集团2024年毛利率为10.76%,近期提交招股书的鸣鸣很忙2022-2024年期间的毛利率稳定在7.5%~7.6%区间。

截至4月29日收盘,来伊份股价为12.86元/股,总市值43.07亿元,较最高值已蒸发约137亿元。 

图片

 

主营业务下滑16.52%,各类产品营收全线下滑

来伊份为施永雷和郁瑞芬夫妇2001年在上海创立。2016年,来伊份正式挂牌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被称为“中国零食第一股”。

但上市后不久,来伊份便遭遇了增长瓶颈。2023年,来伊份迎来上市之后的首次营收下滑,当年营业收入39.77亿元,同比下降9.25%;归母净利润为0.57亿元,同比下降44.09%。

2024年,来伊份营收、利润下滑幅度均达到最大。其中公司主营业务收入 32.10亿元,同比下降16.52%;毛利率 38.81%,比去年减少1.94个百分点。

图片

按区域来看,主营业务在华东地区的收入为29.30亿元,同比减少14.96%,华东地区毛利率为40.76%,比上年减少2.03个百分点。华东地区向来是来伊份的“大本营”,2024年却面临业绩“滑铁卢”,值得关注的是,即便下滑了2.3个百分点,来伊份在华东地区的毛利率仍维持在40%以上,比线上渠道高出20个百分点。

此外,华北地区营业收入为0.34亿元,同比增加3.63%;华南地区营业收入为0.15亿元,同比减少22.46%;其他地区营业收入为0.19亿元,同比增加2.23%。

从产品来看,坚果炒货及豆制品、肉制品及水产品、糖果蜜饯及果蔬、糕点及膨化食品的营业收入和毛利率均出现下滑,其中营收下滑幅度最大的是肉制品及水产品。

图片

一年减少600家门店,电商营收跌幅最大

按销售模式来看,在来伊份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中,门店零售收入20.20亿元,同比减少21.39%;加盟商批发收入 7.60亿元,同比增加3.92%;特渠收入 2.18亿 元,同比增加1.30%;电商收入 2.12亿元,同比减少35.54%。值得关注的是,电商渠道不仅营收跌幅最大,毛利率也减少了4.56个百分点。

图片

来伊份在财报中表示,公司持续推动“万家灯火”战略,一方面优化单店盈利模型,主动调改部分社区店、特通店、商场店,同时推出生活店模型,并创新业内首家仓储会员店;另一方面拓宽品牌认知度,加强全国加盟推广力度,持续调转直营门店。

据悉,早在2017年,来伊份就提出“万家灯火”计划,意在大力推进加盟业务的发展来强化市场覆盖,进而向全国市场完成扩张。根据此前规划,来伊份预计2023年实现10000家门店的规模。

然而2023年以来,来伊份不仅“万家灯火”仍未点亮,全国门店总数却一路下滑。2024年期间,来伊份共减少了600家门店,其中包括425家直营门店、175家加盟店。

图片

财报表示,营业收入变动的原因主要系公司部分区域门店收入下降且对部分低效门店进行调整导致直营收入受影响同比下降,当期收入有所下滑。南都记者梳理发现,2021年以来,来伊份门店的年均收入呈现逐年下滑,2021年、2022年、2023年的单店年均收入为81.62万元、75.81万元、69.74万元,2024年降至65.48万元。

门店数量及营收下滑的背后,来伊份在销售模式上或存在诸多“套路”,由于客单价太高而被网友称为“零食刺客”。今年“3·15”前后,南都记者接到多名消费者爆料称,在苏州、南京以及上海的来伊份门店购买零食,结账时店员表示可以送一些赠品零食,但买单后却发现这些所谓“赠品”实际上是收费的。对于上述情况,来伊份方面回复南都记者称,“公司已积极与消费者取得联系并妥善处理了,确保了消费者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但南都记者了解到,消费者在投诉后收到的反馈是店员误操作,给出原价退款的解决方案,且退款后商家将订单关闭,消费者无法查询到单号。>>>详见此前报道

此外,还有消费者爆料称,其在来伊份购买的散装称重零食,包装重量占比约14%,但是门店并未提前告知。在接到爆料后,记者走访来伊份一门店发现,其售卖的另一款零食同样存在包装过重的问题,包装物重量占比约1/3,但消费者不拆开包装根本无法了解商品净重。


营收规模持续掉队,毛利率是头部企业4倍

梳理零食行业上市公司年报可以发现,无论是营收、利润还是在增速方面,来伊份均出现明显掉队,营收规模与头部企业如万辰集团、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万辰集团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323.29亿元,较上一年度同比增长247.86%,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2.94亿元,同比增长453.95%,实现扭亏为盈。其中,量贩零食业务的营收达到317.90亿元,同比增长262.94%。

三只松鼠2024年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22亿元,同比增长49.3%;净利润4.07亿元,同比增长85.51%。

良品铺子2024年年报,公司营业收入为71.6亿元,同比下降11.0%;归母净利润亏损4610万元,同比下降125.6%;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7476万元,同比下降214.8%。

图片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4月28日,国内最大零食连锁品牌湖南鸣鸣很忙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鸣鸣很忙”)已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招股书显示,在过去的2022年、2023年、2024年,鸣鸣很忙的营业额分别为人民币42.86亿元、102.95亿元、393.44亿元。2022至2024年的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8150万元、2.35亿元、9.13亿元。

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来伊份在财报中称,由于部分城市消费下行及行业激烈竞争的加剧,对公司的市场空间和利润空间形成了压力。在业内人士看来,休闲食品行业竞争激烈,市场参与者众多,行业竞争不断加剧,尤其是量贩零食和电商渠道的冲击,导致来伊份在低价、下沉市场缺乏竞争力。

《2024休闲零食市场趋势洞察报告》,近一年线上零食市场呈现回暖趋势,销售额达到1365.1亿元,同比增长8.6%,销售同比增长26.8%,均价走低对销量有较大的提振作用,从而拉动零食市场整体销售规模。

2022年,三只松鼠推行“高端性价比”战略,而后19.9元10包“夏威夷果随心装”产品热卖抖音;2023年,一贯以“高端零食”定位的良品铺子先是通过设立子品牌的方式“降价”,随后良品铺子董事长、总经理杨银芬发布全员公开信,宣称旗下300款产品平均降价22%,最高降幅达45%。

当其他零食品牌都在官宣降价、渠道改革时,2023年12月,来伊份宣布将品牌Slogan升级为“新鲜零食来伊份,健康零食引领者”。“我们拒绝低水平的价格竞争,而是致力于增强产品价值,为消费者提供更高性价比和质价比的产品。”来伊份董事长施永雷表示。  

坚持“不打价格战”的背后,南都记者梳理发现,来伊份的毛利率远远高于行业其他玩家。其中万辰集团在2024年毛利率为10.76%,同比增幅为15.72%。‌良品铺子2024年的毛利率为26.14%,同比下降1.61个百分点。三只松鼠2024年毛利率为24.25%,同比提升0.92个百分点。鸣鸣很忙则主打“薄利多销”的量贩模式,2022-2024年期间的毛利率稳定在7.5%-7.6%区间。

反观来伊份2024年毛利率高达38.8%,其中华东地区业务的毛利率高达40%,接近万辰集团毛利率的4倍。 

 

三年减员近四成,创始人违规减持被处罚

业绩下滑之下,来伊份公司员工数量也在不断削减。年报显示,2024年来伊份在职员工总数为4590人,较去年底减少666人,较2021年底的7553人已减少2963人,减员39.23%。

回顾上市九年以来,来伊份的股价早已一落千丈,2022年末为21.40元,到2024年末跌至15.42元,截至4月29日收盘价为12.86元/股。

与此同时,来伊份股东违规减持套现的问题也依旧严峻。2024年4月18日,来伊份发布《关于控股股东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购回股份结果的公告》,公告显示,公司控股股东上海爱屋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屋企管”)于2024年3月28日收到上海证监局出具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后,承诺将以自有资金尽快购回违规减持的1.19%公司股份,并将购回股票所产生的收益全部上缴上市公司。

据上述公告,在2016年10月12日来伊份首发上市,爱屋企管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来伊份67.5%的股份。但从2016年到2023年5月22日,爱屋企管及一致行动人通过证券交易所的交易,累计净卖出来伊份股份2119.28万股,占该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比例为6.1851%,其中2023年5月22日,爱屋企管通过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方式卖出来伊份股份660万股,占该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比例为1.96%。减持总金额为9193.8万元。

作为来伊份持股5%以上股东,2023年5月22日,通过证券交易所的交易(卖出)累计幅度达到5%,超比例卖出来伊份股份1.185%(已剔除被动稀释0.1053%)。

监管局称,该公司依法履行了权益变动公告义务,但是,公司通过证券交易所交易累计幅度达5%时,未履行限售义务,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六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因此监管局决定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的监管措施。

南都记者梳理发现,爱屋企管及其一致行动人实际是创始人施永雷一家。公开资料显示,爱屋企管由施永雷持股80%,其妻子郁瑞芬持股20%。而该公司的一致行动人为施辉、郁瑞芬、上海海永德于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德永润域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迎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迎水巡洋 10 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其中,施辉是施永雷的儿子,也是上海德永润域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普通合伙人。而郁瑞芬除了是来伊份总经理外,还是上海海永德于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普通合伙人,以及上海迎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迎水巡洋10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唯一所有人。

除了违规减持外,爱屋企管还多次质押所持来伊份股份。公告显示,自2017年6月开始,爱屋企管多次进行股权质押操作,截至2024年1月5日,公司控股股东爱屋企管累计质押公司10.19%的股份,质押股份所获资金主要用于生产经营或偿还债务。

2025年3月20日,来伊份再次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爱屋企管质押1500万股公司股份。质押完成后,爱屋企管累计质押本公司股份数量为5680万股,占其持股数量的32.07%,占公司总股本的16.88%。

图片

截至2024年底,来伊份公司控股股东上海爱屋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1.77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2.62%,此外,郁瑞芬个人持股比例为3.2%,同时通过控股海永德于持股2.54%。 


南都记者 马宁宁 发自上海

 

编辑:甄芹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