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五一”假期,广东多地多景区发出“客流高峰温馨提示”,如惠州罗浮山、霞涌滨海旅游片区、惠东稔平半岛等,还有森林海嬉水乐园发出5月3日限流管控的公告,广东文博机构也多出现客流高峰,“沉浸式”体验滋养了市民游客假期中的精神动力。如多家博物馆以“三维赋能体系”重构文化体验——通过展陈革新打造沉浸式课堂,依托数字技术活化文物基因,借力文创开发延伸文化记忆,构建起“展陈革新-场景再造-IP孵化”三位一体创新矩阵,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
传承红色基因再现革命征途
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将推出《在大革命的洪流中——广州大元帅府里的红色文物展》,精心展出128件珍贵红色文物,生动重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辉煌成就及其对中国近代历史的深远影响。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将推出专题展览《千秋二七》,介绍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的罢工斗争。
农讲所《文化新猷——香港达德学院历史展》将全面展出210余张历史图片和80余件∕套实物,系统展示达德学院的办学历史和办学成果,再现当年的达德师生赤诚报国之路。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革命之路——胡志明同志在中国》展览,系统梳理与胡志明和中越友谊相关的文物藏品、档案文献、历史照片,将全面展示胡志明在中国的活动及其在缔结中越友谊中的贡献。
文博机构非遗新玩法满足全龄段游客文化需求
“五一”期间,广东各地文博场馆围绕历史传承、非遗技艺、红色文化、亲子互动等主题,推出多样化活动,活动形式涵盖沉浸式体验、动手实践、学术互动等,兼顾知识性与趣味性,满足不同年龄群体的文化需求。
广州北京路商圈中,一场喊出:“华”破次元壁,“潮”见南越王的活动“穿越”得令年轻粉丝们很是心动。这是南越王博物院王宫展区首届举办的“南越华潮节”,也是全国首个“华潮文化”二次元节庆活动。据院方介绍,该活动以“千年南越 潮起东方”为主题,融合海丝、南越历史与当代二次元文化,以IP创作者为“媒”焕活历史,构建传统文化与年轻潮流设计、传统文化与商业的IP商业化共创生态平台。一连五天,以南越王博物院文物、岭南非遗技艺为灵感源,以游园的形式,结合现场沉浸式体验、文艺演出、文创市集、华潮巡礼等活动,为市民游客提供具有国风次元魅力的华潮盛典。值得一提的是,活动利用南越国一号廊道布置的“宫主驾到!”场景让游客很“入戏”,现场集齐了超炫米家“痛车”阵容(原神:八重神子、雷电将军、芙宁娜等;星穹铁道:流萤、花火等;绝区零:艾莲等),更引无数cos粉丝尖叫合影呀。
“五一”假期,南汉二陵博物馆将推出“砚缘传奇”沉浸式剧本体验和院长专家导赏,还可跟着院长探索2024年广州考古新发现,解读五代南汉国历史。农讲所推出“星火邮阅文化节”,通过“沉浸式展演+跨时空互动+文创消费新场景”激活红色文化生命力。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将推出“1927羊城风暴”剧本游和“青春浪潮1922”剧本游。观众也可参加“在博物馆看电影”,在广州起义纪念馆、广州近代史博物馆观看红色主题电影。
广东文创上新,织就城市记忆丝带,激发消费新潜能
广东文创新颖出圈,既凸显文化内涵,又兼顾实用性与艺术性,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创意纽带。
广州艺术博物院将联合参展艺术家打造七大文创品类,并引入意大利百年品牌ALESSI与英国高端玩具品牌Jellycat入驻,提升文创消费品质。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推陈出新,将以文创新品“葫芦大吉”首饰系列展现非遗新活力。
广州博物馆将首次集中推出轻量化馆藏衍生品,包括文物冰箱贴、金属书签及文物雪糕,让历史融入生活。
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则将以“一伞万象”胶囊伞惊艳亮相,巧妙结合元帅府旧址的建筑特色,通过伞内外视觉反差打造沉浸式体验。
“五一”重磅新展
广州博物馆:人间镜像——广州汉晋墓葬的生命叙事
广州博物馆全新推出“人间镜像——广州汉晋墓葬的生命叙事”(4月29日至9月7日)展览,通过对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广州首批考古成果——广州汉晋墓葬的展示和解密,引发对人类“生与死”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该展览为公众营造一个与生命对话的精神场域和情感表达空间。展览期间,基于中国神话体系语境,聚焦器物纹饰和形制,推出器以载神——汉晋神兽打工图鉴亲子研学课程;与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科研处合作推出数字永生·AI复刻岭南文化遗产 ——汉晋时光 AI 创意作品竞赛;在广州市社科联指导下,与暨南大学合作推出镇海楼讲坛·长生永乐 —— 汉画的精神世界主题讲座。
南越王博物院:《王子、质子、国王:南越明王和他的时代》
南越王博物院将推出特色展览《王子、质子、国王:南越明王和他的时代》(4月29日至8月20日),展览从“南越王子”“长安为质”“南越明王”“南越鸿门宴”四个部分,通过广东地区出土的160余件/套汉代文物,结合文献关于南越国的寥寥数语,以及近年来的重要考古发现成果,多维度呈现赵婴齐及其时代,生动再现南越国中期岭南地区逐步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进程。
江门市博物馆:《问天——甲骨中的文字密码》
《问天——甲骨中的文字密码》(2025年4月至7月,地点:江门市侨博馆三楼临展厅)展览是江门市博物馆引进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的甲骨文专题展览,展览分为“重现的文明”“神秘的文字”“神奇的王国”“探索的旅程”4个篇章,共展出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藏品85件,展出的甲骨种类丰富,涵盖主题十分全面,包括疾病、农业、田猎、气象、星象、祭祀、征伐、生育等,为观众揭开殷商时代远古而又神秘的面纱,供观众在大饱眼福的同时了解到甲骨文的“前世今生”。
春阳台:有冇时间嚟塱头?
“五一”假期,花都炭步的塱头古村中“春阳台”除了常设展览《与道大适:中国读书人的安身与立命》之外,还全新推出《有,冇——陈粉丸个展》,与当代艺术融合的民间剪纸工艺,吸引了年轻人、文艺界人士纷纷来打卡,5月1日当天,盛况空前。
假日期间,塱头古村里,太阳照照童声合唱团在祠堂前进行文艺快闪表演,与新古典钢琴演奏家、作曲家蔡韵进行一场音乐对话。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劳动最光荣——广东民间工艺所见劳动者》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新展《劳动最光荣——广东民间工艺所见劳动者》,将展出16个工艺门类的60多件(套)作品,刘传、赵国垣等名家作品将首次集中亮相;《玉守成新——张森才玉雕作品展》,将在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中西展厅呈现四会玉雕非遗传承人张森才的数十件精品。
采写:南都记者 肖阳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玩转五一,广东出行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