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百仕达小学举行第27届项目研究成果发布会。全校6个年级188个小组学生进行了项目研究成果展示。百仕达小学的项目式学习历经多年沉淀,已形成一套成熟的课程体系。全校家长、兄弟学校老师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参与了此次发布会。
生活万象皆学问,项目研究聚焦生活各个领域
在本次发布会上,学生们呈现的研究课题丰富多元,广泛涉及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关乎个体生命健康与安全的基础层面,到社会生活中诸如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社区文化建设等现实议题;从科技进步在智能家居、便捷出行等方面给生活带来的深刻变革,再到人工智能发展浪潮下,对其伦理边界、就业影响等的深度思辨,每一个课题都充分展现出孩子们敏锐的观察力,以及他们对世界源源不断的好奇心。
104班“睡眠健康小组”所研究的“我们一天要睡多长时间”,他们用稚嫩却认真的笔触和绘画,写下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应该睡多长时间、如何能够保障充足的睡眠,用画笔画下睡眠质量曲线图,并提出了很多提高睡眠质量的小妙招。202班“交通安全小卫士”小组,通过制作可爱的交通安全手抄报、编写朗朗上口的安全儿歌,向大家普及交通安全知识。他们到学校周边的路口观察行人与车辆的通行情况,还采访了交警叔叔,了解常见的交通违规行为及危害。
中高年级的研究课题则更具深度和前瞻性。403班 “人工智能与未来生活” 小组,聚焦于 “机器人会抢走大人的饭碗吗?” 这一富有时代感的话题展开研究。小组成员们通过查阅大量前沿科技文献,追踪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动态与研究成果,同时积极开展线上访谈,与行业专家进行深入交流,从多维度探讨人工智能如何改变未来人们的生活方式。504班“正道的光”小组,他们聚焦“律师为什么要帮‘坏人’辩护” 这一极具争议性与思考深度的课题。小组成员们深入研读法律条文,了解律师在司法体系中的职责和定位,剖析经典法律案例,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律师辩护行为背后的逻辑。这些研究充分展示了他们对复杂社会现象和专业领域知识的深入探索,以及他们独立思考和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景剧、脱口秀等创意发布,项目研究成果展示精彩纷呈
各研究小组的展示形式精彩纷呈,令人眼前一亮。在学校的风雨操场和各个教室分会场,情景剧、脱口秀、创意演讲等轮番上演。
“我们是蒙新河狸,我们的数量比大熊猫还少。”304班“疯狂动物城”小组这次的项目研究主题是“如何与野生动物相处”,为此他们前往野生动物园实地观察,并采访了动物保育员,查阅了许多书籍,在正式展示项目研究成果时,他们表演的保护蒙新河狸小短剧,深刻揭示了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503班 “律政先锋” 小组的同学们,身着笔挺律师服,生动展示小学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的方法;402班 “AI 机器人” 小组则别出心裁,戴上 VR 眼镜、身穿特制机器人服装,带领大家直观领略孩子们对未来人工智能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展现出独特的创意与无限的想象力;603班 “PBL 会展” 组别出心裁,把汇报现场打造成项目研究的通关互动会。他们凭借六年 12 次的研究经验,详细分享研究各阶段可能碰到的难题,以及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中低年级的同学们参与其中,在互动体验里收获满满,对项目研究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还有小组采用脱口秀的方式,幽默风趣地分享研究过程中的趣事和发现,引得台下观众笑声不断。
深度研究:探索路上共成长
本次项目研究从开学第3周启动,历经两个多月,学生们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深入探索各个课题。他们学会了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如文献研究、实地调查、问卷调查、访谈等,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提升综合素养。
302班 “城市自来水小分队” 的同学们,为探究深圳自来水的来源,周末前往龙华水务局,深入龙华茜坑水厂,采访厂长,全面了解城市自来水的来源、水质标准和水源保护等情况。他们精心制作专业调查问卷,在社区、商场发放,以此了解人们对自来水及水源保护的认知和态度。分析问卷数据时,他们仔细比对各项数据,发现人们对自来水水质要求颇高,却普遍缺乏对自来水来源保护的意识。基于此,他们依据调查结果,为深圳市水务局等相关部门提出水源保护的具体建议,并反馈给社区管理部门。
401班 “为什么 DeepSeek 一上市就震惊了全球” 小组,为深入探究 DeepSeek 上市引发全球关注的原因,利用课余时间查阅大量专业资料,从人工智能行业动态到 DeepSeek 的技术创新点,进行全面梳理。他们还积极线上访谈相关领域专家,深入了解其技术优势和市场影响。同时,制作针对性的调查问卷,在科技爱好者群体、互联网从业者中发放,收集各方观点。在分析资料和问卷数据时,成员们仔细比对、深入思考,从技术突破、市场需求、行业竞争等不同角度剖析原因。在研究过程中,小组成员们学会了如何整理复杂的信息,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作为这次项目研究的导师,看着孩子们今天自信从容地完成汇报,我的内心充满感动与骄傲。这段旅程中,我见证了孩子们令人欣喜的成长变化。”504班家颐妈妈表示,作为导师,深深觉得项目研究的意义,是让孩子们在试错中学会坚韧,在合作中懂得责任,在表达中收获勇气。这些成长的印记,将伴随他们走向更远的未来。
“这是我第六次参加项目研究了,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收获。这一次项目研究,我了解到很多野生动物的知识,在听其他小组分享时,不仅学习到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观察法,也从他们的分享中获得了很多知识。”304班维崧同学表示,“我好期待下一次项目研究的到来。”
“从成果发布会现场看,这学期项目式学习确实又有了新突破!”校长熊佑平在采访中总结道,“同学们思路更明晰了。每个小组都清楚自己的研究主题、实施路径和总结方法,环节衔接紧密有序;过程更扎实了。无论是文献查阅、实地走访、专家咨询还是问卷调研,每个环节都留有完整记录,能清晰还原推进轨迹;表达更从容了。不管是上台展示成果还是应对现场提问,同学们都准备充分、条理清晰,回答问题既有深度又显自信。”
采写:南都记者 谢粤蕾 通讯员 卢江
学校供图
编辑:谢粤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