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青春”兴乡!清远构建全链条体系打造青年返乡创业生态圈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新文旅
原创2025-04-30 11:47

近日,2025年“创青春”广东“百千万工程”兴乡青年创业大赛暨清远市乡村运营青年人才创业大赛在清远职业技术学院举办,比赛活动中还颁发“清远市乡村运营兴乡青年联盟”牌匾。

乡村运营四大领域引流:共挖掘100个青年项目IP

图片

颁发“清远市乡村运营兴乡青年联盟”牌匾 陈伟毅摄

该大赛是清远市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依托“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的人才集聚势能,以“青年兴乡·产才共融”为主线,聚焦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需求,加快推动新型农业经营青年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该大赛聚焦联农带农、村集体经济、乡村文化/非遗运营、乡村城市引流四大领域,吸引众多有志于乡村运营的青年参加,共挖掘100个青年项目IP、选出6名乡村运营兴乡青年创业导师、孵化5个兴乡青年合作社、资助6个优秀兴乡青年项目、成立1个清远市乡村运营兴乡青年联盟。

该四大领域中,清远已涌现多个具有示范价值的项目。比赛现场,创业青年冀麒宇、刘子科、唐智闯进行青年创新创业项目展示。

图片

壮族壮锦非遗传承人冀麒宇   陈伟毅摄

90后壮锦传承人冀麒宇打造“非遗+三地活化+合作社+农文旅”乡村振兴新模式,带动乡村1000人增收和900多名青年就业。冀麒宇作为‌非遗传承人,通过文化IP激活传统村落,其通过多年的产学研相结合途径,间接带动2.5万名村民致富奔康。获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荣誉称号。

90后村党总支部书记刘子科从“归巢雁”成长为“领头雁”。通过“引才回乡、育才兴乡、留才富乡”,建人才链条盘活集体经济,创新构建“政企学研”四方联动机制,实现了“输血”与“造血”的有机结合。

90后青年‌唐智闯从环境艺术设计跨界乡村振兴,以“设计+农业+文旅”融合模式在清远阳山打造“山上”品牌的农场、苗圃场和咖啡店三大产业。跨界创客用新业态打通城乡市场,通过订单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和文创活动,带动日均超20人就业,并获评“广东省保障性苗圃场”,展现了青年创业者跨界融合、绿色发展的创新思维与社会担当。

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打造青年返乡创新创业生态圈

作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青年兴乡培育计划的重要实践,该大赛创新构建“政府引导+企业赋能+高校支撑+社会参与”四维联动机制,清远市各部门在该次大赛中展现出系统化推进青年创业的示范效应。

据介绍,团清远市委制定了《广东省职教城(清远)大学生创新创业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推出了《清远共青团“青链计划”:构建粤北青年人才全链条服务体系》,目标到2027年,推动并建成省职教城电商直播培训基地;面向职教城大学生开展“领头雁”培育项目,计划培训 1000 人次,重点培育50名“兴乡”创业青年;每年支持超300名青年搭建电商直播账号并取得中高级电子商务专业技能认证,培育50个活跃电商账号进行农文旅融合创业就业;邀请10000 名大学生走进乡村、走进工业园区,培养一批讲好清远故事青年大学生,推动职教城大学生了解清远、认识清远、爱上清远、留在清远,进一步提高省职教城大学生留清率;通过“揭榜领题”产教融合机制、“零息创业贷”特色路径,撬动超千万元资金、孵化367个创业项目,形成“高校青年入乡、技能人才兴乡、文化IP活乡”的粤北振兴新模式‌。

‌清远市农业农村局积极探索乡村运营“清远路径”,通过建立9011个乡村运营人才库、9829个资源库和3359个项目库,有效解决了“谁来运营”“运营什么”“怎样运营”三大问题。全市已谋划1147个乡村运营项目,实施推进655个,项目资金超17.95亿元,吸引6049名返乡人员,带动8.56万农户增收。

‌清远市供销社为参赛项目提供从生产到销售的一站式供应链服务,免费提供产品货源,探索打造贯通粮食和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全链条的“订单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电商直播”新模式,计划推动在省职教城设立10个“五大百亿农业产业”产品展销门店;全市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57万亩次,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额5.18亿元,销售五大百亿产业农产品6.5亿元。

采写:南都记者 肖阳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