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实施“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旨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数据显示,2030年我国成人、儿童超重肥胖率将分别达到 70.5%和31.8%。而肥胖症不仅影响个人健康,还会增加多种慢性疾病的风险。今年广东省二级以上医院的体重管理和肥胖症门诊设置率要达到50%,明年要达到80%以上,而广东省中医院也于近期开设了体重管理中心,以中西医结合的管理手段,为市民群众提供“一站式”科学减重和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
那么中西医结合减重的优势在哪?科学减重为何建议到医院进行专业评估?不同中医体质减重人群的饮食原则又是什么?哪些中医的特色治疗可以帮助改善体重?中医特色的膳食和茶饮有何推荐?
为了帮助更多人了解中医减重问题,南都《名医开讲》第二十三期邀请到了广东省中医院总院内分泌科主任魏华和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林嬿钊为大家带来一场以《中西医结合如何减重?》为主题的健康科普讲座,一起深入了解中西医减重的一系列妙招,本次直播获得15万+的关注!
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林嬿钊(左)、广东省中医院总院内分泌科主任魏华(中)和主持人曾姐姐(右)
“体重管理年”带来全社会的减重热潮,因此,判断自己是不是肥胖人群也成为体重管理的首要环节。魏华主任表示,判断是否超重的第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BMI指数,中国人群的正常范围是在18.5~23.9,如果低于18.5就是体重偏轻,超出了23.9就属于超重人群。第二个办法便是关注自己的腰围数据,如果男性超过85cm、女性超过80cm那就属于腹型肥胖。
面对如何减重,有人会选择高强度的运动,有人会通过极端节食的方式进行减肥,甚至有人盲目使用减肥药,但实际上要真正达到效果,最好是经过多学科的专业评估,并对因对症制定精准的减肥方案。而今年广东省中医院专门成立了体重管理中心,便是希望能以专业的评估手段助力大家科学减重。
魏华主任向大家介绍,广东省中医院打造的体重管理中心结合现代科技手段,通过提供中医组合拳、融合中西医诊疗技术、开展多学科协作管理,能够以全程健康服务模式为大家提供精准个性化的综合管理方案。
广东省中医院总院内分泌科主任魏华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中医也将人分为了9种体质,分别是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不同体质减重的方案也不同。林嬿钊主任表示,广东省中医院体重管理中心通过红外热断层扫描和经络评估等特色评估手段,结合量表、舌脉诊断与专家问诊,可以帮助大家精准辨识自己的体质和健康状况,通过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进行科学减重。她强调,“比如痰湿型体质需健脾祛湿,湿热型体质则要清热利湿,如果盲目节食或高强度运动可能适得其反。”
中医减重“组合拳”,专业指导告别盲目减肥
节目中,魏华主任和林嬿钊主任还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容易肥胖的六种体质人群,并表示每种不同体质的人群减重都有其个性化的饮食指导。与此同时,两位主任带来的宝藏秘方“五色均衡能量八宝粥”也引起了大家在线上的广泛关注。
魏华主任表示,五色意味着五种颜色,八宝的意思就是有很多种营养,而并非只有八种,其主要成分包括豆类、米类和果蔬类等,需要根据不同体质的类型进行选择。比如说胃口比较好的、湿热比较重的人群而言,绿豆就是一个非常主打的食品,荷叶冬瓜汤也十分推荐;对于痰湿型的人群则建议三豆消痰粥,其成分包括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陈皮和粳米。
关于当前热门的中医减重的传统疗法,林嬿钊主任指出,特色疗法也需要根据不同体质进行选择。比如说,湿热类型的人可以拔罐搭配刮痧;偏向气虚阳虚的则更多地选择灸法;而对于气虚的人而言,针刺法或者耳穴也是很方便的。林嬿钊主任总结道,“这些各种各样的方法,最基本的疗效原则都是通过疏通经络调整调理脏腑的功能,包括肠胃的功能来排除湿气,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从现代医学角度而言,就是增强代谢能力,改善内分泌来减少脂肪以维持体重和身形。”
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林嬿钊
中医特色疗法中除了讲究饮食,运动也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魏华主任向大家介绍,八段锦和五禽戏都是当前非常推荐的功法。魏华主任表示,肥胖并非一个简单的问题,它不是一个瞬间,而是一个漫长的阶段。向全社会进行体重管理的宣讲,其中很重要的便是希望成年人管好自己的同时,也带出更健康的孩子。
基于此,当前的儿童肥胖问题也十分值得关注,魏华主任指出,科学喂养比“胖墩福气”更重要,青少年减重需保证营养均衡,避免影响发育,“过度喂养会导致代谢紊乱,家长需遵循科学膳食指南,而非以‘吃饱’为标准。”
对于年轻女性,魏华主任指出,女性在减重的过程中需要更加注意营养均衡与循序渐进,营养方面要更注重优质蛋白。同时,每周不要超过1kg的一个减重速度,需要时时刻刻监测身体自身的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林嬿钊主任表示,产后的女性需要兼顾哺乳和气血调理,产后减重需谨慎。每个月的减重不要超过一斤,保证自身的营养跟小孩的喂养质量很重要。同时,产后的女性大多数会气血偏亏虚,要兼顾气血状态,保护好肠脾胃功能。林嬿钊主任强调,跑步等冲击性运动需要在产后6个月之后才能做。
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林嬿钊(左)和广东省中医院总院内分泌科主任魏华(右)
粉丝提问与专家解答
在直播过程中,两位主任也回答了粉丝们提出的各种问题:
Q:中医减重大概多久能看到效果?
A:这个因人而异。首先个人体质很重要,比如气虚型的减重效果是很好的。但还是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非越快越好,适应身体体质才是最重要的。
Q:戒糖是不是减肥的关键环节?
A:可能很多人对于糖的理解就是很甜的葡萄糖等,这些对于管理体重而言确实是一个严格的限制,但是不能戒糖,没有人可以做到真正的戒糖,比如碳水化合物在代谢过程中会转化为糖类。
Q:听说不吃主食呢就能瘦,但一吃呢就反弹,那到底该怎么样吃碳水呢?
A:这个也是和体质有关的,需要根据不同的体质来判断。有些人会容易反弹一些,有些人可能不一定会很容易反弹,或者是说碳水化合物的比例要根据人的具体情况来做调整。
Q:市面上的代餐粉蛋白棒能代替正餐减肥吗?
A:在一些特殊的减肥阶段有一些代餐品是可以使用的,主要是看其成分是否适合自己。因为不同肥胖类型所需要的能量比例都是不同的,同时代餐只能阶段性使用,不能作为长久的代替。
如果您错过了直播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观看内容回放
策划统筹:曾文琼
采写:南都记者 曾文琼
通讯员:陈佳佳、冯伟怡
实习生:周勤
编辑:曾文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