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东莞市石龙镇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集群设计启动会议先后在举重博物馆四楼报告厅和镇政府三楼会议室举行,为百年老街中山路拉开现代设计赋能改造的序幕。石龙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炜、专家学者、设计机构代表等共同参会。
在举重博物馆四楼报告厅,会议对《东莞市石龙镇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项目建设方案》进行解读。随后,与会人员深入中山路开展实地调研。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专家顾问委员会召集人朱荣远在调研时指出,设计必须立足民生需求,切实解决居民在商业服务、交通设施等方面的难题,通过完善公共服务、提升居住品质等措施,塑造充满烟火气的宜居环境,以“东江人文地标 岭南活态名镇”为总体定位,努力将石龙打造成为东江历史文脉展示地、岭南传统文化延续地、多元建筑风貌展示区及粤港澳文化交流前沿。
随后,在石龙镇政府三楼会议室,张炜向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建筑设计所等八家参与集群设计的机构代表颁发证书。张炜强调,项目要以创新设计为驱动,将慢节奏的生活韵味与快节奏的商业活力巧妙融合,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共生,让街区既有市井生活的温度,又具蓬勃发展的商业活力,为地方未来文旅产业发展奠基。
现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随即发布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方向、技术标准与时间节点。在研讨环节,专家学者与设计机构代表围绕街区的保护策略、设计创新路径、社区参与模式等核心议题展开讨论,确保项目高效、合理推进。
石龙中山路。
据悉,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是石龙镇的文脉核心,作为东莞现存最完整的岭南骑楼群所在地,石龙镇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着百年商埠的烟火记忆。这里不仅诞生了东莞市首家邮局、电话局、银行等历史印记,还承载着孙中山大元帅府大本营(行营)、举重之乡等深厚历史记忆,更孕育了众多非遗项目,被誉为“东莞非遗第一街”。除此之外,作为东莞城镇化进程的见证者,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还留存着丰富的红色资源。2012年,中山路成为东莞首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
石龙中山路。
然而,历经岁月洗礼,这片承载城市记忆的街区也面临建筑风貌衰退、基础设施老化、商业活力不足等问题。2024年,石龙镇正式启动“东莞记忆·石龙镇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项目”,以5.5881亿元的总投资规模,开启历史文化街区的焕新征程。
目前,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集群设计已正式启动。何镜堂建筑创作研究院、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建筑设计所等8家国内知名设计机构受邀参与,围绕新街口、石龙精米厂旧址、太平路南入口、广发银行建筑、巡查巷、原印刷厂、水巷、太平路中段口袋公园等9个重要节点展开设计。值得一提的是,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项目已被列入国家发改委专精特新入库项目。
采写:南都记者 唐国轩 通讯员 石龙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