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王玮 发自北京 2025年“五一”假期,各地推出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文化活动和惠民举措,着力满足群众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假期5天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
5月4日,游客在湖北省宣恩县城贡水河畔观看吐火表演。新华社发
夜爬长城、夜游兵马俑,夜间旅游成五一旅游新亮点
夜间文旅经济活力迸发,夜间旅游成为今年五一的旅游新亮点。据文旅部数据显示,广西多地通过惠民嘉年华、主题光影秀、特色音乐节等多元业态激活夜经济。假期期间,纳入监测范围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累计夜间客流量7595.44万人次,同比增长5.2%。
据南都此前报道,不少景区也延长了开放时间,增加夜场活动。陕西省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景区开放夜场,每天增加1.5万张门票;北京居庸关长城“五一”开启夜长城模式,利用古客栈等空间,打造了多场沉浸式演出。
据了解,今年“五一”假期,夜游经济呈现“旺季前移”特征,传统暑期主导的夜游高峰提前至初夏,带动“五一”旅游“越夜越热”。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夜游将游客平均停留时长拉长2小时。不仅通过夜场票分流日间客流,有效缓解“白天挤爆、夜晚空置”的问题,也给了游客换一种方式“打开”景区,提供一游再游的可能。与此同时,夜游结束往往要晚上十点之后,需要完善的交通调配、业态创新等支持,也是对当地的服务配套设施能力的展示。
5月5日,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五一”假期返程车流(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租车自驾市场升温,形成“航空+自驾”“高铁+自驾”等多元出行方式
劳动节假日期间,国内租车自驾市场进一步升温。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撰文称,越来越多的旅游者采取“集散地租车、目的地还车”的方式,形成了“航空+自驾”“高铁+自驾”等出行方式的多元组合,让旅游变得自由而从容。
据监测数据表明,主要租车平台订单量同比增幅均在两位数以上。其中四成左右用户选择2-3天短途游,三成左右用户预订了4天以上的行程,5天以上的中长租期预订量也明显增长。跨城租车订单较清明节提升明显,成都—川西、乌鲁木齐—伊犁、大理—丽江、海口—三亚、西宁—敦煌、南京—北海、福州—泉州等跨城自驾线路,成为自驾旅游的热门产品。
飞猪数据也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国内租车预订量同比增长35%,部分没有明确旅游计划的消费者在观望了机票或酒店价格后,选择就近休闲放松,除了以公路景观见长的经典自驾游目的地外,超大城市周边1-2小时车程的城市和乡村在假期中段热度上升。
5月3日,旅客在澳门大三巴牌坊前游览。今年“五一”假期,攀升的气温和走高的旅客数字,映照着澳门源源不断的人气。 新华社发
入出境旅游市场热度双升,缅甸、韩国等为主要入境旅游客源地
4月26日商务部等6部门发布的离境退税政策升级措施,包括将离境退税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现金退税限额从1万元提高至2万元等,为入境游市场增添了新动力。
据文旅部数据显示,入境旅游持续复苏,缅甸、韩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英国、泰国、菲律宾、俄罗斯、越南、日本等为主要入境旅游客源地,占外国游客总数的57.4%。重庆无人机灯光秀、魁星楼吸引大批入境游客打卡。以大熊猫等为代表的文创IP产品深受外国游客青睐。
此外,入出境旅游市场热度双升。出境旅游也持续火热,日本、韩国、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印尼、澳大利亚、柬埔寨、俄罗斯等为主要出境旅游目的地。
飞猪数据也显示,出境游机票、酒店、邮轮等商品预订量激增,其中,国际邮轮预订量同比增长超60%。冰岛、匈牙利、希腊、沙特阿拉伯、挪威等“12小时飞行圈”目的地增速较快,预订量均较去年增长超170%。
编辑:梁建忠