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刀剪第一股张小泉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度报。年度财报显示,张小泉2024年实现营收9.08亿元,同比增长11.9%;归母净利润为2504万元,同比下降0.3%。
一季度财报显示,张小泉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2.25亿元,同比增长5.65%;归母净利润1298.67万元,同比增长69.49%。
从业绩数据面上看,张小泉2024年虽然实现营收增长,但归母净利润依然处于下跌的势头,从2022年至今已是三连跌。而一季度虽然似乎还表现得中规中矩,但从张小泉以往和近期的各项消息来看,张小泉仍面临着诸多问题。
增收不增利
张小泉净利润连续三年同比下滑
先从张小泉2024年的各项财报数据来看。分产品端,张小泉2024年刀剪具类目实现收入6.54 亿元,占主营收72.03%,同比增长16.53%;厨房五金类目实现收入1.7亿元,占总营收18.78%,同比增长3.15%;家居五金类目实现收入7714.04万元,占总营收8.5%,同比下降0.26%。
同时,在经营效益方面,虽然主营产品毛利率微升至36.22%,但营业成本同比10.67%的增幅明显对冲了利润空间。特别是销售费用持续攀升引人注目,该项支出从1.47亿元增至1.69亿元,增幅达14.32%。
并且根据以往的财报数据,张小泉销售投入已形成连续增长趋势,2021年至2023年的销售费用分别为1.17亿元、1.46亿元、1.48亿元,其连续三年间保持向上曲线,2024年销售费用规模较2021年基数已扩大超四成。
而此前被质疑重营销轻研发中的“研发”一块,张小泉2024年研发费用虽有所增长,但仍未摆脱“增幅有限”的现状。最新财报显示,其研发投入为2787.5万元,约占整体营收3%,同比增幅5.76%。值得关注的是,纵向对比历年数据:2021年研发投入2437.74万元,2022年微降至2287.7万元,2023年回升至2635.7万元。从近四年趋势来看,虽然企业保持了研发投入的连续性,但每年投入波动幅度基本维持在5%上下,尚未形成显著的增长态势。
再结合张小泉2025年一季报来看,张小泉的营业成本还在持续上升,当期营业成本达到1.3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36亿元继续攀升。其中,销售费用延续增势,从3968万元增至4155万元。另一方面,值得警惕的是,在营销投入持续加码的同时,张小泉一季度研发投入却出现逆势收缩,当期研发费用654.7万元,较上年同期的673.1万元下降约2.7%,就一季度的表现来看,张小泉还形成“销售扩张、研发收缩”的明显反差。
另外,据南都此前报道,2024年5月28日,张小泉董事会换血,实控人张国标之子、90后的张新程接任了张樟生的董事长职务,张樟生之子、95后的张新尧,获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兼品牌营销中心总经理。
在这位90后上任后的首份年度财报中,张小泉虽然在营收上实现了增长,但净利润方面仍然无法“止血”。
债务问题接连不断
截至当前张小泉合计债务近60亿元
而除了业绩问题以外,张小泉近几年的各种债务问题,以及实际控股人被频繁列为被执行人等问题也让张小泉“焦头烂额”。
从最近一起事件来看,今年3月28日,张小泉集团及其关联公司因未履行法律义务,被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金额高达31.3亿元。同日,张小泉集团又新增两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法院为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执行标的合计超4700万元。截至目前,张小泉集团被执行总金额已超39亿元,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张樟生已被限制高消费。
对此,4月2日,张小泉股份相关负责人回应南都记者称,“公司与杭州张小泉为不同的独立经营公司主体。张小泉股份作为上市公司,具有独立完整的业务及自主经营能力,在业务、人员、资产、机构、财务等方面与控股股东保持相互独立,本次被执行事项不会对上市公司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
除此之外,追溯至去年期间,张小泉还曾因一笔超52亿元的逾期债务,导致超50%总股本被冻结。据张小泉2024年10月9日披露的公告,张小泉集团因债务逾期本金约52.4亿元,累计被冻结股份7600万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100%,剔除回购股份后,占公司总股本的50.19%。
据南都此前报道,该债务纠纷案指的是张小泉集团在2023年12月1日向西安大明宫雁塔购物广场有限责任公司借款1.278亿元,富春控股、张国标、王国利、张樟生、张新夏、孟裕凯为该借款提供连带担保。由于借款逾期,2024年3月20日,张小泉集团等收到了法院送达的《执行通知书》和《报告财产令》,被列为被执行人。
对于该债务纠纷案,截至目前,张小泉并未披露进一步的内容,但根据张小泉2024年财报内容,张小泉报告期内,公司控股股东张小泉集团持有公司7600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48.72%,其所持公司股份的99.90%已质押,所持股份已全部被冻结、轮候冻结;且其所持公司部分股份已进入司法拍卖环节。
而张小泉集团作为借款人涉及的融资业务共有8笔产生逾期,债务逾期本金合计6.53亿元。张小泉集团以其所持公司股份质押担保对应的融资业务中有6笔已逾期,担保违约尚未代偿本金合计5.56亿元。张小泉集团对外提供保证担保对应的融资业务中,担保违约尚未代偿本金合计46.15亿元,合计债务逾期58.24亿元。
张小泉:不会对上市公司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
境外市场会是张小泉的下一步棋吗?
针对投资者对控制权稳定性的担忧和质疑,张小泉在投资者平台同样回应称,“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张小泉集团为不同的独立经营公司主体。上市公司具有独立完整的业务及自主经营能力,在业务、人员、资产、机构、财务等方面与控股股东保持相互独立。目前上市公司经营一切正常,控股股东因债务逾期导致的被执行事项不会对上市公司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
但值得注意的是,张小泉同样在财报中表示,公司间接控股股东富春控股集团已启动预重整。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与其他债权人存在多起债务纠纷,如果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能妥善解决相关债务纠纷、资信情况继续恶化或引发其他诉讼,将可能导致张小泉集团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进一步被强制执行,公司届时可能面临控制权不稳定或变更的风险。
而对于业绩表现、销售费用、研发费用等内容,张小泉并未在财报中过多解释。但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张小泉表示,公司面临国内经济动能承压,刀剪等生活五金用品行业增速有所放缓的局面,但依然会重点进行厨房、家居场景多元产品矩阵的布局,逐步形成较为丰富的生活五金产品线。同时,还将通过外贸渠道进军境外的渠道布局。
而对于境外销售部分,张小泉表示,目前公司已拓展了澳洲、印尼、柬埔寨等海外新客户;同时,在亚马逊等跨境电商平台增加资源投入,逐步拓展外贸零售渠道。根据消费者偏好和市场需求,公司持续开发满足境外市场的以西式产品为主的系列新品。
同时,张小泉还在投资者平台表示,公司计划加大对海外市场的投入,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展会、开设跨境电商店铺、进入大客户的供应商体系以及寻求品牌代理商合作等方式,不断提升公司品牌在全球的影响力,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实现产品在更多国家和地区的销售突破。
然而,财报中的销售渠道数据显示,目前为止,张小泉境外收入仅占总营收的2%,占比仍很低。
综上所述,对于张小泉而言,接下来能否延续一季度业绩增长态势面临三重考验:一是销售扩张与研发投入的策略是否奏效,二是涉及债务风险的化解进程,三是如何重塑资本市场信任度。当前公司虽强调经营独立性,但控股股东债务危机引发的股权质押冻结、司法拍卖等连锁反应,客观上形成了“城门失火”的潜在威胁。在消费市场复苏承压、企业融资渠道收窄的宏观环境下,张小泉能否在业务增长、费用管控与债务问题之间找到平衡点,仍有待观察。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邱康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