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杨晓彤 4月30日,广东华侨中学(以下简称“侨中”)在金沙洲校区举行第七届青春诗会。诗会以“诗润侨心歌浩荡 文承九五韵悠长”为主题,同时举行了班主任文化节表彰大会。师生、家长同台展演,通过朗诵、舞蹈、歌唱等形式,以诗意润泽侨中精神,共同见证广东华侨中学建校95周年。
《满江红》
侨中学子声情并茂朗诵诗词
班主任文化节表彰大会赞颂奉献精神
诗会分“侨心铸志 诗立丰碑”“丹心映日 浩气凌霄”“弦歌不辍 薪火永传”三个篇章,共12个节目进行展演,广东华侨中学教育集团全体师生参加展演。舞台上,学生们或一袭古装吟诗起舞,或为经典诗词谱写新篇,或倾情扮演革命先驱……他们用诗歌架起时空桥梁,与历史人物展开心灵对话,传播侨中九十五载历史文化。美轮美奂的舞美设计、声情并茂的诗词朗诵、铿锵有力的青春誓言,展现了侨中学子的文化自信与爱国热忱。
《论语·述志新篇》
诗会在《蒹葭》的婉转歌声中拉开帷幕,带领观众穿越千年,感受《诗经》中“溯洄从之”的执着追求。港澳班学子演绎的《论语·述志新篇》以铿锵誓言对话圣贤,展现了湾区少年的文化自信;舞蹈《记得宋时月》以灵动舞姿再现宋风雅韵;诗剧《何为诗圣》通过杜甫的诗句,传递了“心系苍生”的家国情怀。此外,《美哉,诗经》《满江红》等节目,或吟诵经典,或演绎豪情,让观众在诗意的海洋中徜徉。
《美哉,诗经》
活动中,学校还举行班主任文化节表彰大会。表彰了在“致敬先生”原创诗歌征集活动中获奖的学生,为优秀班主任颁发了“最春风化雨”“最亦师亦友”奖。颁奖辞以“丹心默守自成蹊,春风化雨润无声”为主题,深情赞颂了教师的诲人不倦、无私奉献精神。压轴节目《岁月悠长 九十五载》由校领导、校友、师生及家长共同演绎,回顾了学校九十五载的辉煌历程,展现了侨中人薪火相传的使命与担当。
班主任文化节表彰大会。
“侨中的办学理念提倡同学们文理兼修、德艺双馨。”副校长陈磊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举办青春诗会是华侨中学文化传承的必然路径,通过朗诵经典,能够提升师生的审美水平、展现同学们的青春风貌。“今年适逢侨中办学95周年,我们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融合师生、家校的力量,用诗歌朗诵创作展现华侨中学的办学初心、历代侨中人的奋斗故事。”
学生:在诗会中传承文化与成长
校园文化活动是师生的展示平台
情景剧《詹天佑与冯如:双轨托月行》以科技报国为主题,该情景剧聚焦詹天佑和冯如这两位广东籍杰出人物,呼应了侨中“爱国、正直、奋发、图强”的校训精神。其中,扮演冯如的是高二十一班港澳班的李俊毅同学,他在采访时告诉记者,在排练中,他深刻体会到演绎这些角色的挑战与收获。
《詹天佑与冯如:双轨托月行》
“要演好冯如这样一个心怀报国大志的角色确实很难,他胸腔中的那种激情很难演绎出来,那是一种对科技的崇拜,还有一种对报国的急切。”李俊毅表示,为了更好地诠释角色,他仔细研读了冯如的故事,揣摩人物性格,并将情绪融入排练之中。
在参与排练、演出时,李俊毅感受到他对诗词文化的热爱在不断上涨。“我们作为高中生,埋头在课室里学习并不是校园生活的全部,适当地放松和文化熏陶对我们的成长非常重要。”李俊毅说。
学校语文老师李晶是该情景剧的编剧之一,她向记者介绍,侨中作为一所具有深厚爱国传统的学校,一直注重将华侨爱国精神融入校园文化。“侨中的爱国情怀教育不仅仅是课堂上的知识传授,更是渗透在校园日常活动的方方面面。”李晶老师强调,校园文化活动不仅是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也是教师们挑战自我、展现才华的机会。
何佳琳是本次诗会的主持人,并参与了节目表演。“从一开始没有办法面对在台上出现破音的失误,到现在可以坦然地在台上完成零失误的表演,这是我在两届青春诗会得到的成长。”何佳琳还提到,自己在两届诗会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本届诗会中她演绎的是渴望报国的女性角色秋瑾。
“秋瑾是一位非常勇敢的女性角色,她对国家的热爱和报国志向非常强烈。”她表示,通过这样的表演,自己不仅对历史人物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感受到了传承中华文化的使命感。
何佳琳还告诉记者,参与诗会不仅没有影响学习,反而让她在课余时间得到了放松和锻炼。“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断,未来能有更多机会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